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过年啦(1 / 1)

“爷,我妈挣点钱不容易,我妈说给咱俩五毛钱的饭钱,咱俩也不能真照五毛钱花呀,这都能买一斤肉了。”王春桃满是心疼的说。 觉得爷就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哪能这么花钱的。 “那也是咱俩两张嘴呢。”王老爷子还是不死心的说。 “那你那两毛五你出去吃,我自己这两毛五我留着,我自己带饭。”王春桃也不跟王老爷子争执了。 说着把饭盛在饭盒里,里面放了点早上炒的土豆丝。 “春桃,听你爷的吧,天气冷,你跟你爷吃点热乎的。”陶莹走过去小声劝。 “妈,咱们那铺子里有炉子,到时候把饭盒放上去热热就行了,我再带两根地瓜。”王春桃想也不想的回答。 “春桃,妈中午也是买着吃的。”陶莹小声说。 “妈,那能一样吗?钱都是你挣的,你花是应该的,再说了你那服装店热饭,不得把衣服熏出味儿来。”王春桃并不觉得妈吃点好的有啥不对的。 大家都觉得妈进衣服挺容易的。 可是咋没想过,别人咋进不来呢,妈肯定吃苦了,不过不想让大家知道。 “你说说你都没一个孩子懂事儿,咋这么嘴馋呢,要不然我陪孩子过去。”周大丫忍不住骂王老爷子。 “我陪孩子去。”王老爷子立马开口。 才不愿意跟这俩外姓的在一块待着呢。 天天提心吊胆的,哪有跟老孙女待着得劲儿。 虽然轴了点,但是孝顺又勤快。 周大丫懒得搭理王老爷子。 一家人吃过早饭,王老爷子骑着陶莹新买的二六女士自行车,带着王春桃走了。 王春妮骑着自行车带着陶莹,王宝民带着周大丫和陶晨阳一块出门。 把三人送送到了千色服装店,才去上班的。 陶莹把店门打开,陶晨阳拿着抹布擦柜子,陶莹和周大丫则是熨衣服,挂衣服。 冬天的衣服相对来说比较贵,所以每天的客流量并不是很大。 收拾完一切,陶莹拿着本子写方案。 周大丫则是拿着本子跟陶晨阳学认字。 还有就是学算数,老太太学的慢,陶晨阳教的认真,祖孙俩也算都有事情做。 那边王春桃和王老爷子展开的还算不错。 两人每天都是干劲十足。 一月十二日,王春丽放假先坐着客车回家了。 一月十八号,王宝山放假了。 陶莹把服装店的生意交给了王宝山,自己在家躲懒。 服装店已经相对稳定了,等春桃那边干几天,看看春妮盘账。 要是能盘明白,陶莹打算请人。 最近又看了几个铺子,打算过完年再入手。 然后开始开分店,毕竟市里还是挺大的。 等稳定两年,陶莹打算开工厂。 王春妮和王宝民都是腊月二十二放假。 所以在腊月二十老两口回去后,让王宝山去日杂店。 陶莹带着王春桃和陶晨阳在服装店。 服装店外面早就贴上了纸,写着闭店时间。 大家都想着过年置办一身好衣服,过年有面子,所以这几天也挺忙的。 进了腊月陶莹就不上货了,压的货底子也不算多。 腊八的时候托王大栓给收的狍子肉和野鸡肉,陶莹给江姜寄过去了。 江姜也是给陶莹寄了好多干海货。 关完店之后,就开始研究过年的事情了。 这半年王宝民到处跑,人脉也算是扩展开了。 提前买了鞭炮,还跟人定了半扇猪肉,陶莹还提前买了两条大鲤鱼,两只小公鸡,还有各种核桃,花生,糖之类的。 二十三,糖瓜粘(祭灶神)。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割猪肉(或炖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守岁)。 大年初一扭一扭(拜年)。 这都是早些年的习俗。 都没用陶莹说话,小年这天,除去陶晨阳,几个孩子一大早就开始动起来了。 陶莹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浓厚的年味儿,不由得都觉得心里很是高兴。 腊月二十八这天,王宝民和王宝山早早的起来把对联贴上了。 王春妮和王春桃则是开始收拾东西。 上午十点的时候,王大栓赶着骡子车过来接人。 骡子车上并没有棚子,不过放了一床特厚的棉被,王宝和从车上跳了下来。“大伯母,我来接你了。” “宝和快进屋,大栓进屋暖和暖和,宝民,宝山搬东西。”陶莹热情的招呼王大栓和王宝和。 这次去王大栓家过年,陶莹准备了一个猪后丘,大约有二十几斤,又拿了江姜给寄的鱿鱼干,冻带鱼,还拿了一条鲫鱼,一只鸡,又扛了一袋米,一袋白面。 还买了两瓶茅台,点心,硬糖,大白兔奶糖啥的。 又给王大栓一家四口全都准备了一件棉袄。 王大栓看着王宝民和王宝山,进进出出的拿东西,直接坐不住了。 “大嫂这是干啥,我是来接你们回家过年的,这是干啥。” “大栓,我们得回去待到初五呢,就是拿的棉被。”陶莹笑着说。 哪能空俩爪子就回去过年的。 其实也就看着多,肉,面,米,鸡,鱼啥的,自己家去了这么多人,都不一定够吃。 烟酒啥的,大过年的本来就是应该给老两口买。 其实也就是给王大栓一家的棉袄算是格外拿的。 棉被也是真的拿的,毕竟这个时候谁家也不算富裕,哪里能多出来这么多棉被。 “大嫂,我又不瞎,你这又是米饭又是肉的,回去桂英都得说我。”王大栓急的团团转。 “行啦,一家人计较这么多干啥。”陶莹都不给王大栓拒绝的机会。 招呼着几个孩子搬完东西上车。 骡子车上基本上都堆满了,大家挤在一起,又是晌午,感觉还不那么冷。 而李桂英在王大栓出门那一刻,就没闲着,带着王春丽开始收拾东西。 周大丫则是负责烧炕,王老爷子负责和面。 王大栓家里一共四间房,四张大炕。 每张炕上能住四到五个人。 夏天的时候,王春丽还能自己一个房间,到了冬天,王春丽和王宝和就会直接住到老两口的房间。喜欢重生八零:陶老太弃子宠女成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八零:陶老太弃子宠女成首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真的不想演 朋友妻 锁定 掌家婢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农门长姐,我靠打猎发家致富 患者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官潮,我升官了你想复合? 和暗恋竹马一起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