杨国忠在揣摩人心方面的能力堪称登峰造极,他对人性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都已经达到了极其敏锐的程度。 在与裴徽的明争暗斗中,仅仅经历了数次交锋,他便深刻地认识到裴徽绝对不是一个容易被打败的对手,更遑论只是失踪这种状况了。 尽管杨国忠对于裴徽失踪的这几天究竟身在何处以及正在从事何事完全一无所知,但他对于自己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却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 他紧紧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企图将天工之城和不良府都纳入宰相的管辖范围之内。 然而,裴徽在离开长安之前,就早已预料到杨国忠等人会有这样的举动。 所以,他特意留下了许多后手,这些后手就像是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使得杨国忠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插手天工之城和不良府的事务。 就算杨国忠能够成功地搞定了李隆基,让皇帝强行下达旨意,命令他统管不良府和天工之城,但这也仅仅是表面上的权力交接而已。 实际上,在短时间内,他根本无法真正掌控天工之城和不良府。 如今裴徽受刺失踪已过去整整十四天。 这期间,杨国忠并未停止他的计划,他一直在暗中筹备着一件大事。 杨国忠这些天抽时间苦心钻研《西域秘术之男人增加元气之说》小册子。 将其中详细记载的一种神秘的秘术研究得极为通透,经过多久印证,确定了这种秘术所需要的药引。 杨国忠深知,若能将此秘术所需要的药引献给皇帝李隆基,必能得到他的欢心。 于是,他不惜花费大量大量人力和物力、财力和时间,派人四处寻找这种关键药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日的寻觅与打探,经过一番努力,药引终于被找到了。 这让杨国忠欣喜若狂,他觉得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杨国忠小心翼翼地将药引包裹在一个精美的锦盒中,仿佛这是一件稀世珍宝。 他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细节,确保药引不会受到丝毫损坏。 然后,他满意地点点头,将锦盒放入怀中,准备进宫献给李隆基。 与此同时,杨国忠在心中默默演练着他早已准备好的一大套说辞。 他深知这次机会难得,必须要充分利用,才能说服李隆基将天工之城和不良府交给他统管。 此时,杨国忠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踏入了皇宫。 他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梨园。 然而,当他走进梨园时,却惊讶地发现李隆基和杨贵妃都在那里。 原来,近日李隆基突然心血来潮,亲自带着人对《霓裳舞衣曲》进行了重新改编。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领着梨园的一群艺术大家,重新编排了歌舞。 李隆基对这次的改编十分用心,他精心挑选了九十九名舞伎来表演这支新的《霓裳舞衣曲》,并宣称要将此曲献给前线击退叛军的功臣将士们。 杨国忠走进梨园时,李隆基正在台上,全神贯注地指导着几名舞女的姿势。 他的手轻轻搭在舞女的腰间,耐心地纠正着她们的动作。 李隆基完全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对杨国忠的到来毫无察觉。 杨国忠站在宫殿外,望着那扇紧闭的大门,心中有些犹豫。 他知道李隆基就在里面,但他却不敢轻易地走进去觐见。 杨国忠之所以不敢进去,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 他担心自己进去之后,会碰巧遇到杨贵妃。 要知道,杨贵妃最近对他可没有什么好印象,若是被她撞见,恐怕又会被骂一顿。 自从裴徽失踪之后,杨国忠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引起杨贵妃的不满,更可能影响到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进宫,向杨贵妃郑重承诺,一定会竭尽全力安排人手,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裴徽。 杨贵妃对裴徽的失踪忧心忡忡,每次见到杨国忠,她都会迫不及待地询问是否有裴徽的消息。 然而,尽管杨国忠貌似已经竭尽全力,却始终未能找到裴徽的下落。 面对杨贵妃的质问,他只能无奈地摇头,心中暗自叫苦。 杨贵妃对杨国忠的“无能”和一些见不得人的心思感到无比愤怒,她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完全不顾及场合和他人的感受。 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后宫之中,甚至是在李隆基面前,她都会毫不留情地对杨国忠进行严厉的批判。 杨国忠对杨贵妃的指责感到十分委屈。 然而,面对杨贵妃的威严,他又不敢公然顶撞,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为了避免再次被杨贵妃责骂,杨国忠开始有意无意地躲避着她。 他尽量减少与杨贵妃的接触,甚至连一些必要的场合也找借口推脱不去。 然而,杨贵妃似乎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只要听说杨国忠来了,她便会立刻从梨园中走出来,主动找上门去。 杨国忠见状,心中暗骂一声,转身就想先避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声突然从宫城墙那边传来。 这鼓声犹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穿透力极强,仿佛整个长安城都被这鼓声震撼。 这突如其来的鼓声让宫中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神色恐慌。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鼓声意味着什么——有外敌入侵或者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因为这鼓声曾经在安禄山于范阳举兵造反、消息传到长安城时响过一次,而在晋阳城被叛军攻陷时,也同样响过一次。 所以,当这鼓声再次响起时,身处梨园的杨国忠、李隆基、杨贵妃以及高力士等人的脸色都在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咚!咚!咚!”这阵鼓声一阵紧似一阵,犹如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的心脏都随着这鼓声的节奏而剧烈跳动。 而且,这鼓声不仅越来越急促,更是越来越响亮,仿佛要将整个梨园都震塌一般。 “到底发生了何事?!”李隆基强作镇定,从梨园中缓缓走出,但他那微微发抖的右手,却如实地暴露了他此刻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他的目光紧盯着鼓声传来之处,仿佛想要透一些事情。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一名宦官如疾风般飞奔而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一名身背三根旗子的信使。 那名宦官跑得气喘吁吁,满脸惊恐,而那名信使则面色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 “圣人!启禀圣人……”那名负责接收宫外军情急事的宦官,一路狂奔至此,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显得格外急促和慌乱。 他的呼吸已经完全失控,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而每一次呼气则像是被恶魔追赶。 他的额头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领。 他的神色更是慌张到了极点,双眼瞪得浑圆,像是要从眼眶中蹦出来一般。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似乎怎么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这种极度的恐慌让他原本就紧张异常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起来,宫中的宫女、太监、侍卫们,乃至杨国忠、杨贵妃等人,都不禁感到心慌意乱,难以自安。 “陛下!大事不好了……”宦官终于跑到了李隆基面前,他的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着。 与他一同跪倒的,还有那名同样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信使。 两人的身体就像风中的落叶一般,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如此慌张,你是想让宫中生乱吗?”李隆基怒不可遏地瞪着眼前的宦官,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宫殿中炸响,震得所有人的耳朵都嗡嗡作响。 这声音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震塌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那宦官被吓得浑身一颤,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瞬间凝固了一般,脸色也在刹那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恐地望着李隆基,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的一时失态竟然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怒火。 他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呆呆地站在原地,整个人都僵住了,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李隆基的怒斥。 “来人啊!将这蠢货给朕拿下。”李隆基的怒吼声震耳欲聋,在宫殿中回荡,让人不禁为之胆寒,“现在,立刻将他给朕杖毙。”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两名侍卫如饿虎扑食般冲了进来。 他们动作迅猛,毫不留情地抓住了那名宦官,就如同老鹰抓小鸡一般轻松。 那宦官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 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额头上冷汗涔涔,嘴里更是语无伦次地求饶道:“圣人饶命,圣人饶命啊……” 然而,他的求饶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那两名侍卫对他的哀求充耳不闻,紧紧地抓住他,准备将他拖出去行刑。 这宦官可不是一般人,他在宫中的资历相当深厚,甚至还是高力士的义子之一。 高力士见此情形,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他心中暗叫不好,知道如果不赶紧想办法,这宦官恐怕是难逃一死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求情的时候,突然间,他的目光与李隆基交汇在一起。 他看到了李隆基那铁青的脸色,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威压所笼罩,令人不寒而栗。 不仅如此,李隆基的身体还在微微颤抖着,这显然是极度愤怒的表现。 高力士心中一紧,到嘴边的话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给捏住了一般,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深知,在这个时候,任何人的求情都只会火上浇油,让李隆基的怒火更加难以平息。 无奈之下,高力士只能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眼睁睁地看着那名宦官被侍卫们如拖死狗一般地拖走,心中暗自祈祷着皇帝能够手下留情。 很快,那名宦官便被带到了梨园之中。 梨园里,一片静谧,只有微风轻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这宁静的氛围却被那名宦官的惨叫声瞬间打破。 “啊!”宦官的惨叫声响彻整个梨园,那声音凄惨无比,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让人听了不禁毛骨悚然。 梨园中,那些面容姣好、身姿高挑、气质柔媚的女子们,原本正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和优美的舞姿之中。 她们的笑容如春花绽放,轻盈的舞步似彩蝶飞舞。 然而,当她们目睹眼前这一幕时,所有的美好都在瞬间被击碎。 女人们被吓得花容失色,脸色苍白如纸,有的甚至直接瘫倒在地。 那惨绝人寰的叫声,让她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只见负责杖责的两名侍卫,毫不留情地挥舞着手中的木棍,狠狠地抽打在那名宦官的身上。 每一下都如雷霆万钧,发出清脆的响声。 而那名宦官,早已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四溅,惨不忍睹。 不到十下,那名十四岁就净身入宫,在宫中兢兢业业奉献了一切的三十多年的宦官,就这样在众人的眼前被活活打死了。 他的身体像破布一样瘫倒在地上,再也没有了一丝生气。 而那名从潼关派来的信使,此刻正跪在地上,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他被眼前的血腥场景吓得魂飞魄散,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弄死一个人,这样血腥的场景,竟然让李隆基渐渐镇定了下来。 他原本愤怒的情绪似乎得到了一些缓解,甚至恢复了一些圣人的威严。 他没有立刻去追问信使带来的消息,而是转身走进了梨园大殿,稳稳地坐在了御座之上。 然后,他才不紧不慢地让人把信使带进来。 当信使被带到李隆基面前时,他已经吓得几乎无法站立。 他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说道:“启禀……启禀圣……圣人!洛阳城失陷……” “轰……”这一声犹如晴天霹雳,重重地砸在了现场所有人的心头。 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过一些猜测,但当他们亲耳听到信使所说的话时,还是不禁感到一阵心惊胆战,心神摇撼。 全场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没有人敢发出一丝声音。 李隆基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他用尽全力想要保持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努力挺直身板。 然而,他的身体却不听使唤地开始微微晃动起来,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他的嘴角肌肉也不受控制地抖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半天都无法发出一个完整的音节。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见状,心中暗叹一声。 他知道此刻的李隆基已经乱了方寸,于是赶忙上前一步,对信使说道:“你奉谁之命来京传信?还有什么军情,赶紧一并禀报圣人。” 信使连忙跪地叩头,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卑职奉鲜于节帅之命,从潼关五百里加急赶来。” “嗯,继续说。”高力士面色凝重地催促道。 信使稍稍定了定神,接着说道:“卑职还有一事要禀报圣人,李光弼疑似暗中投效贼首安禄山,所以才导致洛阳城陷落。” 信使说到这里,偷偷瞄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李隆基,只见他微微闭着双眼,似乎正在假寐,于是信使便壮起胆子继续说道:“李光弼率领残军佯装进入潼关城,妄图接管潼关的防务,然后再次充当内应与叛军里应外合,一同攻陷潼关。” “然而,我家节帅慧眼如炬,识破了李光弼的阴谋,当即将他拿下,并派遣五百名士兵将其押送回长安。” “岂料,这五百名士兵在途中遭遇叛军的袭击,不仅李光弼被叛军救走,这五百名士兵也全部惨遭叛军毒手……” “李光弼……”李隆基突然发出一声怒吼,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屋顶一般,“朕定要将你灭族!”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只见李隆基的脸色突然变得如同白纸一般,毫无血色,紧接着身体猛地向前倾倒,如同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直直地栽倒在软榻之上,竟然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晕了过去。 “圣人!”高力士的反应最为迅速,他失声惊叫一声,随即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一把扶住了李隆基摇摇欲坠的身体。 “快传御医!”杨国忠见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惊慌失措地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焦虑。 杨贵妃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她稍稍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之色。 然而,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她的神色中并没有多少对李隆基的真切关心之意。 刹那间,原本庄严肃穆的大殿内变得一片混乱,人们惊慌失措,有的呼喊着御医,有的围拢在李隆基身边,有的则在窃窃私语,整个场面嘈杂不堪,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