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的村子叫月亮湾,位于东南沿海,山体呈月牙形,房子依靠缓坡而建,月牙半圆接近海边是沙滩,月牙两侧是礁石带。 这个村子都是祖辈陆续逃荒过来的,先来的住的比较靠上,内陆不了解大海,选择离海水远的位置建房而居。 离海边越近的来的则越晚,赵东家和收购点差不多要在月牙的两个尖尖那里了,离海边沙滩近,离礁石带近。 收购点那里还有一个很小的码头,去镇上也在这边岔路走,赵家这边走去镇上要么走后面的大山小路,要么经过整个村子走大路。 赵父选建房时候还多了个心眼,前后留出好大一片空地做了自留地,刚好孩子大了可以并排建房。 前世赵家人都在码头做工,过的不好不坏,孩子10岁赵东跟大船远洋出海,赚了几年钱,生活刚有起色,最后一次出海三四年,在回去路上,被推到海里了,赚的钱也被人私吞。 早上醒来的赵东躺在床上看着房梁想着前世,也不知道船老板给没给补偿金,屋里只剩他一个人了。 窗外有孩子吵闹,大人呵斥和聊闲话的声音,斑驳的阳光洒落在瘸腿的家具上,破旧狭窄的屋子被堆放的满满当当。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这句话是赵东蹭胖子水浒传看到的。 大概意思是:父母家族弱,就经商;父母家族强,去做官;生于名门望族,人脉强大,尽量留在家族的所在地生活和工作;家庭很普通,那你就尽量远走他乡,不要留在原籍了。 上一世赵东远走他乡了,结局并不好,这一世他要留在这里,即使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只要尽力也是一种人生。 想好,赵东一个鲤鱼打挺起身了,走出房门,一个人炮弹似的冲过来 “三叔,三叔,昨晚你们抓到螃蟹了,怎么不喊我,我抓螃蟹也厉害”。 大哥家阿海拉着赵东巴拉巴拉个没完,二哥家阿呆和自家赵俊舟也跟在后面,听大堂哥抱怨,为没有参与到昨天抓螃蟹而懊恼 。 赵东推开阿海,喊自己老婆,“秀秀,都吃了吗”。 在织网的陈秀知道赵东起来了,赶紧起身走过来:“都做好了,爹,娘回来就开饭” 说着看看四下,抱怨赵东,那么大梭子蟹怎么没卖了,也能值几个钱,拿回来吃了也浪费。 “现在梭子蟹最肥美,这几天都去赶海,也能卖点钱,不差这两只吃的,”说着掏出梭子蟹单子递过去。 陈秀接过单子一看,眉开眼笑起来,“遇到的螃蟹群还挺大呀!要是我也过去抓就好了,还能多抓点”。 这话,今天老赵家媳妇都说了,大刚媳妇,阿健奶奶也都说了。 还是赚点钱不容易! 老赵家秋天分家了,家里没有祖产,就这个房子和看的见的锅碗瓢盆,鸡,鸭牲畜。 沿海地少,种点玉米,红薯,稻子,也要算计着吃,一大家口粮都放在一起,分了都挺不到来年秋收。 早饭吃的蒸梭子蟹,红薯饭,炒个青菜,孩子们高兴,今天改善伙食了,陈秀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孩子。 赵东夹起一块带蟹黄的,放到陈秀碗里,边和赵父说,今天就不去码头了,和秀秀一起去淘海,再去红树林那边转悠转悠。 还没等赵父说话又对着赵母:“娘,后月亮湾海货不少,海蛎子,海菜,青口贝,辣螺都挺大的,你们也去那边淘海吧” 大嫂,二嫂听了都很高兴,看着赵母,今天就去后月亮湾,给大刚媳妇,阿健奶奶都叫上,一起去,就不去村口那边了。 赵父看他们娘几个都说好了,也就没在说什么,远亲近邻的,人品也都挺好,平时也一起陶海,有事互相帮衬的,相处的都不错 赵家四间房三兄弟各一间,赵父赵母一间,好在现在三兄弟孩子少,年纪也不大,妯娌各有各的心思好在也都不太难相处,不然这一家子住一起要天天鸡飞狗跳。 赵父叮嘱几个儿子“拿到钱别乱花,都省着点”然后就和赵大哥,赵二哥去码头做工了。 赵东闲着没事看儿子跟在哥哥屁股后面跑,跟不上踉踉跄跄,看着都要摔倒了,奇迹的又稳住接着追。 他走过去抄起儿子放在肩头,看陈秀和嫂子们在织网打声招呼,带着儿子出去了。 这边离镇上走路要一个小时左右,女人也没办法打工挣钱,就都在家织网,钱不多,但是家里孩子都能顾着 男人就码头打散工,种地,有船的出海捕捞,在这个由祖辈逃荒过来形成的村子,有船的都是富裕人家。 带着儿子沿着村子外面慢慢的溜达,看看记忆中熟悉又模糊的村子。 逛完村子花费了有两个小时,赵俊舟已经不愿意和他爹呆一起闹着,“回家,找哥哥,回家,找哥哥”。 赵东大巴掌拍在儿子屁股上,“别闹,现在就回去” 走到小卖铺门口赵俊舟又不要回去了,抓着赵东的衣服向那边使劲,“买糖,买糖” 赵东摸遍身上也没摸出一分钱…… 皮孩子没接受到他爹的窘迫,还在闹着要糖。 看到阿健,赵东像看到救星了,这熊孩子,太折磨人了。 赵东带儿子买水果糖和糖豆豆两种差不多的糖,在阿健那里拿一毛钱付了。 “回头给你” “啊?哥你是我哥吗?不管你是谁赶紧从我哥身上下来!” “滚犊子”赵东和阿健笑闹着回家去 “晚点和我们一起淘海去?” “哥也去么” “嗯,没什么事,后月亮湾看着踩踩点,碰碰运气,没有淘点家里吃的也好” “行啊,哥,我回去准备好锅铲,桶和淘海工具,走的时候叫我” 阿健家就他和奶奶两个人,从小和赵东就好,一直当亲哥,小赵东两岁,是赵东的跟屁虫。 大刚和赵东同岁,也是光屁股一起长大的,结婚盖房子也是选择挨着赵东家这边,婚后老婆和赵家处的也很好。 再就是收购点的胖子了,小时候胖子家条件是几个人中最好的,家里就这一个孩子,一直被赵东蹭吃蹭喝的,也不计较。 所以一个村里他们四个是玩的最好的,结婚了也没变……喜欢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