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暖冬新机(1 / 1)

王春梅睁大眼睛,伸手摸了摸衣料:“这是……工服?” “对,以后咱们上班都穿这个。”沈秀兰将衣服展开,展示背后的细节。 衣服裁剪得体,腰身微微收拢,既方便活动又不失美观。 “我找了裁缝铺的老师傅量身定做的,每人两套换洗。” 林婉如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件,手指轻轻抚过胸前的绣字。 她的指尖在“兴兰”二字上停留片刻,眼神微微闪动。 这件工服比她身上那件打补丁的旧衣裳好太多,料子厚实,针脚密实。 “这得花不少钱吧?”王春梅翻看衣服内里的缝线,“料子真好,比百货大楼卖的成衣还结实。” 沈秀兰微微一笑:“咱们店现在生意好了,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的,客人看见统一的工服,会觉得咱们专业、干净。” 她招呼两人试穿。 王春梅利落地脱下外套,换上工服。 衣服合身得很,肩膀、袖长都恰到好处。她对着玻璃窗照了照,忍不住转了个圈:“真精神!比我结婚时那件红褂子还好看。” 林婉如显得有些拘谨,她走到角落,背对两人换上衣衫。 新衣服穿在她瘦削的身上略显宽松,但整个人顿时精神了许多。 她低头整理衣襟时,手指有些发抖。 沈秀兰注意到这个细节,却不点破。她自己也换上工服,将长发利落地挽成髻。 三人站在一起,浅灰色的工服映着晨光,胸前的兴兰二字格外醒目。 “从今天起,咱们就是正儿八经的餐饮团队了。” 沈秀兰语气平静,眼神却透着坚定,“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说不定哪天还能开分店。” 王春梅兴奋地点头,已经开始想象穿着这身工服招待客人的模样。 林婉如轻轻抚平衣角,嘴角不自觉扬起一个细微的弧度。 这时,送货的小张推门进来,看见三人统一的着装,愣了一下:“哟,沈老板,这是换新行头了? 真齐整!” 沈秀兰接过送货单,签完字:“以后认准这身衣服,都是我们店的。” 小张竖起大拇指:“气派!比国营饭店还正规。” 送走小张,沈秀兰从柜台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 她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人的尺寸和工服费用。 王春梅凑过来看,发现连纽扣和绣线的开销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板娘真是细心人。”王春梅感叹道,“我从前在纺织厂上班,工服都是随便发,从来没这么合身过。” 林婉如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笔记本上。 她看见自己的名字后面写着工服两套,墨迹尚未干透。 她抿了抿嘴,转身去整理新送来的食材。 上午十点,第一批熟客上门。李大爷拄着拐杖推门进来,看见三人的新装扮,眯起眼睛打量:“秀兰啊,这是要搞大阵仗?” 沈秀兰笑着迎上去:“李大爷,还是老规矩?” “等等,”李大爷摆摆手,指着她胸前的绣字,“这兴兰是啥意思?” “我名字里有个兰字,取兴旺发达的意思。”沈秀兰解释道,“以后这就是咱们店的招牌。” 李大爷点点头,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有想法,给我来份小份的,今天穿这么精神,得尝尝味道是不是也更好了。” 王春梅利落地记下单子,灰色的工服衬得她动作更加干练。 林婉如在柜台后准备茶水,新工服让她原本有些佝偻的背挺直了几分。 午市高峰期,新店面的座位几乎坐满。许多顾客都对统一的工服表示好奇,有个带相机的中年男子甚至请求合影,说这架势像极了香港电视剧里的茶餐厅。 沈秀兰忙而不乱地招呼客人。 她注意到林婉如虽然话不多,但换上新工服后,干活更加利索了,端菜时总会下意识整理一下衣领。 休息间隙,王春梅一边擦汗一边说:“老板娘,这工服穿着是体面,就是料子厚,忙起来有点热。” 沈秀兰从柜台下取出一个布包:“早想到了,这是用零头布做的围裙,薄棉布的,系在工服外面,既保护衣服又凉快。” 她拿出三件深蓝色的围裙,同样在左胸位置绣着小小的兴兰字样。 王春梅立即试系上,果然清爽许多。 林婉如接过围裙,翻来覆去地看绣工,忽然轻声说:“这绣活真好,比我从前在绣花厂做的还精细。” 沈秀兰看她一眼:“裁缝铺老师傅的手艺,说是苏绣的针法。” 林婉如不再说话,手指却一直摩挲着那处绣花,眼神有些飘远。 下午客人少时,沈秀兰召集两人开个小会。 “这是我想的一些服务规范,从迎客到送客都有详细说明。” 沈秀兰翻开手册,里面用钢笔工整地写着各项条款,“以后咱们按这个来,让客人感受到专业。” 王春梅凑近细看,啧啧称奇:“连怎么微笑都写了?老板娘真是周到。” 林婉如默默看着手册上的一条条规定,当看到其中部分规范条款时,她下意识整了整自己的衣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夕阳西下,晚市开始前,沈秀兰拿出相机。这是她特意向顾云霁借的,说是要记录新店面开业。 “来,咱们拍张合影。”她让王春梅和林婉如站在新做的招牌下,三人都穿着统一的工服,胸前的“兴兰”二字在镜头下格外清晰。 王春梅笑得灿烂,林婉如则略显拘谨,但都站得笔直。 沈秀兰请路过的大学生帮忙按下快门,定格下这个瞬间。 打烊后,沈秀兰将工服用衣架仔细挂好。王春梅已经回家,林婉如还在后厨清点食材。 “婉如,明天记得穿干净那套来。”沈秀兰朝后厨说道,“每周一换洗,保持整洁。” 林婉如应了一声,从后厨出来。她手里拿着换下的工服,叠得整整齐齐。 “沈姐,”她犹豫一下,声音很轻,“谢谢你,这工服……很好。” 沈秀兰点点头:“咱们是一个团队的,自然要有统一的形象,回去吧,小花该等急了。” 林婉如抱着叠好的工服,脚步轻快地消失在夜色中。 沈秀兰锁好店门,透过玻璃窗看向室内。三件灰色工服整齐地挂在墙上,胸前的“兴兰”二字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十一月的寒风卷着枯叶拍打在玻璃窗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沈秀兰站在柜台后,指尖划过账簿上逐渐下滑的数字。 立冬过后,龙虾馆的生意明显淡了下来,即便新店面宽敞明亮,晚市也难得坐满一半。 王春梅送走最后一桌客人,转身搓了搓手:“这天说冷就冷,客人都不愿出门吃小龙虾了。” 林婉如正擦拭桌椅,抬头看了眼窗外昏黄的路灯。 她没说话,但擦桌子的动作慢了下来,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画着圈。 沈秀兰合上账簿。这些天她一直在琢磨冬季的营生,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后厨还剩半筐小龙虾,明天得降价处理了。 晚上八点,叶昭带着三个同事走进店里。他们裹着警用大衣,脸被寒风吹得发红。 “嫂子,给弄点热乎的。”最年轻的警员小陈呵着白气,“这鬼天气,在外头蹲点都快冻僵了。” 沈秀兰赶忙让王春梅去热姜茶。叶昭脱下大衣挂好,露出里面笔挺的警服。 他看向沈秀兰,眉头微微一动:“今天打烊这么早?” “天冷,客人少。”沈秀兰简短答道,转身去后厨吩咐热菜。 等菜时,几个警员聊起天来。年纪稍长的老赵搓着手说:“这天气,要是能吃上老BJ的铜锅涮羊肉该多好,热腾腾的汤锅,薄薄的羊肉片,蘸上麻酱……” 小陈接话:“赵哥你还吃过这个?听说东来顺的涮羊肉一绝,就是贵得很。” “当年当兵的时候吃过。”老赵眼里泛起怀念,“部队炊事班做的,大铜锅中间烧炭,一圈人围着吃,暖和又热闹。” 沈秀兰正端菜过来,听到这话顿了顿。她放下菜盘,状似随意地问:“赵同志说的涮羊肉,是怎么个吃法?” 老赵来了兴致,比划着说:“就是用铜锅烧汤底,羊肉切得薄如纸片,在滚汤里涮几下就能吃。配上麻酱、韭菜花、腐乳汁,那叫一个香!” 叶昭注意到沈秀兰听得专注,她手指无意识地捻着围裙边,眼神亮得异常。 “咱们这儿少见这种吃法。”沈秀兰语气平静,却悄悄取出个小本子,“赵同志再说详细些?” 老赵又说了些涮羊肉的细节,沈秀兰不时记上几笔。 等警员们吃完告辞,她还站在柜台前出神,指尖轻轻敲着那个小本子。 打烊后,沈秀兰没急着回家。她在后厨转悠,目光扫过灶台、调料柜和储物架。 王春梅和林婉如已经下班,空荡荡的厨房里只有她一个人。 她忽然动作起来——翻出干辣椒、花椒、桂皮、八角,又取来草果、丁香和豆蔻。 这些本是做龙虾调料用的,此刻在她手下有了新的组合。 砂锅架在灶上,菜籽油烧热。沈秀兰将辣椒和花椒先下锅,炒出红油和麻香,再加入其他香料。 厨房里很快弥漫开一股浓郁的辛香,辣中带麻,又比龙虾调料多了几分醇厚。 她尝了尝味道,想了想,又加进一勺郫县豆瓣酱。 红油更加浓郁,香气越发复杂起来。 叶昭回来时,已是夜里十点。他推开店门,被扑面而来的辛辣气味呛得轻咳一声。 “还没休息?”他走到厨房门口,看见沈秀兰站在灶前,头发随意挽着,额角沁出细汗。 她正专注地尝着一锅红汤,舌尖轻舔嘴唇,品咂味道。 “来得正好。”沈秀兰没回头,用勺子搅动着锅里的红汤,“帮我尝尝这个。” 叶昭走近灶台,看见灶上摆着几个小碗,分别盛着不同的调料。 沈秀舀了一勺红汤递给他,眼神期待。 叶昭吹了吹热气,小心啜了一口。汤入口辛辣,随后是麻,最后回味竟有一丝甘甜。 他有些惊讶:“这不是龙虾调料。”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沈秀兰眼睛亮亮的,“我想试试做火锅底料。” 她取来一个小煤炉—这本是冬天用来取暖的,又找出个单人小铝锅。 舀两勺红汤进去,架在煤炉上烧开。薄切的羊肉片是白天买的,本来打算做葱爆羊肉,此刻被她切成极薄的片状。 “试试看。”她将羊肉片下进滚汤里,涮了几秒就捞出来,放进叶昭碗里。 叶昭尝了一口,羊肉鲜嫩,裹着麻辣汤汁,在寒冷冬夜里吃出一身暖意。 他忍不住又涮了一片。 “怎么样?”沈秀兰盯着他的表情。 “好吃。”叶昭实话实说,又补充道,“就是有点辣。” 沈秀兰眉头一挑,转身调了碗蘸料——麻酱兑少许汤底,加点蒜末和香菜。 叶昭蘸着再尝,眼睛微微睁大:“这个更好。” 沈秀兰露出笑容,又下了些白菜和豆腐。两人就着小煤炉,在空荡荡的餐厅里吃起来。 叶昭吃得额头冒汗,解开警服最上面的扣子。 “要是用更小的煤炉,每桌一个,配上单人小锅……”沈秀兰自言自语,手指在桌上画着圈,“客人自己涮菜吃,既热闹又暖和,你说呢?” 叶昭看着她发亮的眼睛,知道她又有了新主意。 他轻轻点头:“这个天吃确实暖和。” 沈秀兰忽然起身,重新开火调制底料。这次她调整了香料比例,又加了牛油增加醇厚度。 红汤在锅里咕嘟冒泡,香气越发浓郁诱人。 “明天我请赵同志他们来试吃。”她边尝味道边说,“若是可行,冬天就不愁生意了。” 叶昭看着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灯光勾勒出她专注的侧脸。 他轻轻擦掉额角的汗,嘴角不自觉扬起一个弧度。 沈秀兰完全没注意到他的目光,全部心思都在那锅红汤上。 她小心调整着火候,一整颗心思都放到这炉火锅上了。 煤炉上的小锅咕嘟作响,热气蒸腾而上,模糊了玻璃窗外的寒夜。喜欢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情劫 致死迷恋 快穿之娇软美人别太爱 分手后,才发现她闺蜜更香 西游成仙后:我在天庭搞事业 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 邪凤逆天:轻狂召唤师 难忘的1960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我在古代养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