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豪车(1 / 1)

“挤死我了。”一个燕京本地的男生好不容易从公交车上挤下来,一边甩着被挤得发麻的胳膊,一边跟同伴抱怨, “早知道骑自行车来了,公交车里人太多了,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 “你还有自行车?”他的同伴一脸羡慕,“是‘凤凰’还是‘永久’啊?” “哪买得起那么好的车啊。是我爸的‘飞鸽’,老古董了。他特意借我骑来报到,我怕弄丢就没敢骑。现在想想真是后悔死了。” “叮铃铃——”正说着,一辆崭新的“凤凰”自行车从他们身边飞驰而过,车把上挂着水壶,车后座还绑着一捆被褥,在林荫道上骑得飞快,引来了不少羡慕的目光。 现在的“凤凰”、“永久”和“飞鸽”牌自行车是年轻人最向往的交通工具。要是能骑上一辆锃光瓦亮的二八大杠,足以成为许多大学生炫耀的资本。 北大校园里,除了自行车的铃铛声和学生们的说笑声,偶尔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响,显得特别突兀。 现在街上跑的汽车大多是“京海”牌、“红旗”牌这些国产车,要不就是“燕京吉普”。 汽车可是稀罕物,只要一出现,准能引来一堆人指指点点。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引擎声由远及近。 只见一辆挂着“31-”红色车牌的黑色轿车驶入北大校门。 车子刚出现,几个正在排队的新生都不由自主地停下手里的事,转头看向那辆缓缓驶来的轿车。 “快看,有小汽车来了!” “啧啧,坐小轿车来报到,这也太威风了吧。” “我坐了三十六个小时的硬座才到燕京,腰都快断了,结果人家倒好,小汽车直接送到学校。” “31开头的车牌,这是燕京本地的车。”一个燕京本地口音的同学插话道,似乎对车牌号码的门道颇有研究。 其实,车牌的颜色也能传递出一些信息。如果车牌是红色的,代表这是一辆小车,如果车牌是蓝色的,则意味着这是一辆大车。 不过话说回来,眼前的到底是小轿车还是大卡车,用肉眼看也能轻易分辨出来,所以倒也没人特意去细说这个。 大家更在意的还是车牌号码和这到底是什么牌子的车。 “这是红旗牌轿车吧?是不是学校领导来检查新生报到了?” “不太像。听说咱们学校公务车就那么几辆,平时都锁着不用。能开这种车来的,肯定来头不小。” 旁边一个知情的学生插话:“那不是校领导的车,是我高中同学他爸借来的车。他爸在燕京外贸部门上班,为了今天能风风光光送孩子来北大,他爸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跑关系,腿都快跑断了才借到这辆红旗。” “外贸部门的?那得是多大的干部啊!我爸说他们单位一共就四辆车,司局级干部才有资格用,而且还得提前打报告说明用途,借车送孩子上学这种理由肯定批不下来。” “这你就不懂了吧,看车牌哪能光看开头两位数啊。 你看这车牌号,前缀后面就跟着五位数字,说明全市最多只能容纳十万辆车,而且不同颜色的车牌还代表不同车型,也就是说理论上全市最多只能有十万辆小车,这还是往多了说。 实际上整个燕京市的小车加起来也就几万辆,可不得紧着点用,普通的司局级干部,也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用上小汽车的。” 围观的几个新生听得一愣一愣的。 校园里偶尔还能看到几辆挂着军牌的吉普车,这是军队家属送孩子来报到,军车的到来总是引起一阵敬畏的目光。 “那是军车!”一个男同学兴奋地指着,“看那个车牌,是燕京军区的。” “肯定是哪个军官家的孩子吧,难得见到真正的军车。”旁边的人也跟着感叹。 真正能让围观群众轰动的,还得是那些偶尔冒出来的超豪华型进口车,比如德意志的奔驰或美利坚的卡迪拉克。 这些车慢悠悠开进校园时,学生们都会停下来看热闹,猜测车主的身份。 这些豪车的价格远超后世想象,1986年的现在,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高得吓人,税率在200%到240%之间。 也就是说,一辆进口豪车到华国后,价格会直接变成原来的两倍甚至更高,没有最豪,只有更豪。 进口豪车除了天价关税以外,还要交购置税、消费税、报关费、保险费、运费……这些费用加起来,让进口豪车的价格更加离谱。 举个例子,这个年代的奔驰S320在美利坚卖6.59万美元,但加上关税和各种费用,到了华国后价格就暴涨到将近20万美元,相当于原来的三倍,换成人民币要上百万。 买进口车不光价格贵得吓人,手续也特别麻烦,各种关卡多到数不清。 现在买得到、买得起这种进口豪车的,要么是财大气粗的大国企、大单位,要么是特别有钱、已经实现身份自由的权贵。 对他们来说,这些进口豪车不光是交通工具,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单位门口、家门口停一辆崭新的奔驰或凯迪拉克,就是在告诉别人:“看,我们有钱有势!” “买豪车摆阔”的风气闹得太不像话了,很快连国家都看不下去了,终于在1986年12月,国务院发了狠话,专门出台《关于处理违反规定购买进口小轿车的通知》,狠狠打在了那些铺张浪费的单位脸上。 文件点名批评那些违规买豪车、收豪车的单位,特别点名2.5升以上的“油老虎”,就是德意志“奔驰”、美利坚“凯迪拉克”、“林肯”、“别克”这些牌子。 文件还拍板决定,从1984年起所有违规搞来的豪车,不管在谁手里,统统都得交上去,由中央直属机关管理局或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处理。 此刻北大的校园里,聚集着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学生。 在这个知识能够彻底改变命运的年代,能考入这所华国最高学府,说明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极少数学生坐着豪车来学校报到,还有司机忙前忙后帮着搬行李,不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羡慕甚至嫉妒。 有好事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这些小轿车除了送新生报到之外,还有不少都往经济管理系教学楼那边开。 北大的师生们基本上都默认,这些小轿车不可能是私人所有,有些是学校领导的公务用车,有些则是学生家长从单位借来的,为的就是在孩子入学这一天风风光光地撑个场面。 还有些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的师生们,已经察觉到了时代正在发生改变。 就在两年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第一次从政策上明确了私人购置汽车的合法性。 这一消息在当时如同石破天惊,打破了汽车只能由单位所有的传统观念。 就在今年,京海市嘉定商人王嘉华以一己之力,购买了中国第一辆正式注册的私家车,牌照为沪AZ0001,标志着私家汽车在华国正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虽然对绝大多数月工资几十块的普通人来说,买私家车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这些变化都在说明,华国汽车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几个新生得知这些政策消息后,都惊得合不拢嘴:“啥?私人也能买汽车了?” “想啥呢,当然买不起啦。我爸是厂里的高工,一个月工资才六七十块钱。就这收入,想买辆京海牌轿车?怕是要攒到退休哦。” 旁边的同学却不以为然:“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政策放开了,你没看新闻吗?南方那些做生意的个体户赚得盆满钵满,万元户越来越多了,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家家户户都能开上小汽车呢。” “要真能那样就太好了,到时候咱开车去兜风,想去哪就去哪,想想就激动。” 就在这时,一辆崭新的凯迪拉克驶入校门,立刻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老天爷啊,那是不是凯迪拉克?”一个学生瞪大了眼睛。 “还真是,应该是哪个驻华外企的。听说这车起码值一百万,我家三代人加起来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说不定是外国大使馆的车,我上个月在东交民巷那边看到过一辆,车牌都是特殊的。” “凯迪拉克算什么,我听说今年还有新生是坐飞机来的!”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随后哄然大笑,也不讨论小轿车了,集中火力质疑他: “扯淡吧你,飞机票多贵啊。” “你瞎编也编得有谱一点好吗?” “我才没瞎编!是真的,就是经济管理系那个叫裴瑜的女同志,据说家里超有钱,她是从京海坐飞机过来的。” “别逗了,万元户家都舍不得这么造吧?” …… 像裴瑜这样,竟然自己掏钱坐飞机来北大报到的新生,简直是闻所未闻,堪称天方夜谭。 绝大部分学生连想都不敢想,甚至连信都不敢信,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此事荒谬到可笑。 现在能坐飞机的不是大领导,就是公家派去办事的干部,再不就是出国访问的教授学者,普通学生连飞机场长啥样都不知道。 “哎哟喂,您几位还别不信,我表哥就在首都机场当地勤,亲眼看见一个特好看的女同志,说是要去北大报到。 这人刚下飞机就要打车去学校,让我表哥给拦下了。机场附近的出租车专坑老外,车费贵得吓人,我表哥实在不忍心看着她被宰,最后好说歹说给人劝上大巴了。” “所以这个新生到底是什么来头?” “估计家里是做买卖的吧?做买卖的有钱人多了,坐个飞机也不是没有可能。” “做买卖?那得是多大的买卖啊!” “我刚从宿舍登记处过来,听辅导员说,这个裴瑜啊,政审档案里的家庭成分是资本家,家里曾经是京海那边专门给美利坚人办事的大买办。” “嚯!活的大资本家后代!”周围人倒吸一口凉气。 (本章完)喜欢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奶爸:我还没毕业就成了奶爸! 快穿:一章完结保证日更 开局一个城池,我靠系统逐鹿天下 从好歌曲开始,打穿内娱 高武:穿越后舔狗变成了杀神! 星名远播 从士到农再到荣:穿越空间的传奇 抗战:旅长,冤枉啊我真不是军阀 传奇小队 天际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