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孔子要知道你这么理解他说的话,也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
不过都这么说了,行吧,那就让你们领教一下大明锦衣卫的知识面。
“那行吧,我就说说我知道的事儿。”
“对,就说点你知道的。”
“这种底下挖掘通道的事儿,一般来说,除了那些皇宫、皇陵,是由专门的匠人来进行之外,其他的,像是三皇道这样的组织,想挖这些,都会用到同一种人--盗墓贼。”
噌,两个特科工作人员的眼睛又亮了。
“盗墓贼?明白了,你是想说,这样的人挖掘通道,潜意识上就会用到一些……那什么来着?老沈,你说。”
又来,又来,是你自己先抢的话,这会儿又让我来续,你怎么就这么好意思呢?
哎,有个好搭档真的是很需要运气啊!他就是那不幸的人。
“是想说点穴寻龙的本事是不是?”
虽然心里哀叹着,可被压榨习惯了的老沈下意识的还是续了下去,即使表情相当的不情愿。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点穴寻龙。nnd,这些人,明明干的都是脏不垃圾,见不得人的事儿,可这名儿还偏偏一个个的,取的那么大气,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毛病。”
别人毛病不毛病的,这也用不上你说啊!再说了,这会儿是说这个的时候?那不是说正事儿呢嘛。
临时搭档的方大海也想吐槽了,这老范的嘴,真是……算了,不理他,继续。
“点穴寻龙这个,说白了,就是看山势和风水。而通道是不需要风水的,那么山势自然就成了最关键的东西。所以,咱们顺着山势寻,应该能有收获。哦,对了,还有一点,通道的挖掘毕竟是为了方便逃跑,所以这出口很有可能会选择离着道路近便的位置。毕竟深山老林的,可不怎么好跑。”
说话间,方大海又看了一眼那个祭台,心下琢磨:或许他们还会做点什么标记。不过这个不确定性太大,所以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没说出口。只稍稍点了点道:
“按照这个通道的方位来看,这里离着京城近,方便他们躲进城,而这周围其他容易藏人的……应该也就那么几个方向吧。”
赶紧去找吧,再闲话下去,支援的人就该来了,等着人齐了,发动了,到时候再露出来还有别的通道,从而让人逃了出去,那咱们面子上可都不好看了。
老范和老沈显然对这个也心里有数,所以说话归说话,这里分辨明白了,那边行动起来还是很利索的。
而有了大概的辨别条件,再去寻找可能得通道出口……虽然山依然很大,找起来依然不怎么容易,可到底也算是没白白耗费了功夫,像是西南面,就很快的被找到了一个疑似的地方。
为什么说疑似?因为他们发现在某个树桩下,有一处那祭台类似的垒放,虽然这次用的材料不是石头,而是动物骨头。可造型太像了,位置又正合适,由不得他们不怀疑。
“方大海,你来寻机关,我们再去其他几个方位看看,一会儿到最初的石头祭台处集合。”
可以,时间不多了,他们分开找更能节约时间。
那么他们的收获如何呢?等着方大海寻到了地方,做好了记号,回到了那石头祭台的时候,趁着援军还没到,三人对了一下。
嚯,你别说,这些人准备的还真不是一般的充分,竟然真的又让他们找出了一个。
这样的收获让老范的嘴又有些闲不住了,感慨着说道:
“后头还有没有且不说,光是这三个……他们准备的不是一般的充分啊。你们说,这地方他们是什么时候准备下的?这工程量可不小。”
这个方大海知道啊!他刚才检查机关的时候,已经分辨了新旧程度了。
“这边是时间最远的,我瞧着不下十年,很可能是本来就有的,许是当年鬼子在的时候,山里道观的人用来逃命的。至于西南面的,我瞧着最少四年,这么一算,应该是上次他们在京城搞风搞雨的时候挖出来的。至于你们后头发现的那处,我没看过不确定。”
“那个我看了。”
听到方大海能准确的分辨机关的新旧,老沈多看了方大海一眼,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那个机关还很新,不过周围的痕迹却有新有旧,很可能是在上次的基础上,重新改过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