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海觉得今天太幸福了,不但家人都回来了,还有这么多好吃的,他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小孩。 阿海一个人拿着还有点费劲,都给抱在怀里,走的时候还很有哥哥样的招呼阿呆和舟舟。 “咱们去阿公那里吃,都跟上。” 赵父回来就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心里觉得自家的躺椅都要比外面的舒服,抽着大烟袋,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心里畅快极了。 阿海把零食放到赵父腿上,和弟弟们分起来,“猪油粕我一个,阿呆一个,舟舟一个,鱼串我一个,阿呆一个,舟舟一个,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咱们都不能多吃。” “嗯嗯,不多吃。” “好,听哥哥的。” 阿海看两个弟弟都同意了,笑着看赵父一眼,笑的像只偷腥的猫,这些好吃的都是他一个人的了。 阿呆和舟舟还没反应过来,反正现在有的吃就行,非常容易满足。 没有孩子在周围捣乱碍事,他们三兄弟就开始分堆在一起的东西。 赵母也看到那个红色花衬衫,伸手拎起来,“怎么还买了这么一件衣服,倒是挺喜庆的。” “不是买的,是我们反杀抢来的。”赵鹏抬头看一眼,不太在意的说道。 “啥?抢的?死孩子,你怎么能干这么缺德带冒烟的事,这可要遭天大五雷轰的,不管抢谁还是被抢,那多危险,咱们祖上八辈子都是贫农,……。” 赵母和家里的几个女人都被赵大哥的话吓够呛。 “不是,娘,就是……,嗨,我嘴笨,让我爹他们给你们说吧。” 该说不说,赵父其实也有点说书的天赋,把被抢和反抢回去的事,原本一边倒的局势,讲的跌宕起伏的,为了气势更足一些手舞足蹈的。 给大家听书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跟着事情的发展心提起来又落下,起起伏伏的……。 老赵家三兄弟听着都互相看一眼,心里活动不断。 赵鹏:我是谁?我在哪? 赵华:我要不是亲身经历过,差一点就要要信了……。 赵东:爹,求你了,快别说了,我真怕忍不住拆穿你,那到时候就太尴尬了,你见好就收吧! 听完几个女人都连连感慨。 “行了,你们东西分好就拿回去吧,家里都做没做饭?没做就都在这边吃一口,歇会还要算账。” 赵大嫂听了赶紧拒绝,阿海都总在这边吃了,他们再来那有点不像话了。 “爹,家里都有,我们回去吃吧。” 赵二嫂听到算账,也觉得在这边不方便,他们夫妻还想回去也算一下呢,所以也拒绝了。 “爹,我们也是,就不在这边吃了,回去下点面条也快,用不了多长时间。” “行,既然都不在这边吃,就赶紧回去吧。” 赵父一点都不在意她们怎么想的。 赵东把东西都归置到一起,放在院子的角落里,等闲下来和陈秀一起细看。 孩子们还都高兴的在门口进进出出的,想回家又舍不得赵东这边,在这边呆着,又想回家,所以两边跑忙的不行。 想着要算账,赵东到门口交待阿海。 “阿海带着弟弟们都在外面好好玩,别惹事,别进屋来吵,我们要谈正事,知道吗?” “三叔,知道了。”阿海头也不回的应道。 走了几步赵东觉得不对,这都开学了,大白天的阿海怎么在家里?不会是逃学了吧?那大嫂同意了? 看着跑跳自如的阿海,也不像是挨揍过的样子。 想不通,他决定不想了,直接问道:“阿海,你怎么没去上学,你娘同意了?” “嘿嘿,三叔,我们放假了啊。” 赵东过懵了,天天的也记不清日子,想来阿海也没胆子撒谎,要是被大嫂知道了阿海逃学浪费学费,狗腿都能给他打断。 赵大嫂还指着祖坟冒青烟,阿海能给弟弟们做个榜样,光宗耀祖呢。 既然娘家指不上,那就指着儿子给他长脸,所以向来对阿海的学业抓得紧。 虽然方法可能没用对……。 赵东转身到堂屋,赵父和陈秀已经做好等在那里了,赵母正在灶房给他们父子俩做口吃的。 看到他进来都期待的盯着他看。 都知道这趟出去他们是赚钱了的,因为没有具体算过,挣了多少就不清楚了,现在算账正好能知道这趟出去赚了多少钱。 赵东在兜子里翻翻找找的,拿出厚厚的一叠收据放在桌子上。 现在这些票据不单单是票据,那都是钱,是赵东他们这五六十天外出所有努力的见证。 赵东拿起最上面的一张念出金额243.65,陈秀拿着算盘在打。 赵东看了疑惑的问道:“咱家什么时候有这玩意了?” “是阿阳的(陈秀大哥家孩子),早上回去忘记拿走了,大姐和大姐夫晚上过来,我爹娘就先回去看看。” “哦。” 然后赵东接着念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 赵母的面条都煮好了,赵东他们单子还没算完,大家谁都没出声打扰。 屋子里都是算盘的噼里啪啦声。 面被放到一边,赵母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然后悄悄的坐到旁边的凳子上,没有弄出一点动静,就怕影响到他们。 “呼,终于加完了,秀秀有多少钱?” 陈秀笑眯眯的报出最后算盘上的数字,“8621块钱。” 其实赚的最多的就是前面捞红海蜇的时候。 后面捞的沙蛰价格比红海蜇便宜不少,个头还大,捞着着实费力,再加上在海上还要时不时去救援村里人耽误捕捞,到手的钱就要少很多。 不过再便宜数量在那里,赚的也比在家里拖网要多的多。 “多少?8000多,我的妈祖娘娘、天老爷呦……,也就出去两个月,你们就赚了8000呐?这也太多了吧。” 赵母惊讶的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娘,没有这么多,还有小虎和小满的工钱要给,在家里都能赚2~3块钱,跟着我们跑那么远,危险又辛苦的,咱们不能给的太低, 就按照3块5一天算,俩个人工钱就400块左右了,我还答应给他们包个大红包呢,也不能回来就不给了,那以后谁还能给咱们干活,加一起500块就没了。”喜欢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