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让他试试吧(1 / 1)

成都尚书台内,尚书仆射董厥坐在案前处理着公务。 一位穿着官袍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官署。 他是庞统之子,庞宏,现任度支曹尚书。 庞宏手里拿着一卷竹简,走到董厥案前说道: “董仆射,这是去年一整年汉中、南中、巴东等地的军费财粮之汇总。” 董厥点点头,伸手接过翻看,身旁响起庞宏的声音: “永安、南中还好说,但汉中的军费就高居不下了,汉中本地的产粮根本无法支撑数万大军的消耗,不得不从成都调配。” “这是没办法的事。”董厥无奈地说道:“汉中是我大汉北方门户,从先帝时期起就是重兵驻守。” “我当然知道汉中不能放弃。”庞宏道,“只不过依我之见,大汉目前的国力勉强可以自守,但若某些人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而徒耗国力,给了逆魏可乘之机可就难说了。” 董厥不作评价,低头继续看着册子。 “唉。”庞宏叹息一声。 “当年丞相开府之初就辟仆射你为相府令史,丞相仙去那年您便做到了尚书仆射,现在吕公病重不能理政,按理说应当您来代理尚书令一职,何时轮得到他陈祗?” 听到这话,董厥神色有些紧张:“庞尚书慎言啊,我不求其他,只求做好本分之事。” “我这可是为仆射打抱不平啊。”庞宏仍不住口,“陈祗不过就是懂了一些旁门左道,他能上位与那黄皓脱不了干系,也不知道当初费公看上他哪一点了!” “陈令君。”门外传来小吏的声音,很快便听到几声脚步。 董厥连忙给庞宏使眼色,庞宏却不以为意,虽然嘴上不再多说,但眼神中对陈祗的轻视是藏不住的。 “陈令君。”董厥起身拜礼。 陈祗看了两人一眼,“各自忙吧。” 说罢,带着一位郎官走进自己的官署。 陈祗是个实干家,接受任命没几日就开始主政尚书台,忙的不亦乐乎。 其实,台阁中大多数荆州派官员对陈祗并不排斥。 陈祗弱冠就颇有名气,出仕很早,当年费祎对他非常赏识,破格提拔他接替董允担任侍中,故而他也算是费祎的人。 “陈令君,这是南中的战报。”尚书郎许游呈上一份逐竹简。 许游是故司徒许靖的孙子,陈祗乃是许靖的外孙。 二人同为汝南平舆人,又有这层关系在,于是陈祗第一时间就将许游提上来做自己的助手。 陈祗拆开绳子将竹简摊开,看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 “永昌之乱平息,我心安矣。” 陈祗的脸上看不出喜悦,事实上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只有在刘禅和黄皓面前才会表现出谄媚之态。 但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为了进步,这并不寒碜。 他把竹简随手递给许游:“你也看看吧。” 许游接过,快速地浏览着,不多时说道: “这些年永昌蛮夷依恃险阻地势不臣,数为寇害,此番永昌太守(霍弋)率军一举斩杀贼酋、破其村寨,这下郡界该宁静一段时日了吧。” “虎父无犬子。”陈祗对霍弋表示赞赏,随后沉吟道:“霍绍先该得到嘉赏,不如表他为监军翊军将军,兼任建宁太守。” “嗯。”许游点点头。 霍弋的父亲是霍峻,昭烈帝入蜀时立下极大的功劳,此番还立下战功,如此封赏应当没人会质疑。 “对了....”初掌尚书台,千头万绪,陈祗揉了揉太阳穴,道:“镇南大将军(马忠)年前卒于任上,庲降都督须抓紧指派一位了。” 许游思考一阵,道:“既然霍绍先在南中初立威望,不如顺势让他担任庲降都督?” 陈祗摇了摇头:“霍绍先是有才能不假,但资历、年纪都不够,就算我同意,朝臣们也不见得认同。” “令君说的是。”许游叹了口气:“比起南中地区,巴东的形势更加不妙,宗都督连番上表称逆魏水军时常来上游巡江,他兵少不能制,请求向永安加派兵力。” 陈祗扶着额头沉思,大汉翻来覆去就这么点兵力,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着实令人头疼。 “两万中军不能动,这是底线。”陈祗食指点着桌案。 “那只能从南中抽调兵力了....”许游沉吟道:“张表张尚书乃一代名士且文武双全,不如表他为安东将军率军五千前去巴东协防?” “不妥。”陈祗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许游仔细想想确实不妥,张表是益州人,故益州别驾从事张松之子。 这种敏感的身份不可能派到永安去。 他会不会“子承父业”做带路党? 不是没有可能啊。 能卖刘璋一次,就有可能卖刘禅一次,益州士人在他们眼里就是这幅样子! “罢了,就表张表为庲降都督加加拜安南将军,出镇南中吧。” 陈祗最终下了决定。 主政尚书台就要平衡各方势力,否则这位子他根本坐不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表为人仪表威重,举止风度,资历什么的都不错,放在尚书台颇为碍眼,不如外镇南中,面子里子都有了。 “那巴东呢?”许游又问。 陈祗呼出一口气,缓缓道:“表辅国将军阎宇为右将军,率军五千屯住白帝城。” “令君,这.....”许游颇为意外。 “就这么定吧。”陈祗语气强硬。 见状,许游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那阎宇素来为人谄媚,谁都知道他巴结黄皓,给黄皓哄得很开心。 陈祗也没办法,黄皓既然帮了他,他就得投桃报李。 否则两人关系闹僵,对谁都没有好处。 再说大汉目前名将凋零,能用人屈指可数,阎宇虽然为人谄媚,但也不是不能用。 第二日,陈祗进宫面见刘禅。 有侍中这份官身十分便利,陈祗在尚书台定好方案,直接就可以跟刘禅汇报,只要皇帝点头,甚至直接绕过朝臣决定国家大事。 刘禅听完陈祗的安排,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他满意的并非是明白这批人员调动有何深意,而是为陈祗精明强干,一下子替他处理这么多公事而欣慰。 然而有一个任命,他有些疑惑:“陈卿,这庞宏在尚书台做得好好的,为何调任?” “回陛下,魏国在巴东蠢蠢欲动,涪陵郡北接巴东郡是为重要后援,庞尚书文武全才,颇有父风,迁他为涪陵太守对巴东防御多有裨益。” “原来如此。”刘禅竟然信了。 “陛下,还有一事。” “讲。” “大将军死后,汉寿大军目前暂由卫将军节制,但没有朝廷的诏令,卫将军无法正式调动军队。” “陈卿是怎么想的?” “姜维上疏称魏军在边境陈兵,意图不明,欲调汉寿军队前往汉中驻守。臣的意思是,可让姜维假节,都督汉中、武都、阴平诸军事。” “可。”刘禅毫不犹豫地答应。 他本来就有扶植姜维的打算,而且按照大汉军界的顺位,姜伯约也是当仁不让。 “让他试试吧。”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兽世撩精,攻略五个疯批兽夫 凡力 活在诸天 至尊箭神 路从今夜白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混沌丹神 启明1644 爱人来自深渊[克苏鲁] 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