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九洲大陆,分为中州、东州、西州、南州、北州、东北州、西北州、西南州、东南州。各州之间,或以滔滔江河、浩渺湖海为界,或以巍峨高山、广袤草原相隔。在这片大地上,数国纷争不断,门派林立,世家门阀多如繁星。天下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混乱不堪、民不聊生的时代,堪称有史以来之最。 大梁,南境之地,战云密布。 三天前,南楚派遣数十万大军,分两路气势汹汹地进犯大梁南境。大梁霓凰郡主临危不乱,分兵两路,果断迎击来犯之敌。 美林关,萧景翊望着南楚重兵压境的场面,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此刻,南楚两路犯境,霓凰郡主奔赴青冥关御敌,而他则与众人一同镇守美林关。 司马先生那苍老的声音响起:“怎么,小殿下,这般大场面,莫不是害怕了?” 萧景翊神色凝重,没有理会司马先生的调侃,而是迅速下令:“我感觉不太对劲,青宁,你再去仔细探查一番。” 司马先生像个老顽童,继续打趣道:“殿下要是怕了,找个地方躲起来便是,要是吓得尿了裤子,丢人事小,把命丢了可就不好了。” 萧景翊眼神坚定,义正言辞道:“我身为大梁皇子,将士们在前线拼杀,我岂有逃命之理?只有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绝无后退半步。” 司马先生心中暗自佩服,这皇子若受宠,也不会求着霓凰郡主带他来边关。这些年,萧景翊作战不要命,边关将士们从最初的轻视,到如今对他充满敬佩与信任。 就在此时,青云匆忙来报:“殿下,敌军开始攻城了!” 萧景翊匆匆返回城头,只见整座城已被敌军围得水泄不通,敌军的数量看起来比预计的更多。 萧景翊眉头紧皱:“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南楚军只有五万吗?” 青宁连忙禀报道:“殿下,刚刚打探到,敌军数量并非五万,而是十万。” 根据兵部传来的消息,南楚五万军队佯攻美林关,实则有十万大军走水路攻打青冥关。可如今看来,抵达美林关的楚军少说也有十万,看来情报有误。 此刻,美林关仅有五万大梁军队,面对两倍于己的敌军,萧景翊心中虽紧张,但更多的是燃起的熊熊战意。 萧景翊转头问司马先生:“司马先生,我们该如何应战?” 司马邻一改往日的嬉笑态度,此刻的他,如同运筹帷幄的主将,扶着城墙,望着来势汹汹的南楚军队。 司马先生说道:“趁现在南楚军刚刚围城,还未安稳扎营,立刻派遣几队人马,分别突围出去,前往青冥关向郡主报信。” 稍作停顿后,司马先生转头看向萧景翊,说道:“这件事……你去。” 萧景翊脸色一沉,不悦道:“我不去。你别因为我是皇子,就处处护着我。若我真的战死沙场,父皇也不过下道圣旨缅怀罢了。” 司马先生无奈地看着萧景翊:“可你毕竟是皇子。” 萧景翊目光坚定,再次强调:“我既是皇子,更是大梁的将士,唯有战死,绝无后退!” 司马先生微微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孩子,已然成长起来了。 一天过去了,萧景翊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崩溃。十万南楚大军轮番进攻,美林关的守军数量急剧减少,将士们精神高度紧张,好几次险些让南楚士兵登上城头。 萧景翊目光如炬,沉声道:“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得想办法突围!” 司马先生微微皱眉,问道:“殿下可有什么打算?” 萧景翊眼神坚毅,决然道:“我打算亲自带人夜袭西楚军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司马先生脸色一变,急忙劝阻:“不可,殿下!此事实在太过冒险,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萧景翊无奈一笑,苦声道:“先生可还有更好的法子?如今朝中只怕还不知情报有误,哪会派兵救援?我们若不主动出击,只能坐以待毙!” 萧景翊唤道:“青羽!” 青羽闻声疾步走入帐中,恭敬道:“殿下!” 萧景翊果断下令:“召集枳羽营全体将士,即刻待命!” 青羽领命:“是!” 司马先生依旧坚决反对:“不行,本将不同意殿下以身犯险!” 萧景翊拿出一张楚军粮草分布图,语气笃定地说道:“先生,这是目前破局的最佳办法,是我今日带着青宁他们探查所得。先生是担心我的身份,还是不相信我的能力?” 司马先生犹豫了一下,坦诚道:“都有。殿下身份尊贵,且年纪尚轻,此去实在风险太大。” 萧景翊目光恳切,脸上虽有着委屈巴巴的神情,却依旧坚定地说:“先生,信我一次!” 萧景翊生得容貌昳丽,那副委屈的模样,让司马先生一时之间竟有些不忍拒绝。 司马先生眉头紧锁,面露担忧之色:“这方法确实太过冒险,你当真有把握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马先生心里清楚,如今一直固守城中,无疑是死路一条,唯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打破这僵持的局面。但他对萧景翊还是放心不下,毕竟萧景翊还未满十八岁,如此重大的责任,不知他能否扛得住。 “信我!若有失误,甘愿接受军法处置!”萧景翊眼神坚定如铁,说罢,不等司马先生回话,便转身大步走出帅帐。 司马先生望着萧景翊离去的背影,微微发愣。刚刚那一幕,竟与当年霓凰郡主何其相似。当年南楚重兵压境,老王爷不幸战死沙场,霓凰郡主在众人的质疑与不屑中接过帅印,亲率南境铁骑于青冥关浴血奋战。他永远忘不了当时霓凰郡主那坚定的眼神,那句“矍叔,信我!”和刚才萧景翊的眼神、话语如出一辙。 司马先生感慨万千,轻叹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如今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只愿我大梁能安稳度过此劫,化险为夷。” 夜幕如墨,浓稠得不见一丝光亮,红罗关的城门悄然开启,隐约间,一支军队鱼贯而出,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南楚的斥候敏锐地察觉到异动,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赶回大营,向主帅禀报。 南楚主帅贺兰轨,年少成名,素有南楚少有的一代帅才之称,出身贺兰世家,极受南楚皇室的倚重。此时,他眉头紧锁,目光如鹰般锐利,问道:“对方大概有多少人?” 斥候额头满是汗珠,神色慌张地回道:“天太黑了,属下实在没看清,但最少也有上万人马!” 贺兰轨听闻,心中愈发疑惑。他与梁国交锋多年,深知南境铁骑的作战风格,断不会如此贸然出击,其中必定有诈。 这时,一员虎背熊腰的悍将急道:“大帅,快下令迎敌吧,再晚敌军就要攻过来了!” 前方军情紧迫,贺兰轨来不及细想,果断下令击鼓升帐。一时间,一众武将匆匆赶来,神色凝重。 贺兰轨目光如炬,大声喊道:“贺兰武定!” “末将在!”那员悍将跨前一步,抱拳应道。 “命你率五千人马迎击!若敌方人数超过万人,立刻放出烟花信号!”贺兰轨果断下令。 “是!”贺兰武定领命而去。 随后,贺兰轨又对其余武将道:“你们各率本部兵马待命,若看到红色烟花信号,立刻迂回到美林关城下,截断敌军回城之路!另外,派人通知东、西、南三大营,务必加强防备,不得有丝毫懈怠!” “是!”众武将齐声应道。 与此同时,两万南境铁骑正大摇大摆地出关。萧景翊则带着精心挑选的两千名白马营士兵中途脱离大队,凭借着脑海中精准的地图,悄然来到了南楚西大营外。 根据地图所示,此处正是南楚大军的粮草储备地之一,据情报显示,这里的守军大约有一万左右。 按照萧景翊的计划,那两万南境军佯装主力,直奔敌方中军大营,吸引敌军注意力,而他则率白马营夜袭西大营。 今夜乌云蔽月,四周漆黑得令人心生恐惧。白马营将士们身着锃亮的白袍银甲,在黑暗中仿佛融入了夜色,这绝佳的时机,正是袭营的好时候。 远处,厮杀声骤然响起,梁军与南楚军队已然短兵相接。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前方。 “火把!”萧景翊一声令下,黑暗中顿时出现了一片摇曳的火光,那火焰犹如鬼火般,带着致命的气息。 “杀!”萧景翊大喝一声,率军如猛虎般掩杀过去。西大营的守将毫无防备,万万没想到竟有人敢在此时来偷袭。 白马营如同一把利刃,轻松突破了西大营的防线。将士们遇到草堆便投掷火把,瞬间,整个军营燃起了熊熊大火。酣睡中的南楚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时,眼前已是一片火海,在刀光剑影中,许多人还未清醒便丢了性命。 中军大营这边,贺兰武定与梁军狭路相逢。经过一番激烈厮杀,贺兰武定确定对方人数远超自己,当机立断,放出了烟花信号。 贺兰轨看到烟花升空,立刻下令早已准备好的诸将率军出击。诸将纷纷绕到美林关城下,布置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 美林关上的司马先生看到这一幕,神色镇定,一切都在萧景翊的预料之中。他目光扫视着城下的敌军,估算着对方起码有七八万人马,心中战意盎然,跃跃欲试,大声下令道:“传令全军,严阵以待,听我号令,随时出击!” 贺兰轨收到军队已在城下完成合围的消息,心中却始终有一股不安的感觉。突然,手下有人来报,西大营火光冲天。贺兰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军正面攻打中军大营是假,迂回夜袭西大营才是真正的目的。 贺兰轨愤怒地骂道:“混蛋!我早就告诫他们不可懈怠!立刻调集人马增援西大营!” 还没等传令兵下去,又有人来报,南大营也遭到了袭击。紧接着,又有几人匆匆来报,各大营均陷入了混乱,情况岌岌可危。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个南楚阵营瞬间乱成一团。而在美林关下摆好阵型的南楚军队,看到大营方向火光冲天,心中慌乱不已。要是大营有失,他们都将陷入绝境。 司马先生亲自披挂上马,寒光一闪,佩剑高举,大声喊道:“儿郎们,听令!不要管什么队形,只管奋勇冲杀!” 数万人马原本已向后撤了一段距离,谁能料到美林关守军会突然从背后主动出击。在这突如其来的冲锋下,南楚军彻底乱了阵脚,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踩踏事件不断发生,惨叫声此起彼伏。 天渐渐破晓,喧嚣声渐渐平息。贺兰轨带着残余的南楚军狼狈后撤百里,此时的军队早已战力大减,十不存一。他一身狼狈,手中的佩剑因砍杀敌人而出现了缺口。 贺兰轨看着身边所剩无几的士兵,心中满是不甘,冷冷地问道:“我们还剩多少人?” 一个小兵战战兢兢地回道:“禀告大帅,属下也不清楚。” 贺兰轨冷冷地瞥了小兵一眼,心中满是无奈。曾经的大军主帅,如今身边却无可用之将,只有几个小杂兵相伴,实在是凄凉至极。 司马先生满脸关切,焦急地问道:“小子,你没事吧?” 萧景翊神色镇定,轻描淡写地说道:“没事,这些都是别人的血。” 司马先生嘴角微微上扬,笑着骂道:“臭小子。” 萧景翊目光坚定,分析道:“先生,如今南楚军损失惨重,粮草也已断绝,已经无法再构成大的威胁了。依我看,不出几日,他们必定会撤兵。” 司马先生微微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这次你立下了大功,等会儿我写好军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都。” 萧景翊却摇了摇头,神色严肃地说道:“这倒不着急,这场仗还没有打完呢。” 司马先生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警惕地问道:“你小子又在打什么主意?南楚军如今虽已是哀兵,但正所谓哀兵必胜,你可要小心他们狗急跳墙,反咬你一口。” 萧景翊不慌不忙,解释道:“叔,刚才我抓了几个南楚的将军,问了一下情况。这次来美林关的是贺兰轨,南楚军总共兴兵三十万,其中十八万去了青冥关,十三万来到了美林关。” 司马先生听到这个数字,震惊地脱口而出:“三十万!”他与南楚交战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遇到南楚倾全国之力发动进攻。 司马先生心急如焚,说道:“那我得赶紧上报京城,让他们速速派兵支援郡主,青冥关那边霓凰郡主只有八万人马,情况危急啊。” 萧景翊却冷静地说道:“叔,现在派兵支援已经来不及了。我们的兵力本就不多,而且青冥关和我们这里距离太远,靠京城的援兵更是难上加难。” 司马先生眉头紧皱,问道:“殿下,那你有什么想法?” 萧景翊眼神坚定,说道:“给我五千铁骑,我趁着前方南楚溃军还没有整顿好,绕过他们,直奔南楚边境……” 司马先生大惊失色,愤怒地骂道:“臭小子,你疯了!这太冒险了!” 萧景翊胸有成竹地说道:“如今南楚境内兵力空虚,只要让南楚知道他们在美林关大败的消息,我再在边境制造声势,他们必定会从青冥关撤军回防。” 司马先生着急地问道:“那要是贺兰轨率军回国呢?到时候你腹背受敌,该怎么办?”说着,他一把抓住萧景翊的胸甲,满脸的焦急与愤怒。 萧景翊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只要五千骑兵,我又不傻,不会让贺兰轨抓住我的。打不过我就跑,他现在粮草都没了,就算想追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司马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给我活着回来!” 萧景翊咧嘴一笑,应道:“好嘞!” 司马先生望着远方,默默自语道:“郡主,末将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希望这孩子的计划能成功,为你解了重围。”他原本就已年迈的身子,此刻显得越发疲惫,心中满是忧虑。 萧景翊带着五千骑兵毅然出发,而此时,美林关的战事结果已逐渐传开,各方势力纷纷听闻。用不了多久,朝堂之上和江湖之中,众人的目光都将聚焦在萧景翊身上——这个在皇室中不受宠的皇子,即将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 琅琊山,云雾缭绕,一只信鸽拍打着翅膀,奋力展翅翱翔。它穿梭于朦胧的云层之间,湛蓝的天空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方向感和日复一日的训练,很快便抵达了目的地——神秘的琅琊阁。 阁中,一名仆从神色恭敬,匆忙走进内室,对着端坐的少阁主禀报道:“少阁主,南境传来消息。大梁在此次战事中大获全胜,南楚军队兵败如山倒,想必此次元气大伤。” 少阁主蔺晨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吩咐道:“把这消息传给江左盟那边。” “是。”仆从领命而去。 廊州 在一间暖阁之中,火炉里滚烫的木炭熊熊燃烧,散发出阵阵热气。旁边,一位俊美的男子身披狐毛大氅,乌发披肩,脸色略显苍白,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颤抖,眼神中透露出历经沧桑的疲惫。他右手拿着一本书,左手握着暖手壶,有气无力地开口问道:“卫铮那边怎么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时,黎纲快步走进来,恭敬回道:“卫铮说,他接到宗主您的命令,前往美林关支援云南王府的司马矍。可等他赶到美林关的时候,这场仗已经打完了。而且,是萧景翊在深夜率领奇兵,一举击溃了南楚大军。” 说着,黎纲将手中的一封信递给了梅长苏。梅长苏接过信,缓缓打开,目光在信上扫过,脑海中不禁回忆起往昔的种种。沉默良久,他微微叹息道:“没想到,当年那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 梅长苏顿了顿,眼神变得坚定,吩咐道:“去调查一下这些年景翊的经历,能安插几个人在他身边最好。” “是,宗主。”黎纲领命,转身离去。 梁国,金陵城。 “南境急报,南境急报!”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在大街上疾驰而过,直奔皇宫而去。大街上的行人纷纷自觉退至路旁,脸上满是紧张之色,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宫之内,一道道口谕迅速发出,急召朝中重臣前往养心殿议事。梁国最受宠的两大皇子——太子和誉王,也都收到了口谕,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往宫内赶去。 养心殿中,梁帝萧选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手中紧握着一封来自红罗关的急报。 梁帝怒目而视,高声喝道:“兵部尚书何在?” “臣在。”兵部尚书李林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额头上已满是汗珠。 梁帝质问道:“南楚此次犯境,究竟来了多少人?” 李林声音颤抖地回道:“启禀陛下,美林关五万,青冥关十万。” 梁帝怒不可遏,咆哮道:“兵部是干什么吃的!美林关传回消息,三十万,是三十万。”说罢,便将手中的军报狠狠扔到了李林身上。 李林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个劲地磕头求饶。梁帝心中虽怒火中烧,但还不至于要取李林性命、革除其官职,只是象征性地给了点惩罚,便让李林退了下去。 梁帝缓缓开口道:“此次美林关军情危急,多亏了景翊不顾自身安危,力挽狂澜。” 众人闻言,私下里面面相觑。萧景翊这个名字,他们早就抛诸脑后了,太子和誉王更是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梁帝揉了揉发疼的额头,下旨道:“封景翊为秦王,赐黄金万两,白银千两。这些年,这孩子在外面也吃了不少苦。等这场仗打完,便宣他回朝吧。” 梁帝对萧景翊本就没什么印象,萧景翊的生母只是一个普通宫女,当初是梁帝醉酒后宠幸了她,才有了萧景翊。萧景翊母子一直不受宠,其生母至死也只是个宫女,未获追封,而萧景翊也一直不被梁帝所喜爱。 萧景翊此次立功,让梁帝心中隐隐觉得这个儿子似乎有些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若是继续把他放在边境,谁知道他还会立下多少军功,怕萧景翊有了别的心思。 梁帝强压心中思绪,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大殿中文武百官,沉声道:“如今青冥关局势危急,谁愿领兵前去支援霓凰?”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皆低头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梁帝脸色愈发阴沉,怒火在眼中闪烁,大声怒道:“偌大的朝堂,竟连一个敢领兵的人都找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挺身而出,高声道:“父皇,儿臣愿往!” 梁帝定睛一看,原来是誉王。他微微皱眉,心中清楚,誉王在带兵打仗方面虽不至于一窍不通,但也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能力。在处理政务和权谋党争上,誉王的确是个厉害角色,但这带兵作战,着实不是他的强项。 誉王自然也明白父皇的心思,他之所以敢站出来,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向梁帝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便打仗不行,也要让父皇看到自己愿意为其赴汤蹈火的决心。 果然,梁帝的脸色逐渐缓和,火气也消了一半,他赞许地看了誉王一眼,说道:“行了,朕知道你是真心想为朕分忧,可这带兵打仗并非你的长处,此事你就不必操心了。” 誉王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似乎心有不甘,但最后也只是悄悄叹了口气,退到了一旁。他的这些举动,都是演给梁帝看的,而梁帝自然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太子阵营的宁国侯谢玉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暗自思忖:誉王这手段,果然厉害。 太子见状,紧接着站了出来,恭敬道:“父皇,儿臣虽无统兵之才,但斗胆举荐一人。宁国侯谢玉定能担此重任。” 谢玉不紧不慢地走出队列,朗声道:“陛下,如今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臣愿领此重任,带兵前往南境。” 尽管太子已经表态,谢玉也主动请缨,但梁帝脸上对太子的不满并未减少分毫,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当众下旨,命谢玉领兵出征。 就在这时,一阵高呼传来:“南境大捷,南境大捷!” “我大梁南境铁骑阵斩二十万南楚精锐!”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捷报传来,众朝臣原本已准备离开养心殿,却又被皇帝一道口谕召回。 捷报的大致内容是,萧景翊率领五千轻骑,在南楚边境搅得天翻地覆,令楚帝惶恐不安。楚帝不得已,快马加鞭召回了攻打青冥关的大军。当时的楚军正与我方陷入胶着对峙,一旦后退,便会溃不成军。 然而,楚帝连发三道圣旨,楚军无奈之下只能撤离。为了掩护主力,楚军留下一部分人马殿后。但最终,霓凰郡主抓住机会,亲率南境铁骑冲杀过去,楚军大败而逃。 而贺兰轨率领的残军在撤回边境时,不慎中了萧景翊设下的圈套,大军再次遭受重创。贺兰轨身中数箭,生死未卜。 这一仗,大梁歼灭了将近二十万楚军,南楚国力大减。至少在十年之内,南楚再无能力对大梁动用重兵。 太监总管高湛当众念完这封捷报,尤其是念到“南楚境内人人惧怕十殿下威名,楚民皆言,其名可使小儿止啼!”时,众人皆面露震惊之色。谁能想到,萧景翊竟立下如此赫赫战功。 梁帝:“吩咐下去,加赐秦王为双珠亲王。” 美林关 司马先生神色郑重,低声禀道:“殿下,陛下已下旨封您为秦王,召您回都城。” 萧景翊微微眯起双眼,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缓缓说道:“看来他是开始忌惮我了。” 司马先生张了张嘴,却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能面露难色。 萧景翊目光坚定,接着说道:“矍叔,我把枳羽营交给你了。如今枳羽营的战力绝不能轻易暴露在众人眼前,还望您能妥善掌管。”他深知,一旦枳羽营的实力公之于众,梁帝对他的忌惮恐怕会更甚。 顿了顿,萧景翊望向远方,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轻声问道:“叔,您说我此番回都城,还能再回到这边境吗?” 司马先生拍了拍萧景翊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道:“会的,殿下。只要您想回来,这南境的土地定会等着您。” 有引用其他文章喜欢综影视进入影视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综影视进入影视世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