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芬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以前龚勇义不好的时候,她不想搭理,随便他们把日子过成什么样,但是这次龚勇义过来,她觉得大哥是有些改变的,她打算再观察观察,如果没有故态复萌的趋势,她就帮他在县城里开个烤鱼店。
第二天早上,龚勇义一大早就醒了,自己下楼去围着小区溜达了一圈,越看越满意,又上上下下坐了好多趟电梯,搞得自己头晕。
他决定了,他要努力赚钱,去市里买一个这样的房子,县里的房子还是不够好。人只要有了动力,做什么都是干劲满满。
他吃过早饭,把一捆一捆的礼品盒半成品搬上车,提着他们给赵爸赵妈买的东西上车,跟赵小军他们道别,就高高兴兴开着车回家了。
赵小军看着车尾巴逐渐远去,摸了摸下巴,用手肘碰了碰赵素芬的胳膊,“二姐,你觉不觉得,大哥这次来好像很不一样啊。”
赵素芬认同点头,“是啊,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以前龚勇义看到他们住这样的房子,就算不大吵吧,至少也得阴阳怪气,这次居然风平浪静,什么都没发生。
龚勇义不知道他们的背后蛐蛐,自己哼着歌,开开心心地开车回去了,想想自己以后能住上那样的大房子,心里就充满了干劲。他以前觉得家里人不帮自己,一直等着别人拉自己起来,觉得所有人都在敷衍他,不肯拉他。
但是等自己去试了小军给他提的建议后才发现,别人都是提的好建议,没有人敷衍他,只是他自己拈轻怕重。现在是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会羡慕别人的成就,但是他不会嫉妒,因为他知道那是人家辛苦奋斗来的,他也能靠自己奋斗得到这些东西。
龚勇义走了,全村人几乎是一边赶工,一边紧张地计算着龚勇义什么时候能回来,这可是关系着全村人赚钱大计的事情。
等龚勇义的车子再笃笃笃地开进村子里的时候,不再是小孩子跟着车跑了,看见的村民都跟着车跑,都关心龚勇义拿了多少钱回来。
一群人跟着卡车后面追,不知情的人说不定还以为是有人开车抢了村民的东西呢。
龚勇义再一次感叹,村里的人修得是真好,泥巴路和水泥路开起来的感觉是真的很不一样。
龚勇义把车开到晒场停了下来,他估计村里大部分都在那儿。果不其然,因为一直都有人断断续续地送肉过来,村支书和会计一直在晒场待着,过关的肉做上记号就能去加工了。
他们老远就听见大车的声音了,都整整齐齐地站着等着了。
龚勇义停下车,看见一双双如狼似虎的眼睛,吞了吞口水,也没什么功夫寒暄,直接把贴身装钱的布袋子拿出来给村支书,“支书,这里是第一批货的钱,一共是23000,你数数,没问题的话就写个收据给我。”
“豁!这么多!”
“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支书,快打开给我们看看!”
见着这么多双眼睛都盯着,支书也不慌,让人抬张桌子出来,支书把钱从鼓鼓囊囊的钱袋子里把钱拿出来,所有人的视线都跟着支书的手走,看见那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钱,很多人激动得眼睛都红了。
支书在众人绿油油的眼神里,慢悠悠点钱,点完最后一沓,他点头,“没错,是23000,我马上给你写收据。”
支书从兜里掏出一个卷起来的本子和一支钢笔,开始写收据,签上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又拿出300块钱给龚勇义,“勇义啊,这个钱是你的运费,你拿着。”
龚勇义只收了两百,“叔,我就收200,这是之前就说好的。”说完不等支书再说什么,就又接着说道,“之前的那些箩筐我都带回来了,还有,小军他们自费帮忙做了礼品盒,这里有五百多份,我拿出来给你们,我跟你们讲讲,这个盒子怎么折起来。”
说完就去打开货车门,爬上去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村民都自发去下面接着龚勇义递出来的东西。
龚勇义按着赵小军教他的,一步一步教他们怎么把盒子折出来,又告诉他们,腊肉和香肠分开放,一层放腊肉,一层放香肠。而且腊肉和香肠最好是能拿报纸包好了再放进去,不要直接把肉放进去。
把盒子折好一看,村里人都觉得喜欢得不行,盒子正面的图片是赵小军把香肠腊肉煮好切好,整整齐齐地摆在盘子里,换了不同的背景拍了几十张,才选出来两张。
图片上的腊肉和香肠看起来油亮亮的,很有光泽,看着就很好吃,“哎哟,要是我的话,看到这个盒盒我就想买。”
“就是,正好过年,这个红色好喜庆嘛。”
“刚刚是不是说这个盒子有多的啊,我可不可以拿两个回家啊?拿这个装肉送人,那有面子得很嘛。”
村支书咳了咳,真是越说越过分了,人家赵小军自己掏钱帮他们做生意,他们还要把盒子带回家去,真是一群眼皮子浅的。
村支书对着龚勇义说“这个盒子我们不能白要,我们要给钱才得行.....”
不等村支书说完,龚勇义连忙摆头,“不不不,支书,这个你别说了,小军都跟我
说了,今年就这样了,算是他给父老乡亲的一点帮助,就这样,你们忙,我去看看我妈老汉儿。”
第181章 新世纪到来
村支书看龚勇义走了,自己也没办法,心说,这帮助哪是一点啊,单子都是人家谈来的。
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村支书一笑,“行了,大家排好队,咱们现在就发钱。”
“龚得福,腊肉一百斤,香肠十五斤,一共一千零五十元”
“赵守珍,腊肉一百五十斤,一共一千三百五十元。”
“龚得贵,腊肉七十斤,香肠二十斤,一共八百三十元。”
............
大家排着队签字零钱,不会签字的就按手印,整个晒场都沉浸在分钱喜悦里。
因为赵家夫妇没有参加这次的“全村大制作”,所以都待在家里,家里的鸡鸭都需要人看着呢,龚勇义来找他们,把赵小军他们买的东西放下,又跟他们聊了聊赵小军他们现在的生活,知道他们在那边都好,老两口就放心了。
龚勇义要走的时候,赵妈抓了只鸡给他,“回家炖汤喝,这鸡我全是喂的好东西,比你们自己养的好。”
龚勇义笑着谢过赵妈,跟赵爸打了招呼就走了,早点回家炖鸡去。
赵妈还跟赵爸说呢,“这老大,我看着开车之后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收到后的龚家村村全都充满干劲地继续准备下一批货,这过年前说不定能赚个两三千块钱呢,今年这个年必须得是个肥年啊。
一批批的香肠腊肉出炉,一袋袋的钱拿回来,支书在最后一批货款收到的时候,当着全村人的面把这段时间村里的支出给大家念了,调料钱按照大家之前登记的使用数量来扣,会把钱扣到每户人头上。
大家都表示没有异议,今年赚的这笔钱绝对是他们人生中赚得最轻松的一笔钱了。该出的调料钱和工钱,大家都给的心甘情愿。
有人问村支书“支书,我们明年还能继续做这个生意吗?”
这个问题无疑是在场所有人都关心的,所以一时间所有人都不说话了,都静静等着村支书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