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元载之路(1 / 1)

# 寒门至庙堂:元载的丞相之路 天宝初年的长安城,春寒料峭。国子监外,一位身着粗布长衫的青年学子紧了紧单薄的衣襟,目光坚定地望向朱红色的大门。他叫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人士,此刻正准备参加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出身寒门的年轻人,将在几十年后成为大唐帝国权倾朝野的宰相,左右朝政十余年。 ## 一、寒门才子的仕途初阶 元载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官僚家庭,祖父元仁基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父亲元景升更是仕途不顺,家境日渐贫寒。然而,贫困并没有磨灭元载的志向,反而激发了他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吾虽寒门子,当以才学取卿相",少年时代的元载常在油灯下发此宏愿。 《新唐书》记载:"载少孤,家贫,徒步负书至长安,从师授业。"在长安求学期间,元载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尤其精通《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对纵横之术也有独到见解。天宝元年(742年),元载参加科举,一举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初入仕途的元载被授予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县尉一职。这个九品小官虽然地位卑微,却让元载积累了宝贵的基层治理经验。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元载在新平任上"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很快就被调任为黔中道(今贵州一带)监军判官。这一职位使他首次接触到军事事务,为他日后处理复杂的军政关系打下了基础。 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年)成为元载仕途的第一个转折点。当叛军攻陷两京,玄宗西逃之际,元载敏锐地判断形势,选择前往肃宗即位的灵武投效。这一正确选择使他获得了肃宗的赏识,被擢升为大理司直,后迁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在洪州任上,元载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安抚流民,恢复生产,使战乱中的洪州保持了相对稳定。 ## 二、婚姻与政治联盟 元载仕途的真正转折点,是与名将王忠嗣之女王韫秀的婚姻。王忠嗣是玄宗朝名将,曾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在军中有极高威望。虽然王忠嗣晚年因李林甫陷害而失势,但王氏家族在军界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这场婚姻在当时看来极不般配。《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王韫秀的娘家亲戚曾嘲笑元载"贫贱如此,何以自堪",王韫秀当即作诗回应:"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表明了她对元载才能的坚信。 婚后的元载凭借妻子家族的背景,得以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交圈。更重要的是,这段婚姻为他提供了接触权力核心的机会。王韫秀不仅出身名门,而且"性敏慧,有谋略",成为元载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智囊。在后来元载执政期间,王韫秀常常参与政事决策,被时人称为"巾帼宰相"。 ## 三、依附权宦李辅国 肃宗朝后期,宦官势力开始急剧膨胀,其中以李辅国最为显赫。李辅国因拥立肃宗有功,被赐名"护国",后改名"辅国",官至兵部尚书、判元帅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大权,实际上控制了朝政。 元载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政治风向的变化。上元二年(761年),他主动投靠李辅国,凭借出色的文才和行政能力,很快获得重用。《资治通鉴》记载:"载能伺主意,颇得辅国欢心。"李辅国需要一个既有才干又不会威胁自己地位的文官来管理朝政,元载正好符合这一条件。 在李辅国的提拔下,元载的官职迅速攀升:762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掌管国家财政;同年又兼任京兆尹,成为首都地区的行政长官。这两个职位都是实权要职,使元载成为李辅国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元载在依附李辅国的同时,也保持着与太子李豫(即后来的代宗)的微妙联系。这一政治上的"两面下注",显示了他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当李辅国与太子矛盾激化时,元载总是以调和者的身份出现,既不得罪权宦,也不疏远未来的皇帝。 ## 四、代宗即位与政治转向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驾崩,李豫即位,是为代宗。这一政权更迭为元载提供了摆脱李辅国控制的机会。代宗对李辅国专权早已不满,但碍于其掌握禁军,不得不暂时隐忍,仍尊李辅国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 元载准确判断出新皇帝与权宦之间的微妙关系,开始暗中向代宗靠拢。《旧唐书》记载:"载揣知上意,渐与辅国异。"他利用自己兼任的京兆尹职务,秘密为代宗联络不满李辅国的朝臣和将领,形成了一个反李辅国的政治联盟。 同年十月,代宗在元载等人的策划下,终于采取行动。他利用宦官内部的矛盾,派另一权宦程元振暗中布置,趁李辅国不备,派人将其刺杀于府第。这一行动干净利落,没有引起任何政治动荡,显示出元载策划政变的高超手腕。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辅国死后,元载迅速完成了政治转向。他一方面积极协助代宗清除李辅国余党,巩固皇权;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将自己塑造成反对宦官专权的正直大臣形象。代宗论功行赏,加元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之一。 ## 五、铲除鱼朝恩与独揽相权 代宗初年,朝廷又出现了新的权宦——鱼朝恩。此人因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有战功,被任命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掌握神策军兵权。鱼朝恩专横跋扈,甚至公然在朝堂上羞辱宰相,气焰比当年的李辅国更为嚣张。 元载意识到鱼朝恩的威胁,但他吸取了与李辅国交往的教训,不再依附权宦,而是选择与代宗站在一起。大历四年(769年),元载秘密向代宗进言:"朝恩专恣不轨,请除之。"代宗早有此意,但顾虑鱼朝恩掌握军权,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元载精心策划了铲除鱼朝恩的行动。他首先利用鱼朝恩与另一将领皇甫温的矛盾,拉拢皇甫温参与计划;然后建议代宗以升官为名,调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其放松警惕。大历五年(770年)三月初十寒食节,代宗在宫中设宴,元载事先布置好伏兵,趁鱼朝恩入宫时将其擒获,随即缢杀。 《新唐书》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载乃与上定谋,...及朝恩入殿,上责其异图,朝恩自辩悖傲,载叱左右擒之,...即日缢杀之。"鱼朝恩死后,其党羽未敢反抗,一场可能引发军事政变的危机被元载巧妙化解。 经此一役,元载的地位更加稳固。代宗对他信任有加,将朝政大权完全交付。大历六年(771年),元载正式被任命为首相,独揽相权。他先后排挤了另一位宰相王缙,又压制了有"贤相"之称的杨绾,成为代宗朝实际上的唯一执政者。 ## 六、元载的执政风格与权力巅峰 担任宰相后,元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执政风格。一方面,他继续表现出对代宗的绝对忠诚,任何重大决策都先请旨而后行;另一方面,他在官员任免、财政收支等具体事务上大权独揽,不容他人置喙。 元载特别重视财政管理。他任用刘晏、韩滉等能臣整顿赋税,改革漕运,使安史之乱后濒临崩溃的国家财政逐渐恢复。《旧唐书》评价:"载为相,能备知天下利病,故赋敛虽重,而人不怨。"在他的治理下,大历年间的经济确实有所恢复,为后来的"元和中兴"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用人方面,元载一方面提拔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如后来成为名相的杨炎;另一方面也大量任用亲信,收取贿赂,导致吏治逐渐败坏。尤其到了执政后期,元载"志气骄溢,自谓有文武才略,古今莫及",开始奢侈无度,广建豪宅,引起朝野非议。 元载还特别注意控制言路。他安排亲信担任谏官,压制不同政见。当名将郭子仪等人对他提出批评时,元载利用代宗的信任,将郭子仪调离中央,剥夺实权。通过这些手段,元载维持了长达十余年的执政地位,成为玄宗朝李林甫之后又一位长期专权的宰相。喜欢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量子仙宗 柯南:开局捡漏妃英理,养成哀酱 末世,我成了丧尸国国王 轮椅飙车公路求生 末日最强包租婆,我靠抽盲盒躺赢 末日捡到傻白甜后,我靠系统横扫废土 综影视:过分觊觎 星穹铁道:以游荡之名 末日降临:我真的只有亿点物资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