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上岸前的安排(2 / 2)

他是这样计划的,他这一路,雷恩一个人跟随就行,剩下的17人,需要开着船,按照他给出的藏宝地点,去挖掘宝藏。

这几天,杨军把4个较大的宝藏画了出来,非常的详细,地理位置,地形图,周围的情况,如何进入,有什么危险,大概有多少价值的宝藏等等。

这些资料当然都是靠金手指来解决的。

之所以选择这四个,是因为距离,和获得难度相对较低。

毕竟,他们只有17个人,装备的都是轻武器,最好还是找那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挖宝藏,更安全。

就像印度神庙的那些黄金宝藏,获取难度太大了,周围全是人,怎么挖掘,只能等以后再说吧。

他经过计算,17个人,挖掘这四个不同地点的宝藏,需要最少4个月的时间,很宽裕了,正好。

......................

1953年8月12日

杨军带着雷恩,来到了上海,这座城市,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个巨无霸,就像帝都一样,对他一点都不友好,在前世,在这里打工了半年,最后发现,挣的钱,还不够吃饭,生活开支。

半年打工,打了个寂寞,现在还记得,他当时骂骂咧咧的连滚带爬的离开上海,还发誓,以后死都不来。

现在,有点打脸了。

但是,自己貌似已经死过一次了,瞬间心情好了很多。

走在1953年的上海,真的让人很惊喜,一切都那么新奇,没有后来的摩天大楼,也没有21世纪的那种拥挤和杂乱,反而充满了情调和诗情画意,当然,也缺少不了那种金玉满堂的铜臭味,毕竟,现在还没到清扫一切的时候。

再过几年,你且看看。

1953年的上海,是新z国成立后的第四个年头。当时,上海已经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之一,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也在快速增长。

经济:上海的经济在1953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是中国最为繁荣和富裕的城市之一。当时,上海的主要产业包括纺织、机械制造、轻工业和建筑业等。此外,上海港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对中国的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上海一直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1953年也不例外。当时的上海有许多文化名人和活动,如钱钟书、张爱玲等著名作家,还有一些著名的电影制片厂和艺术机构,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馆等。

建筑:1953年的上海已经开始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阶段,许多新的高层建筑和公共设施陆续建成,如外滩的新大楼、新天地购物中心、上海体育馆等。

生活:上海的居民生活水平在1953年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的交通和通讯设施得到了改善,城市中的公园、文化娱乐场所、商场等也越来越多。

在人口方面,在650万到800万之间,具体还不清楚,主要是这个时代还没有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民间的户籍制度还有疏漏,所以不是很准确,但是,这个数量,在世界范围,都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都市了。

(下面是50年代上海的照片,在这里,我说明一下,每一章的正文,字数都在2000字以上,图片多少并不影响字数。)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