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君凌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 杨墨抱着厚厚的民生资金审计报告推门而入,报告扉页 “零差错” 的批注鲜红夺目。 “书记,渔村的净水系统明天就能通水。” 此时的 S 城,民生工程正如火如荼。 老旧小区里,工人们踩着脚手架安装保温层; 乡镇卫生院中,新购置的医疗设备陆续到位; 文化站的书架上,崭新的图书散发着墨香。 这些变化,如同春风化雨,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省台记者的镜头扫过滨海社区时,王阿婆正对着镜头展示新换的智能水表: “现在拧开龙头就有热水,每月还能手机查用量!” 阳光透过她身后的防盗网,在墙上的“民生服务联系卡”上投下光斑。 杨墨盯着电视屏幕,手里的搪瓷杯险些打翻。 “书记!省台播咱们的民生工程了!” 他快步走进办公室,看见君凌正专注地修改《乡镇医疗人才培养计划》,晨光中,对方鬓角的白发又添了几根。 电视里,主持人的声音充满激情: “表面上看,S城的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居民幸福指数测评跃居全省前列……” 画面切换到港口工人宿舍,老张穿着拖鞋站在阳台上,身后的空调外机轻轻运转: “以前住工棚,夏天热得睡不着,现在好了,能踏踏实实睡个整觉!” 君凌抬头时,恰好看见电视里自己蹲在渔村排水沟前的画面——那是台风过后排查隐患时拍的,裤腿还沾着泥点。 “杨墨,”君凌放下钢笔。 “幸福度不是电视里的几分钟报道,是老百姓实打实的日子。” “省台认可不认可不重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那才是真‘认可’。” 电视里的报道进入尾声,画面定格在S城的天际线——现代化高楼与改造小区和谐共存,港口的起重机与渔村的渔船遥相呼应。 主持人的声音里带着敬意: “在S城,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另一种可能:经济与民生并重,速度与温度同行。” 君凌起身关掉电视,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S县五年民生规划》上。 杨墨注意到,在“幸福指数提升”的目标旁,君凌用铅笔写了行小字: “让每个笑容都有出处,让每份幸福都有来路。” 窗外,S城的街道上,戴着“志愿者”红袖章的队伍正走向社区,他们手中的便民服务箱里,装着血压仪、维修工具和最新的政策手册。 杨墨忽然明白,君凌的云淡风轻,是因为他早已把“为民造福”刻进了每一天的行动里,而非执着于一时的掌声。 手机震动,杨墨收到省台记者的消息: “能不能采访下君书记?观众都想听听他的‘民生经’。” 他望向君凌,对方正对着沙盘调整乡镇物流节点,晨光中的背影坚定而从容。 “不用了,谢谢好意!” 杨墨替君凌回复道。 阳光穿过百叶窗,在君凌的笔记本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 次日,海风带来咸涩的气息,却比秀水省的梅雨更让君凌觉得踏实。 会议室里,传来陈默和李主任的争论声。 “智能产业园的环评报告有问题!” “君书记说过,项目不能只看表面!” 李主任的反驳带着无奈: “可投资方已经进场了……” 君凌笑了笑,这样的争执在秀水省是绝不会发生的——那里的班子成员更擅长在酒桌上推杯换盏,而非在会议室里红脸争论。 夜幕降临时,杨墨抱着一叠文件走来: “书记,这是各乡镇报来的民生诉求。” 君凌点点头示意知晓了。 下班时间,君凌路过茶水间,看见张开正修改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的环评报告。 “书记还没走?” 张开的眼睛里布满血丝, “我重新核算了排污数据,确实超标……” 君凌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 在秀水省,这样的“返工”可能意味着政治风险,但在S城,却只是对事实的基本尊重。 窗外,滨海社区的路灯次第亮起,像撒在夜幕上的碎钻。 君凌望着远处的渔村,那里的灯光正一盏盏熄灭,却有几户人家为晚归的渔民留着门灯。 他忽然明白,S城的可贵,不在于没有纷争,而在于纷争之上,始终有一群人愿意为了“做得更好”而红脸、而熬夜、而较真。 杨墨抱着新泡的红茶进来时,看见君凌正对着窗外微笑。 “书记在想什么?” 茶水里的茶叶沉沉浮浮,君凌忽然想起王阿婆说过的话: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只要树是正的,歪脖子鸟就站不住。” 远处的港口传来夜航船的笛声。 君凌知道,在S城的土地上,或许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岁月静好”,但只要有一群愿意“把事做好”的人在,这座城市就永远有向上生长的力量。 而他,很庆幸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片带着海风与茶香的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次日,君凌将最后一份民生项目验收报告归档时。 杨墨抱着新到的《应急管理条例》走进办公室,忽然瞥见书记办公桌上摆着的日历——来S城的日子,已经悄悄爬过了第八个月份。 “书记,省里这周要来调研民生工程。” 杨墨说着,将温热的红茶放在君凌手边, “陈县说这次调研结果会影响下半年的资金分配。” 君凌翻看着条例,指尖停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章节: “让财政局把污水处理站的缺口资金单列出来,调研时带去现场看。”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会议室,君凌正在向调研组成员展示智能民生监管平台。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会议室,君凌正在向调研组成员展示智能民生监管平台。 “这个系统能提前预警。” 他指着屏幕上的黄色警示。 调研组成员里有人轻声嘀咕: “花这么多钱建系统,不如多修两条路。” 君凌抬头时,目光恰好落在对方锃亮的皮鞋上: “路要修,‘看不见的路’更要建。”喜欢重生之红色巅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之红色巅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