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风雨连绵(1 / 1)

王铭领着程雅来到东城门, 二人拾级而上,站在城门楼上。 抬眼望去, 天空被乌压压的云层严严实实地遮蔽着,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不停飘落。 虽说按正常时辰早已大亮,可此刻的天色却暗沉得厉害, 给人一种仿佛夜幕即将再次降临的压抑之感。 程雅百无聊赖地凝视着天空, 听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烦躁。 她皱着眉头,轻声抱怨道: “哎,下雨天就是麻烦,道路肯定泥泞不堪。 咱们要是驾着马车赶路,恐怕会艰难万分。 本来还想着能早点从石山县出发,赶往雁门关呢。 小侯爷那边还眼巴巴地等着大少爷拿主意, 军情似火,这可耽误不得呀!” 王铭亦是一脸凝重, 从昨夜等到天亮,这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依旧“哗啦啦”地倾泻而下。 他们站在城楼上, 只见不远处原本的小溪流,如今已汇聚成气势汹汹的大溪流, 浑浊的水流打着旋儿,裹挟着泥沙, 滚滚向前,最终流入那条长长的石河。 程雅走到王铭身旁,面露焦急之色,轻声问道: “大少爷,咱们到底走还是不走啊?” “现在这情况,走也难,不走也难呐。” 王铭一时陷入两难,微微摇头,神色纠结, 毕竟石山县不像紫山县与河山县, 官道已修葺平整,即便下雨也不至于让马车深陷泥泞。 思索片刻后,他缓缓说道: “还是等雨停了再启程吧。” 说罢, 他的目光投向城外不远处那群冒雨而来的难民。 只见他们有的双腿艰难地在泥水中跋涉前行, 有的费力地推着独轮车, 还有的蜷缩在角落,似乎不打算挪动。 这些难民都集中在那里,等待着官兵进行分类与登记。 王铭又抬头看了看天色, 乌云沉沉地压着,心中暗自思忖: 这雨究竟还要下多久呢? 就在这时, 李校尉拖着他那肥硕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气喘吁吁地登上了城楼。 他微微弓着腰,双手撑在膝盖上, 大口喘着粗气,焦急地说道: “王大人,您要不回县衙待着吧, 外面天气如此糟糕,万一淋着雨感冒了可就不好了。” “哦,李校尉,你怎么来了? 我在这儿站站,看看情况,倒也无妨。” 王铭转头看向李校尉说道。 “哎,王大人,我瞧见您在这儿已经站了好长时辰了。 我这会儿手头没啥事儿,就想着过来问问您要不要回县衙。 我瞧见还有些难民正往城里赶呢。” 李校尉一边说着,一边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嗯,你安排得如何了?” 王铭关切地问道。 “大人放心,我已经吩咐下面的人去妥善安排了,保证不让他们淋着雨。 虽说城内不少房子没法住人,但我已让人让他们砍些树木,或者用旧木头搭建雨棚。 眼下天气还不算太差,只要不被雨淋到,基本能安定下来。 等雨停了,再给他们修建像样些的房子。” 李校尉一脸认真地汇报着。 “好,李校尉,你做得很好。 对了,你看这雨什么时候能停?” 王铭望着阴沉的天空,忧心忡忡地问道。 李校尉无奈地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一时半会停不了,恐怕得下个两天两夜。” 王铭闻言,不禁一愣,满脸的不敢置信: “什么?两天两夜?李校尉,你是如何看出的?” 李校尉转过身, 手指向不远处一个在城门口内蹲坐着、身披斗篷的老头, 轻声说道: “是他说的,他说自己的老寒腿又犯病了,疼得厉害。 据他说,每次腿这般疼痛,雨都得下上好几天, 这次说两天两夜,都算是往好里说了。” 王铭顺着李校尉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那老头带着斗篷坐在城门口内,身形微微颤抖。 李校尉接着解释道: “他患了严重的风湿病,每次临近下雨或者已经下雨的时候,腿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哦,原来如此。”王铭恍然大悟。 “是啊,我刚上来之前,他还跟我念叨呢。 昨天他腿就疼,起初以为是赶路累的,可后半夜疼得愈发厉害。 就是因为晚上这场雨,按他腿疼的经验, 这次雨水恐怕得下上两三天,水量会很充足。” 李校尉耐心地说道。 “哎,是啊,这种说法倒也挺让人信服的。” 王铭深知,有时候人的身体确实能对天气变化有所感知。 没想到这次被李校尉遇见了这么个例子。 站在王铭身后的程雅,嘴角微微抽搐, 李校尉说得如此信誓旦旦,让人想不信都难。 她忍不住说道:“大少爷,根据李校尉所说,要是真下个两天两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大少爷,咱们不如现在就启程。 要是在这儿等上三天,时间就太久了。 从石山县到雁门关,差不多也得两三天的行程。 要是在这儿耽搁三天,等赶到的时候,都六七天以后了,这时间越拖越长可怎么行呢?” 王铭听了程雅的话,不禁有些犹豫。 这种下雨天赶路,着实艰难, 道路难行不说,还得一路淋雨,万一感染伤寒发烧,可就麻烦了。 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还没有能有效对抗伤寒发烧的特效药, 一旦有人染上风寒,稍有不慎,便可能在分分钟内丢了性命。 可要是就这么白白在这里耽搁三天,也绝非办法。 一时之间,王铭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不知该如何抉择。 他沉默不语,在城门楼上不停地来回踱步, 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仿佛是他内心纠结的写照。 思索片刻,他打算还是先回县衙,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对策。 然而, 他刚要走下城门楼梯的时候, 突然从城门楼下不远处,城外方向传来几声凄惨的喊叫: “啊啊,快快,马疯了,快点抓住马!” 王铭、程雅和李校尉三人皆是一愣, 赶忙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眺望。 只见一户正赶着马车前行的人家, 不知为何,拉车的马匹忽然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开始左冲右突,不停地高高抬起前蹄, 疯狂地跳跃着,奋力挣扎着嘴里的缰绳。 这匹马在原地疯狂地打着转,四只马蹄肆意地踩踏周围过往的人群。 一时间,惨叫连连,哀嚎声响彻四周。 路过的难民们纷纷惊慌失措地躲避, 生怕被这发了疯的马践踏到。 马车的主驾人摔倒在地, 朝着四周大声呼救,拼尽全力想爬出疯马肆虐的圈子。 城门守卫的兵卒们反应迅速,立刻朝着事发地冲了过去。 毕竟,难民群中有老人,也有孩子, 这些可怜人已经饱受苦难,实在不能再被这疯马伤害。 疯马发起疯来极为可怕,只要有人靠近,便会毫不留情地踢过去。 待将士们将疯马团团围住后,一时间竟也难以将其制服。 这时,一个头目模样的人当机立断,大声命令道: “大伙听令,等会一起动手,出刀把这匹疯马砍了!” 手下的七八人连连应命,迅速行动起来, 有的冲上去救助倒地的难民,有的则准备合力对付疯马。 王铭从城楼上快速下来, 此时疯马仍在疯狂地挣扎着,想要挣脱缰绳。 可车上的绳子与疯马的缰绳相互纠缠,使得它无法逃脱,只能在原地不停地转圈。 其中一个头目模样的将士,手持长枪,目光紧紧盯着疯马, 看准时机,大喝一声, 对准疯马的脖子,猛地一跃而起,狠狠刺出一枪。 长枪直直地捅进疯马的脖子,他迅速抽出长枪,紧接着再次用力捅了进去。 随后,两个兵卒手持大砍刀,瞅准疯马的肚子, 快步冲上前去,用力往前一砍,刀身深深嵌入马腹, 然后又快速抽刀,急速往后退开。 几人配合默契,很快便将疯马杀死。 疯马轰然倒地,地上瞬间流淌出一大滩殷红的马血。 李校尉快步走到王铭身前,疾步朝着疯马走去。 他站在死马旁边,用脚踢了踢马的肚子, 确认这匹马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众人才彻底安心下来。 众人环顾四周,只见不少难民七零八落地跌坐在地上, 他们携带的包裹也都散落一地,物品撒得到处都是。 俗话说,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王铭见此情形,立刻有条不紊地吩咐身旁的随从, “快去帮助那些摔倒的难民收拾东西,把完好无损的物件和损坏的分开堆放。” 众人得令,迅速行动起来。 这时,一位跌坐在地上的老者, 在两个年轻难民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站起身。 老者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感激,他朝着众人微微躬身, 双手抱拳,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谢谢军爷,谢谢大人呐!” 王铭面带温和,摆了摆手,关切地询问: “老人家,你们都还好吧?没受伤吧?” 老人听到声音,先是微微一怔, 这才抬眼看向王铭,见其衣着不凡,瞬间意识到眼前这位竟是位大官。 他心中暗怪自己方才失礼,赶忙恭恭敬敬地深深鞠躬,再次拱手,言辞愈发恳切: “谢谢大人挂念,我们都没事,多亏了大人和军爷们出手相助啊!” 王铭轻轻颔首,没有再多言语。 此时,雨依旧不紧不慢地下着,雨滴打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 众人站在城门洞里, 那辆翻倒的马车和死去的马横在路中,恰好堵住了难民进出城的主干道。 王铭转头看向李校尉,神色严肃地说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校尉,你即刻带人把车厢推到一旁,再将那死马也拖开, 别让外面的难民一直淋着雨,赶紧让他们进城。” 李校尉领命,迅速指挥手下的士兵行动起来。 驾驶这辆马车的人家,人口并不多, 除了这位老人,还有一个孩子,以及一位像是他儿媳妇的年轻女子。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还能保有马匹拉车,家境想来在当地还算殷实。 事情处理妥当后,王铭拱手向老人告别: “老人家,这天寒雨大,你们赶紧回去吧, 路上小心,千万别受凉感冒了。” “是是是,大人放心,我们这就回,这就回。” 老人忙不迭地点头回应,说完便带着身旁的孩子和女子, 头也不回地匆忙拿起行李,连车厢都顾不上管了, 在雨中快步向城里走去,不一会儿,身影便消失在雨幕之中。 王铭看着地上的死马,轻轻摇了摇头, 对李校尉说道: “这死马估计他们也不会要了,你安排将士们把它宰了, 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补充补充营养。 另外,叫人熬一大锅姜汤, 给所有淋了雨的难民和将士们都喝上一碗,以防染上风寒。” “是,大人,我这就安排人手去办,保证让大伙都能及时喝上姜汤。” 李校尉应道,而后迅速转身去安排相关事宜。 目睹了马车翻倒这惊险的一幕, 王铭心中已然做出决定。 在这样的雨天赶路实在太过危险, 官道并非如今的水泥路,只是相对平整的泥土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 人走在上面都举步维艰,更别说车马通行了,行进起来必定困难重重。 思索片刻,他决定留在石山县,待雨停之后再启程。 程雅虽然满心无奈,但也只能听从王铭的安排。 她皱着眉头,望着如丝如缕的雨水,忍不住嘟囔道: “这雨也真是恼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淅淅沥沥的,真让人心里烦躁。 不过大少爷决定不赶路,倒也是明智的,这种路况赶路,确实太危险了。” “走吧,回县衙。” 王铭带着程雅等人,在雨中缓缓步行,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细密的雨丝打在他们的蓑衣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王铭与程雅并肩而行,沿着曲折的街道,朝着县衙的方向缓缓走去。 王铭的视线不自觉地落在街道两旁, 那些破旧的房屋像是风烛残年的老者,摇摇欲坠。 屋内,挤满了逃难至此的难民。 他们紧紧围坐在一起, 尽管屋外的雨势已稍有停歇,可他们手上的活计却依旧忙碌不停。 妇女和婆子们专注于手头的小活计,神情专注而坚韧。 其中一位妇女,正熟练地搓着麻绳, 她那粗糙且布满老茧的双手, 如灵动的舞者,上下翻飞,麻线在她的指尖迅速延伸,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旁边的婆子则在认真地做着针线活, 她眯着眼睛,手中的银针在破旧的衣物上来回穿梭, 细密的针脚仿佛缝补的不仅仅是衣物,更是对生活的期许。 汉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柴火。 每一根柴火都被仔细摆放整齐, 他们深知,若是这些柴火被从屋檐缝隙漏进来的雨水淋湿, 接下来的日子做饭取暖都将成为难题。 还有些汉子正攀爬上棚子或房屋,专注地修补着破损的砖瓦。 他们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若是不及时修补, 一旦雨势再度变大,一家人恐怕连个能安心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继续前行,王铭看到许多刚刚进城不久的难民, 他们或是尚未分配到房子,或是根本无房可分。 他们相互帮扶,齐心协力地搭建起临时的棚子。 这些棚子搭建得十分简易, 先砍来几根粗壮的木头作为支撑,木头深深地插入地面。 随后,他们用找来的茅草、破旧门窗搭在上面, 这些茅草和门窗虽然破旧,却承载着他们对遮风挡雨的渴望。 最后,再铺上一层还算完整的瓦片,瓦片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尽力为棚子提供更好的防雨保护。 远远望去,这些棚子虽显得杂乱无章, 但在这艰难的环境中,却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给人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 县城里这样的棚子随处可见,大多依傍着往昔民居的残垣断壁而建, 它们虽简陋,却成为了这些饱经沧桑的人们暂时的安身之所。 王铭和程雅心中十分清楚, 想要在短时间内将所有房屋都重建起来, 难度极大,恐怕至少还得等上两三个月。 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 就如同王铭前世那惨遭大火焚烧、无情战火肆虐的圆明园, 几乎化为一片焦土,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一片凄凉荒芜之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乍一看,宛如一座被时光遗弃的无人空城。 好在如今有他们肩负起重建的责任, 这片土地才渐渐有了些许生机,开始重新焕发出微弱的活力。 大华的百姓向来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们总能像浴火重生的凤凰一般,在灰烬中顽强地站立起来。 一代又一代的人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难, 将其深埋心底,然后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努力为后代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王铭和程雅不忍再多看这满目疮痍的景象, 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匆匆赶回了县衙。 当天,王铭便一直留在县衙的书房里,没有再踏出房门一步。 就这样,在焦急的等待中,两天过去了。 终于,在第三天,雨停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 雨刚一停,程雅便快步走到王铭身边, 眼中满是急切,催促道: “大少爷,雨停了,咱们是不是该赶紧赶往雁门关了?” 王铭毫不犹豫摇了摇头, 刚下完雨,必须要让地面干透一些才行, “咱们明日出发,今日刚下完雨,地面还是有些湿滑,马车行走不易,在等一天吧。” “啊?还要等一天啊!” “嗯,放心吧,既然这边下雨,小侯爷那边也应该下雨了,不会有什么大的战役。” “哦,行吧,那我先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就出发。” “行,明日一早咱们就直接过去,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好,我这就去准备。” “嗯。” 王铭看到程雅离去的身影,思绪不由的放在了小侯爷他们所在的雁门关, 不知道那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从大将军带兵出发到如今,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如果再不突破关隘,收复雁门关,估计陛下和朝堂大臣们都会有不满的。 毕竟,军粮可是不多了。 这些都是朝廷好不容易,硬生生挤出来的物资, 如果没有在两个月了之内收复雁门关, 那么军粮耗尽之时,要么被鞑子破阵, 要么只能后退到石山县或者紫山县了。 到时,好不容易收复的大量北疆国土,又一次拱手让人了! 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喜欢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穿成狐妖后,我成神了 末世神农系统 囊中妖 带着全宗门把恐怖游戏一锅端了 万世轮回:我可以无限重启人生! 穿成炮灰女配,靠龙傲天夫君躺赢了 开局被赐婚,我靠分身扮演幕后 搞钱难?我在人间画魂赚麻了 互换兽夫后,废雌被五个大佬团宠 恶毒女配成神豪,绝嗣大佬争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