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麦理浩正式面见了英女王,得到其承认。 将在明年正式获得子爵爵位。 同时,他也被推举为上议院议员,并作为英国港岛事务研究所的所长。 可以说不管是从职位,还是职权上。 麦理浩都是历任港岛总督之中最高的。 撒切尔亲自面见了麦理浩,特地询问了一番七月份她直飞燕京,开始中英谈判的事宜。 在这方面,麦理浩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相,我的建议是您将访华的第一站放在东京,而后再从东京直飞燕京。” 麦理浩言辞十分恳切。 但这番话却是将撒切尔听糊涂了。 “这是为什么?” “原因有两个。”麦理浩也不啰嗦,直接道: “日本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外资投资国,过去几年来双方一直有着密切的合作。” “从东京经飞,可以展示我们与日本的合作关系,对对方进行一定程度的施压。” “另外,这一次谈的毕竟是港岛问题,减少与港岛的前期接触有利于释放我们的善意。” 撒切尔点点头,这几点都是她以及她的幕僚团没有考虑到的。 她伸手示意道:“你继续说,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麦理浩点点头:“中国有着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但‘统一’毫无疑问贯穿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而过往百年又被对方视为屈辱史,主权问题尤其是领土完整问题,已经成为了对方不容触碰的逆鳞。” 这一点撒切尔虽然不能感同身受。 但是毕竟马岛战争刚刚结束,从赢了阿根廷,这场胜仗不仅让英国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而且还将她个人的声望在英国国内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还激发起了英国国民上下的爱国之心。 所以对于中国上下对于领土主权的执念,她还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这些是可以提振政府权威,和民众向心力的最佳手段。 “你的意思是扩大争端?” 铁娘子细细琢磨,然后抬起头认真询问着。 麦理浩摇摇头,冷静道:“我的意思是,这场谈判一定是艰苦卓绝的,要想说服对方松口,难度极其之高。” “所以在出发之前,我建议应该做好多轮的预案。” “将谈判重心放到,如果在港岛的主权问题上达不到一致,就退后一步,如何能够保障我方在港岛的最大利益上。” 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以退为进。 在放弃城市主权的基础上,以此为谈判筹码换取到最大的利益。 但这个看法,却被撒切尔视作是软弱。 尤其是在拿下了一场大仗之后。 都还没有开始谈,竟然就想着输的问题? 她毕竟是铁娘子,这个外号可不是白来的。 本来她还觉得需要将麦理浩这个熟悉港岛的人放进谈判团里,现在看来却是不太适合了。 “行了!” 撒切尔挥了挥手:“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如果你还有什么建议可以写一份报告递上来。” “我听说你在回伦敦的第一天,就和希利见过面了。” “怎么样?他和你谈了些什么?” 丹尼士希利是工党的副党魁,她是保守党的竞选首相。 相对于外部的威胁,她更加关心的还是内部的政治风险。 麦理浩见状,在心中叹了口气。 随后便将自己与丹尼士希利见面的内容,挑重点讲了几句。 听到还牵涉到邵维鼎。 撒切尔来了一丝兴趣:“你们聊的这个邵维鼎,我也听过好几次他的名字了,我听闻王妃都是他的好友,几次替他的产品站台,就连卡文迪许家的那个小女儿也是他的情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嘴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倒是罗斯查尔德家族还有那些银行家,对于这个人是咬牙切齿。” “你觉得在燕京我会碰到他吗?” “我觉得应该不会。”麦理浩沉吟了一会儿道:“这个人虽然已经表明了旗帜,但是他并不是那种醉心于政治,要捞取政治资历,将自己的身家全部押注在其他势力的人。” “就像他说的,世界要随他的心意运转。” “而不是跟随着这个世界去运转。” 麦理浩沉声说着:“所以,越是这种时候,他越是会远离,等到风波平静的时候,给上致命一击。” ........ 与此同时。 丹尼士·希利缓缓从案桌前拔出了视线。 阅读完麦理浩呈递上来的关于港岛的调研报告后,对于这座自己即将上任的城市。 他才终于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这不是中情局对于其表面的资料搜集,也不是什么资料搜集用只言片语便能概括出来的内容。 这是一篇对于港岛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深刻认知。 而除了这份调研报告之外,他的案桌上还摆放着历任港督对于离任后的述职报告,和对于港岛的研究分析论文。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葛量洪、柏立基、戴麟趾、罗富国、贝鲁...... 一个个名字,全是港岛的历任港督。 而在这么多的文字当中,他总结出了几个关键的字眼。 【分化瓦解】 华人有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精神世界。 以儒家文化和传统内涵构建出了一个区别于西方文明的东方文明。 要用西方治理城市的方式,治理这座城市肯定是行不通的。 对于中国人最为了解的还是中国人。 要想真正治理好港岛这座城市,最需要仰仗的还是当地人。 用权力、财富、利益分化瓦解。 这是从1840年开始,英国占据这座岛屿开始便逐渐总结出来的认知。 在麦理浩的调研报告中,出现了很多华人的名字。 而在那么多名字当中。 有一个人给他的印象极其深刻。 仅次于邵维鼎之下。 这个人的命运,本来应该直飞冲天。 却因为邵维鼎的出现,拦腰折断。 【李家诚】 丹尼士·希利用钢笔,点在这个名字上面。 如同一只大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 哐当! “出来放风了!” 随着铁门的打开,一间间狱牢内走出数之不尽的犯人。 这里是赤柱监狱,港岛关押重刑犯的场所。 从193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这里就是港岛最大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设防监狱。 这里的犯人,要么是重刑犯要么就是死刑犯。 防卫十分严格。 但再严格的监狱,却也少不了权力的插手。 “李先生,这是最近半个月的报纸,都给你送来了,你还需要什么东西,可以先写下来,下次我们再过来的时候可以给你送过来。” 在囚犯放风期间,一名年轻的狱警捧着一大堆的报纸,送进了一间独立囚室。 这间囚室,可以说除了自有和电器之外,其他该有的都有。 而最多也最令人醒目的就是书。 满屋子的书。 《史记》《资治通鉴》《世界史》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罗马帝国衰亡史》 各类书籍全都有,但最多的还是史书。 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 而除了这些书籍之外,在墙角还有一大摞报纸。 都是最近一年内的报纸。 《明报》《朝阳日报》《星岛日报》等等。 虽然说不能对于外界做到事事尽知吧,但也不至于与世界脱轨。 这些报纸每半个月就有人送过来一沓。 伙食虽然一般,但精神食粮却真的是吃的饱饱的。 摘下眼镜,李家诚揉了揉眼睛接过了狱警手里送进来的一沓报纸,道:“没什么需要的,对了,给我买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以前太忙,他的视野只是局限于小小的港岛。 但紧随着邵维鼎回港,以大格局大视野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秉承着旧时代的港岛传统商人一一击败。 他在牢里这快一年的时间里,自省了很多。 一开始他很疑惑邵维鼎的见识格局到底是从哪来的? 根据邵维鼎的人生阅历来看,无疑在国外的那段时间查不出来,而那几年他读的又是世界史。 于是李家诚便在旧纸堆——史学类书籍当中寻找答案。 以前没时间读书,可现在他的时间多的只能用来读书。 后来,他从报纸上看到。 几乎全球都在掀起一场反凯恩斯主义的浪潮,试图在亚当斯密的“那双看不见的手”中寻找新的答案。 美国的里根,实行的经济改革。 英国的撒切尔,重用弗里德曼,开启的私有化改革。 毫无疑问,都是从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蜕变而出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可以说,他们两个人正在将“大政府、福利国家”等这些支撑着二战后西方经济的框架统统打碎。 李家诚有预感,美英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将逐步渗透到全球各地。 新自由经济会衍生出什么时代呢? 当李家诚还感觉到眼前仍然一片迷雾,看不清未来方向的时候。 邵维鼎的那句“全球化浪潮”,突兀的出现在眼前。 之前听只觉得惊雷炸响。 但如今看了这么多书,看了这么多国际新闻。 视野放置于全球下,他的思路逐渐开阔。 自从二战结束,求己耳拉开铁幕,嘟噜门掀起冷战以来,世界便中断横裂。 然而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及美英两国所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毫无疑问正逐步打破这些隔阂,全球化浪潮不是滚滚而来,他脚下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空前的全球化浪潮当中。 “邵维鼎到底是何时才看清了这些的?” “这真的仅仅是一个二十四岁出头年纪的人,能够看到的视野吗?” 此时他才意识到邵维鼎站的位置,邵维鼎的格局,邵维鼎的视野到底有多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输的不冤啊!” 他挥了挥手,让狱警出去。 然后将狱警送进来的报纸,从五月初最早的新闻,一张一张看了起来。 从撒切尔访华时间确定,中英谈判即将开启,港岛的局势陡然紧张。 到邵维鼎在暹罗日本打开市场,屈臣氏产品倾销国际,港岛制造的名头越发响亮冲散了这些不安。 而当半岛酒店宴会上,以及第二天的记者招待会。 关于新国际机场,以及寰宇航空的消息,一一出现在李家诚眼前的时候。 他还是情不自禁的将手上的报纸捏皱了。 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扑面而来。 如果自己在外面,恐怕会更热闹吧! 中英谈判会导致什么结果? 毫无疑问就是港岛市民对于未来前途的担忧,对于脚下这片土地安全的担忧。 港岛的五百万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外来者,是为了安全跑到这里来的。 而一旦这种安全有了动摇,几乎是潜意识的,这些人当中都会产生一种再跑的想法。 付诸行动的人也一定不会少。 这个结果会导致什么呢? 港岛经济的下滑,股市地产的崩溃破裂。 这对于旁人来说是大灾难。 但是对于他李家诚来说,却是财富洗牌,天载难逢发大财的机会啊! 他之前几次是怎么累积起财富的? 除了第一桶金的塑料厂,他步入地产行业以来。 他的第一次财富翻倍,就是依靠当时爆发的乱子,导致港岛地价一落千丈,有经济实力的人争相廉价抛售产业。 李家诚则在这个时候,进行抄底,大量廉价收购房产和地皮。 第二次财富翻倍是将长江实业推上市。 第三次财富翻倍,就是七十年代末,看到了港岛的未来局势,清楚英资正在转移资产的大势,选择收购九龙仓,最后阴差阳错拿下了和记黄埔。 与鲍玉港共同造就的“华资崛起”。 现如今,这场因为“中英谈判”引发的经济起伏。 毫无疑问,会是决定港岛未来财富格局的一次机会。 看邵维鼎如此押注在内地身上,就知道港岛的衰落是短暂的。 往后必然会迎来更大的辉煌。 到时候,跌落的股价、地价、产业经济全部都会翻倍增长。 嘭! 想到这里,他的拳头狠狠砸在桌子上。 恨啊! 这样的机会,自己却深陷牢笼! 养了快一年的古井无波心态,此刻支离破碎。喜欢重生港岛,家大业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港岛,家大业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