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海门村鲁宅中。 鲁浔正在院中樱花树下用饭,吃过饭后,拍了拍身边一起吃饭的鲁十说道。 “你去把大门打开,然后吩咐各处兄弟回去休息,一个暗哨也不要留。” 说完,站起身来转身回屋,抬出一张落满灰尘的案子擦拭干净,又取出一套满是灰尘的白银茶具清洗,收拾利索后,点起一个铸铁火炉,将五个茶杯摆在案上,扑上宣纸,持笔写字。 写着写着,突然笔锋一停,嘴角挂起一抹轻笑。 “三位姑娘既然来了,请进来上坐。” 说着,鲁浔将几张纸放到一旁,开始着手泡茶。 片刻后,月母宫三女款款走来,坐在案前。 鲁浔提壶点茶。 “三位来可是为我尚未出发之事?” 曾离未曾想自己还未开口,鲁浔已经知道自己想问什么了,不禁看了鲁浔一眼,红着脸转过头,轻轻呼吸了一下,才又转回来,瞟了一眼桌上的四杯茶。 “公子与我等约定,处理好家族事务就离开,如今逾期已久,在拖下去,我们姐妹不好向宗门交代。” 鲁浔笑着给自己倒了杯茶。 “别急,还有一位客人,想来也要到了。” 说着,眉毛一挑。 “你看,来了。” “鲁先生家门大开,是开门迎客之举,少奇冒昧猜测,若有不对,望请见谅。” 伴随着言语,一青年走进大门,正是海门宗少宗主郑少奇。 郑少奇走到案前坐下,看着鲁浔端如玉树、微笑而视,顿生恍见天人之感,不由瞳孔微扩,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看见桌上茶杯,又是轻轻一顿。 “看来鲁先生早就知道我等要来?” “在下无奈失约,各路债主前来催债,本属寻常。” 鲁浔放下茶壶,伸手示意。 “请。” 三女纹丝不动,唯有郑少奇端起茶杯,好奇的看了看,又轻轻嗅了嗅,随后少饮一口,闭目慢品,便惊奇的睁开了眼睛。 “这茶汤颜色沉红、滋味强烈、香气浓郁,细品之下却有轻轻的果香,似乎是佛手柑?却不知是哪里的茶品,少奇从未见过。” 鲁浔笑着为他添上一杯。 “不过是舶来的调茶伎俩,些许风味不同而已,不值得一提。” 郑少奇听了饮茶动作一顿。 “少奇听说,鲁先生从未离开过海门县,竟然还接触过红夷商人?” 鲁浔笑而不答,只是伸手添茶,并无多少茶艺功夫在身,却有非凡洒脱气质。 “郑宗主可有话指教鲁某?” 郑少奇瞟了一眼鲁浔手中明显不是中土造型的茶壶。 “指教不敢当,家父只是让在下问候一句,可需郑氏帮忙?” “张叔夜此人是个强项令,且最嫉恨地方豪族,郑宗主出手,正是顺了他的意,恐怕不会起作用。” 骊沁率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柔柔开口。 “公子小宗师身份迟早天下皆知,便是没那‘奉国令’,想去哪里也不是他张叔夜管得了的,何不直接动身?” 鲁浔并不答话,只是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笺展开放在桌上,示意众人自看 众人聚拢而视,竟是一份县衙文书,措辞十分严厉。 海门县衙谕令: 海门村鲁浔,涉白花甸魔祟案,疑关重大。今勒令尔七日内赴衙投案,自陈始末,佐证勘验。 倘敢违期不至,凡海门村丁壮者,禁绝青壮投军仕进,削其武籍;年十六至四十者,无论良贱,一律编入戍籍,发往边塞为役,永不得赎。 海门县令张叔夜批: 魔氛滔天,民命悬丝,尔若怀侥幸,累及乡邻,则阖村俱罪! 望尔自省,勿谓言之不预。 郑少奇看了怒而拍案。 “好个狗官!鲁先生奉国实边,为国尽忠,他不但不鼎力相助、成人之美,竟还敢如此威胁!简直岂有此理!鲁先生,少奇这就回去上报家父,定要让他为您讨个公道!” 鲁浔笑而不语,只是拿起水壶添水。 “此事在下可不敢劳烦郑氏。” 又看向曾离三女。 “也不敢劳烦月母宫。” “毕竟,若我真为此事借了各位之力与官府争斗,除了投身江湖,也没其他去处了吧。” 此话一出,场面骤然安静。 郑少奇笑着开口。 “鲁先生这话是?” “江湖朝堂合作又对立,足足五日,我这个身怀盖世魔功的人,千牛卫无一人来找,官府竟也敢摁住不放,沈大人和贾知府被各位联手封锁了消息吧?” 说到这鲁浔伸手将四人面前茶杯倒至盈满,大量茶水溢到桌面上,滴滴哒哒弄湿了四人的衣服。 “各位不想我领‘奉国令’做朝廷的边臣,也不想我太简单就走完这条登门路,正好有张叔夜这个强项令可用,摆了这么一局龙门阵,辛苦各位了。” “公子,月母宫绝无此意,还请……” “无妨。” 鲁浔出言打断。 “官府、江湖,鲁某都不在乎,站哪一方于鲁某而言并无所谓,但,鲁某不许你们算计我,我不给,你们不能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完,鲁浔微笑表情变作,双目扫视四人,示意饮茶。 四人不想输了气势,谁也不肯动杯,双方一时陷入僵持。 只是刚僵持了几息,四人便发现面前鲁浔气势慢慢升腾,初始时如渊如海,蛟龙潜藏,而后如烈阳横天、白日飞电,放出火罡雷箭劈空射来! 搁楞! 一声轻响惊醒四人,他们这才才发现,原来是心神受激之下身体不受控制,碰到了身前桌案。 即便发现是幻觉,四人也觉喉咙发紧干涩,纷纷端起杯来轻轻一饮,心神平复后,看到自己手中的茶杯,各个尴尬不已。 更是突然发觉嘴中苦香弥漫,杯中红茶不知何时已变作了淡绿的浓浊茶汤。 “诸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今日我请喝茶,便不是问罪,不过,既然害我村中老少受了牵连,敬茶就没得吃了,请各位替鲁浔做一件事,此事就算了了。” 郑少奇深深看了一眼杯中浊茶,又看了一眼鲁浔头顶盛开的樱花树,举杯示意,仰头将茶一饮而尽,而后立马站起身来小心接过茶壶,将鲁浔面前未添过茶的杯子倒了半杯,却发现倒出的又是果香四溢的红茶。 “先生请讲,郑氏一定全力以赴。” 鲁浔端起茶杯示意感谢,轻轻一抿。 “我与张叔夜无冤无仇,他不察实情、不问因果,不敢向郑氏亮剑,却对着我呲牙,这种自觉通达之人,若是不敲打敲打,日后保不齐要做那贤愎不世、徒善不政之辈。请各位提前发动吧,四天之内,我要想见鲁某的朋友云集各道,郑宗主要辛苦一点,莫让这群江湖草莽残害百姓,到时请郑少宗主代我将这封信交给张县令,并帮我同贾知府转达一句话。” 鲁浔伸手将方才写好的信递过去。只见信上写着: 海门县衙嘉令: 海门村义民鲁浔者,秉忠贞之志,怀报国之心。知朝廷颁实边之令,乃奋袂而起,率先应命。率闾左之众,涉流沙而西进;持汉节之高,固新土于远疆。其志鸿尚,比凿空之博望,其心勇毅,慕定远之班侯。旌其劳绩,树为楷模,实乃社稷之幸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忠恭之臣当出良里。今特嘉奖:海门村现籍丁壮,悉免征发之役。若有志从戎者,海门县衙具结保荐,云州府台亲加擢拔。更助钱帛若干,以彰朝廷优恤之意。 海门县令张叔夜题辞贺曰:“天下大治,必待贤良;盛世开疆,实赖义士。鲁氏贤才,志比苍松傲雪;浔公义举,心同赤日耀天。奉令实边,展雄图于西域;功勋卓着,树楷模于海门。负耒耜而戍边陲,化榛莽为桑梓,庶使胡马不窥于陇上,汉旌长耀于天西。” 郑少奇看着这篇堪称当面殴脸、以踵踏首之辞,抬起头来惊愕的看向鲁浔。 只见鲁浔笑着说出最后一句话。 “我再也不想见到张叔夜。”喜欢宗师起步,问刀江湖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宗师起步,问刀江湖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