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集市碰到有人卖自家打的电视柜的,我看你们那书房里头就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就想着让人来家里量量尺寸,打上一个书架,再给小宋那屋配个小柜子,他那间屋子光秃秃的也不像样。”
“妈你决定就行。”
姜馨玉就喜欢房子里装修的亮堂堂的,现在家里的摆设她都不怎么喜欢,也就是能住人,比乡下强很多,和以后各种智能家居比起来,还差的远。等以后家居、装修市场起来了,这院子肯定得重新装修一遍。
婆媳俩有商有量的说着铺子里和家里的事,说完后王素梅回屋拿了一双泡沫底的棉鞋出来。
“我给你做的,天马上冷了,快能穿了。还有小宋的,入冬之前我也得给他做两双出来。”
姜馨玉捏了捏鞋子,好奇问道:“这里头的棉哪来的?”
王素梅:“以前的旧褥子毁了,烘一烘晒一晒还能做鞋子。”
很好,她婆母真是太聪明了,太会节省了。
王素梅嘟囔说道:“不少东西在街头是都能买了,但布票肉票油票这些供销社里还要。”
姜馨玉接话,“所以不要票的东西卖的快。”
老百姓就图一个有需要的时候方便。
俩人说着话,宋亚辉在门口探头探脑,王素梅知道他干啥来的,说道:“进来看电视吧,声音放小点,馨玉还要看书。”
姜馨玉看他裤腿都提溜上去一小截,脚脖子在外头露着,扭头对她婆母说道:“妈,把陈奕的旧裤子给亚辉一条吧。”
她不信以后陈奕回来还能看得上他以前这些旧衣服,两年后街头肯定有卖衣服的店铺,估计也用不着布票了,她还真是没什么不舍得的。
王素梅早就发现宋亚辉的裤腿短一截了,“我给他改了一条,裁短了些,我瞅着他这个头长不太高,顶多就比你高一点,腿又没陈奕长,裁个一拃后还拖着地。”
宋亚辉本来还在不好意思,他每月工资可不少,包吃包住,平时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再让老板给他弄衣服,他可真是脸皮厚。然后就听到王婶说他长不高腿也不长的话了。
听到婆母的话,姜馨玉上下打量宋亚辉一圈,发现这小子腿确实不长,五五分的身材,陈奕的裤子给他穿,确实得裁。
宋亚辉再次被她的眼神伤害到,不服气道:“我今年蹿高了不少,以后肯定还长个儿。”
adivss=quotcontentadvquotagt
姜馨玉没打击他。
他父母的个头就没多高,他长个大高个的可能虽然有,但绝对不多,还是不要说出来打击他了。
东北的货没先来,姜馨玉先等来了沪市出版社给她寄来的成品读物。
信上赵编辑说还要一个多月这本读物才会出现在书店里,这本样品先让她过过目。
姜馨玉看到成品时别说多激动了。
比起她手绘的成品,用油墨印出来的画面更加平衡美观,每一张纸翻开都泛着一股油墨香气。
她买过好几本连环画,除了封面是彩色的,里面的内页全是黑白的,所以内页的纸也很薄。
她这本不同,封面很硬,内页的纸和市面上连环画的封面皮子一样,里头的着色更加均匀,色彩的明暗更有层次感。
看了眼售价,是二点八元。
这个价钱相当不便宜了。
市面上一本连环画才几毛而已。
不过就她这本书的质感和画面的舒适度,她觉得值两块八。
做成一件事的喜悦快要溢出胸腔,可惜陈奕不在,她只能在下午放学回来时跟婆母分享。
谁知道家里只有宋亚辉在厨房煮红薯稀饭,婆母和孩子竟然都不在家。
“晏晏早上起来发烧了,婶子带他去医院了。”
姜馨玉心里一紧,“发烧了?哪个医院?”
她家崽子去年还是个小婴儿,冬天还不会走的时候都没感冒发烧生过病,身体倍棒,都没让她操过心。
她想着回去给陈秋华请个假,没成想这时候婆母抱着孩子进了院门。
打屁股针时哭的嗷嗷的,王素梅好不容易拿糖把他哄住了,这会儿见到亲娘又嗷嗷的哭了起来。
姜馨玉贴了贴他的额头,还是有点烫,心里也揪着。
王素梅说道:“夜里凉,他晚上睡觉蹬被子,我一夜给他盖好几回,但总有睡熟了顾及不到的时候。”
王素梅解释也是怕儿媳妇埋怨她没照顾好孩子。
姜馨玉则道:“天凉了,妈你也注意点,不然把里屋的门口也挂个厚布帘子,还有窗口…”
她当然不会怪婆母,说句不好听的,孩子生下来,婆母照顾的时间比她多,她这个当奶奶的比她这个当妈的都心疼孩子。
哪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生点小病?这不都是正常的。
第543章 货运
孩子夜里就退烧了,连着几天都有一点咳嗽,王素梅把铺子里的活计大部分都交给宋亚辉,每天就去看一趟。
姜馨玉也是中午下午都往回跑,三四天之后孩子没什么症状了她才松了口气。
月底,她没先等来丁长海的货,却等到了郭益民发过来的货。
货款不到一千三,条子上运费三百七十六块,姜馨玉对了对账,之前给的一千五百块不够,还得再补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