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一会儿你帮我盯着点,看看他们会去哪儿,记住喽,不要盯紧。这样的人,为了大鱼不脱钩,很有可能会派人在附近盯着。你要是跟上去,很有可能会被他们当成危险清除。”
清除?这个词哪怕说的再委婉呢,孩子们也知道,这就是要死人的意思。虽然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命贱,可莫名奇妙去死,他们还是不愿意的。
“我不跟,就看个方向,不行
我还能问那家女主人。”
“那家女主人也不用问,看好了方向就成了,对了,她不是说要回娘家吗?知道她娘家在哪儿不?”
“好像是津天?不是很确定,不过我做活儿那家大概知道。”
虽然上次大家活儿就说了,要帮大海哥多长个耳朵,多睁一双眼睛,力求多找点不正常的事儿,告诉给大海哥,帮他多立功。可这些日子来,因为建房实在是太忙的缘故,他们在这上头真的是有些分身乏术,至今没做出什么成绩来。如今好容易有个大海哥能看得上的消息,孩子们那是相当的积极。恨不能立马就将所有的消息都挖出来。
“别露了口风,寻个借口稍稍问问就成,人家不说也别一个劲的追问。这家闹的你都听见了,这当隔壁邻居的能没听见?人家一直不做声,许是知道危险,不想掺和,咱们也别勉强。前阵子刚整理过人口,军管所那儿应该能查到些资料。实在不成再问也来得及。”
瞧瞧这贴心的劲,就是于大庆这样的老油子都点头了。能将所有人的安全放到第一位,若是那公安局里的人都和大海哥一样,那这政府真的是值得人信服了。
既然政府可以,还有大海哥的面子在,那孩子们他们自然也愿意多出点力气。喏,于大庆立马就又提出了一个不错的路子。
“大海哥,要不我通知一声那附近的乞儿们?让他们看看那人去的是哪儿?”
“乞儿?”
“对,别看他们总是在一个地儿乞讨,可他们相互之间消息通的很,只要和他们说是谁,总能得到些消息的。”
差点就忘了他们还有这么一个大杀器了。这还真是寻踪觅迹的好人选。
“行吧,你去问问,一会儿我再来找你。”
“哎。”
明明说好了一起吃午饭,结果到好,饭还没端上来,于大庆这个请客的和方大海这个主客全不见了踪影。
铁柱在屋子里头听到他们要走的动静出来的时候,见着这空落落的院子,哭笑不得的对着三娃说到:
“你这消息送的可真是够及时的,看看,这饭都做好了,吃饭的人反而没了。倒是让大海哥平白的又出了一次血。”
“什么出血?”
“还能是什么?大海哥送的暖屋礼呗。”
“大海哥还送礼了?等等,这香味……我怎么闻着像是烤鸭?”
“就是烤鸭,还是三只,说是给老人孩子的,喏,鸭架粥都快熬好了。”
三娃听到铁柱一说,急匆匆的走进了做饭的那屋,掀开铁锅的大盖子,朝里看了一眼,再看了看屋子里嗅着鼻子,流着口水,一脸馋样的几个最小的孩子,叹了口气道:
“这情是越欠越多了。”
“可不是嘛,还有50斤米粉呢,全是买都买不到的细粮。”
三娃年纪不大,可能成为于大庆的左右手,这说明在这些孩子里,脑子绝对是属于可以的。所以他不过是想了想,就露出了几分坦然的笑容,拍着铁柱的肩膀说道:
“咱们院子建好了,该忙的事儿也少了,后头让兄弟们多上心些。”
上心什么?这个三娃没说,但铁柱却一点就通,知道三娃想说的是什么,一脸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道:
“这是一定的,今儿这鸭架粥,一会儿我给三哥他们也送点过去,让他们也尝尝。”
这是想连着那些大孩子也一并给喊上,给方大海当耳目了呀。若是这些孩子真的能一起,一门心思帮方大海用心,你别说,这京城的事儿想瞒过方大海的耳朵,那怕是真的不容易了。这或许也能算是另类的好人有好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