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苏静这么一说,江生一拍脑门才想起了正事儿。 “对,你瞧我这记性,怎么把这正经事儿给忘了。” “这冬天也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晚秋师妹还怀孕了。” “这天寒地冻地,我真怕师妹和师母在那过得不好。” 江生很是担心。 哪怕他知道,周卫国是个靠谱的人。 可这天气这么糟糕,他们在沈城还发生了好多事,勉强撑过来了。 更别说他们在村里了,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你也别想太多,你不是也说了,那周卫国是个靠得住的。有他在,你师妹和师母肯定没事儿。” “这次周卫国也算是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你要不跟李老说说,看看能不能给他在沈城找个正经工作,好歹是个正经事儿。” “就是你们工作单位,他进不去。在大厂里面给他找个打杂的,每个月也能挣不少呢。” “有咱们帮衬着,日子总要比他们在村里的强。” 苏静认真地说着。 她也是出于好心。 毕竟她也是从村里出来的,知道里面的日子有多难过。 别说吃肉,天天连饭都吃不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虽说上回江生给了他们钱,可谁知道那周卫国有没有把这钱用在正事儿上。 等他们来了沈城,日子再怎么样也总比他们在村里的强吧。 大不了,他们家什么时候炖肉了,吃上好饭过去给他们送点儿。 也是她这个当嫂嫂的出力了。 “这个我得好好想想,现在上面查得严,卫国又没上过什么学,怕是有点难。” “等回头我去沈家工厂问问,看看他们那还要不要打杂的。” 要知道沈家工厂,在沈城可算是最大的工厂了。 在他们里面的职工,别说是正式工了,就连临时工,打杂的名额。 都有不少人花大价钱买呢。 一来是铁饭碗,二来他们工厂的工资待遇确实不错。 就是临时工,每个月也有四十块钱,可比镇上那些正式工挣的都要多了。 而且他们工厂还分一级工两级工等等。 每往上升一级,每个月的工资都能跟着涨十五。 在沈城,要是谁家孩子在沈家工厂打工,那说出去比考上大学还有面子呢。 在里面打工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愁找对象。 “也是,这周卫国没上过学,到底是吃点亏。好在他年轻有力气,让他进去打杂也不算是委屈了他。” “要是他有心想学,咱们也给他整个临时工的名额,好好地培养培养。” “多少是门手艺,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一辈子都在里面打杂吧。” 苏静倒没有嫌弃周卫国的意思,顶多是有点看不上。 虽然她也是村里出来的,但那也是上过学的,不然也不可能嫁给江生。 她以前也是见过顾晚秋姐妹两个的,人家那可是正经大小姐出身。 一个个也是成绩优秀。 她第一次去顾家,跟着江生见他的师妹师母时,苏静还觉得抬不起头,哪哪儿都自卑。 没想到这才过了多少年,现在她们之间的身份竟然就对掉了。 在她眼里,顾晚秋她们可以嫁得更好,最差对方大小也是个领导。 那周卫国就是再好,他一个村里出来的有能有多厉害。 可算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心想着要是周卫国能学门手艺,也不指望着他有多精通。 好歹说出去还好听一点。 人活着不就是挣个面子嘛。 “也成,靠手艺吃饭也不丢人。” “那我让他尽快过来,趁着李老现在对他还有些印象,这事儿没准还能好办一点。” “不行咱家就出点钱儿,给他买一个工作地了。” 江生平时自己抠门得很,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好衣服。 在这种事儿上倒是大方。 不过苏静也没说什么,毕竟这也是为了他师妹和师母好。 再加上人家周卫国这一次,确实帮了他们家大忙。 他们家的金钱和地位都水涨船高了不少,给人家个工作也说得过去。 “这事儿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不过要我说,你还是先别写上了。” “等他过来看看情况,把事办妥了再告诉他,不然要是没办成,这不是让人白高兴嘛。” 苏静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要是这周卫国还算是识趣,能在那干得下去。 他们家也不算白花钱。 要是这周卫国是个自大又不听劝的,那他们家忙前忙后的。 岂不是又得罪了人,又没落到好嘛。 还是别那么早就把这事定下来了。 江生没多想,只是觉得他媳妇儿说得也有道理。 等事情有把握了再说,也就没有写太多。 只说这次,周卫国立了大功,他们领导要见他。 让他有空尽快来沈城一趟。 写完之后,江生便把信发出去了。 现在虽然路通了,但还是不好走。 这封信还是一个星期之后,才送到镇上的。 “村长,有你家的信。” 周卫国正在屋里陪媳妇儿呢。 听到外面有人喊他,还说有他的信,有些奇怪,但还是出去了。 “村长,我去镇上拿我家儿子给我写的信,刚好看见有你的,就顺便给你送过来了。” 说话的是他们村里的老刘婶。 这老刘婶也算是村里难得几个识字的了。 她们家儿子也有出息,在外面上学呢。 每年都会给她寄信回来。 一般隔几个月,这老刘婶就会去镇上一趟,看看有没有她儿子寄过来的信。 “谢谢刘婶儿了。” “嗨,客气什么,要不是村长你,我们今年冬天还不知道该怎么过呢。” “现在镇上有了粮食,连肉都能买上了,说起来还是该我们谢谢村长你呢。” “那成,我就不耽搁村长你的时间了,回去做饭去了。” 老刘婶说完,转身离开了。 周卫国看着手里的信,有些诧异。 他可不记得自己认识什么,能给他写信的人。 难不成不是写给他的,是写给他家媳妇的嘛。 有了这个想法,周卫国将自己手里的信,仔细看了看。 又看了一眼寄过来的地方,是沈城。 周卫国才松了一口气。 看来不是他老丈人回京都了,应该是江生寄过来的。 他这才拿着信回了屋。喜欢重生1977:我靠赶山养活妻子一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1977:我靠赶山养活妻子一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