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把自己的成绩汇报后,收获了赵素芬和赵小军的两枚大拇指。肖萍撩撩头发,表示“小事一桩。”
有了订单,赵小军就直接给赵爸赵妈打电话了,让赵妈找几家爱干净的人,问一下他们的意愿。赵素芬自己开车出去找配料去了,作为农村妇女,赵素芬对做香肠还是很有经验的,她嫁人之后家里的香肠一直都是她在做。
她决定自己先调一个基础款的出来,再去找大师傅调整味道,并且按照弟弟的建议,将辣度调整为微辣和正常辣两种辣度。
赵小军拿上自家的香肠腊肉样品,去跑市场了,订单嘛自然是多多益善的。
赵小军不仅跑大超市,还跑小市场,反正有卖菜,卖农副食品的地方他都去,最后凭借香肠腊肉的好味道,跑了一共两千斤的单子回来。其中盛娇商场里超市老板就足足要了一千斤,老板也一方面是看这肉的质量确实好,另一方面也是给赵小军面子,毕竟商场老板亲自来谈,他还是得给点面子。
赵小军每一笔单子都收了20%的定金,认认真真记录好每一笔订单的具体要求。
肖萍则闭门画图,因为是新年送礼,所以整个包装盒的主色调定为红色和金色,正面留出一块空白区域,到时候把做好的香肠腊肉拍照放上去,照片的上面写“福禄双全”礼盒,图片的两边分别写上“四川味道”“巴适得板”。左边侧面写上香肠和腊肉的储存方法,右边侧面写上香肠腊肉的食用方法,礼品盒的背面则用金色写上一些新春祝福语。
肖萍还考虑到种类不一样,打算将礼品盒分成两层,一层放腊肉,一层放香肠,独立包装。
赵妈接到电话之后,立马跟赵爸商量,找出几户人家之后,便一家家找过去,带上当家人去自家商量这件事,赵守珍也在这当中。肖家人自从在县城买了房子,并且在县城开了早餐店之后,肖家就慢慢全部搬走了,所以这里面没有肖家人。
加上赵守珍,他们一共找了六家人,由赵妈把这件事说了之后,赵守珍立刻响应,“好好好,这个我能干,不就是做腊肉嘛,这活路我都干了几十年了,这不是轻轻松松。”
赵妈让她别激动,“我还没说完呢,这个事情是他帮大家伙想的,就是大家出钱把香肠腊肉做出来,他帮你们去卖,卖了能赚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他一分不要的。但是他也只帮这一年,以后的东西就得靠你们自己去卖。但是小军也说了,只要咱们口味做的好,一般第二年都会继续买,所以你们不要怕。”
几家人都有些犹豫,赵守珍想到家里的儿子,又想想赵小军一家越过越好的日子,一咬牙,“我们家愿意干,不过这出多少钱小军说了吗?”
“出多少钱小军没说,但是我听他的意思,他好像已经接了几千斤的单了,再怎么样,这肉钱得准备好吧。”赵妈如实说道。
一斤肉就按五块钱算,一千斤就是五千块!而且还是好几千斤,这,这,这谁家里也没这么多钱啊?
一看另外几家人都有点要退缩的意思了,赵守珍连忙道,“哪里就需要那么多钱了,咱们家不是都养猪了吗?这猪咱就提前杀了,拿来做生意呗。”
对哦,另外几家人对视一眼,这年头,一家人至少会养两头猪,一头猪卖掉,一头猪自己家吃,多的甚至养了三头四头猪。
这猪肉不就是本钱吗?
赵妈又确认了一遍,六家人里面只有四家人愿意出钱,另外两家人表示愿意把自己家的猪以猪肉贩子收猪的价格卖给他们。
但是四家人如果不出钱的话,是远远不够这些订单的猪肉的,于是四家人先回去了,看看自己家的亲戚有没有愿意加入进来的。
自从赵家发达了之后,住在他们隔壁的周蓉就一直盯着他们家的动静。今天这么大的动静,她一下就发现了,她一直在自己门前的菜地里忙(假)活(忙),见人散了,就立马打招呼,拦下一个平时比较熟的人问,“这赵家人干嘛呢?把你们这么多人叫过去。”
周蓉拦下的这人正好是决定不投钱的其中一人,他回答道“这赵家的小儿子给我们找了个生意,说是让我们自己做腊肉香肠,然后他帮我们卖出去,一分钱不赚我们的,就是纯帮忙,问我们愿不愿意干。”
周蓉眼睛跟灯泡一样,一下就亮了,“哟,还有这好事!那你们能赚多少一斤啊?”
“一斤能赚多少钱不一定,毕竟说的是有运输成本,得等运过去才知道能赚多少钱。但是这钱也不好赚啊,几千斤肉的单子,让我们自己出钱买肉买调料来做,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这人遗憾地摇摇头。
周蓉的心眼子转起来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千载难逢啊,就是这赵家两口子烦人得很,居然不找他们家,他们两家隔得这么近,远亲不如近邻不懂吗?居然不叫他们!
晚上周蓉就把这件事跟家里人说了,家里两个老人一方面觉得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世上真有这么好的事儿?赵小军一毛钱不赚就净帮忙了?而且这赵家也没找他们啊,他们不由得想,是不是自己家什么时候得罪赵家了。
赵家老两口若是知道得说,没其他啥子,就是你们家儿媳妇烦人,很烦人。
龚得福吧嗒吧嗒嘴,“我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是个好事,小军屋头那个日子是越过越好,我们哪个不晓得,他前两年不是还捐钱修路修学校吗?是个念旧的人,所以现在就找机会要帮老家的人赚钱,要让大家都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这话一出,大家都觉得有道理,龚家的两个老人纷纷感叹赵小军是个好娃。
在周蓉和龚得福的强烈要求下,老两口吃了饭就打着煤油灯去了赵家,刚刚走到赵家附近,赵家的狗就开始叫了,龚家老两口不敢再走,等赵爸出来,看清是他们之后,拍了狗头一巴掌“哪个你都咬,不许叫了。”拽着狗不让动,让他们进屋去。
龚家人来的时候,赵爸赵妈还在吃饭呢,晚饭吃的是荤汤面,一碗面里面菜和肉都有,荤素搭配,看着就好吃,赵妈客气道“你们吃饭没得,没吃一路吃点,我给你们下两碗面。”
龚母连忙拒绝“我们都吃了饭才来的,你们吃你们的。”
赵妈还是把家里的饼干提出来,“那
吃点夹心饼干。老姐姐这么黑了过来是有啥子事?”
龚父不好意思问道“我听说,小军帮我们找了个生意,要帮我们卖香肠腊肉,我们就是想问哈,这件事我们家能不能做。”
其实没找龚家人,一方面是觉得周蓉烦,还有一方面是觉得,嗯.....他们家不太干净,只是这话赵妈没法直说。
端起碗继续吃饭,把难题留给赵爸,赵爸见状,只好默默吞下嘴巴里的面条,然后说道“这个啊,既然是卖出去的东西,那对产品的要求是很高的。当然了,老哥你们两口子肯定是能干的,能把东西做好,但是周蓉这个娃呢啥子都好,就是脾气冲,我怕到时候她做的东西不合格不收,她要闹事。”
额,周蓉的脾气不好,那是整个村都知道的事情,这让老两口没办法辩驳。
“而且吧,干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要投入成本,我记得你们家的钱好像.....”赵父没说完的话,大家都知道,周蓉天天在外面说自己家没钱,钱去哪了没人知道。
龚父后槽牙磨了磨,“赵老弟你放心,只要让我们加入进来,我们肯定和大家一样加劲干,周蓉绝对不闹事,而且我们家也能出钱。”
第179章 全村一起干
送走龚家夫妇后,赵家两口子对视一眼,觉得这件事不能这么办,这么搞下去,最后这件事谁参加谁没参加,他们一家人都得不到好处。
于是第二天两夫妻就去找村支书了,本来也是整个村的大事,只让几户人参与确实也说不过去。村支书听说了这件事后,立马拍板决定大干一场,人家连订单都找好了,这要是还不干,那不是老天爷把饭喂到嘴边都给吐了吗?
于是支书立马广播喊全村开会,“大家注意了注意了,请大家马上到村部开会,有大事要说,每户人家都必须到场啊,必须到场!”
十分钟后,村部外面的场坝上都坐满了人,村支部拿着喇叭在上面说话,“大家都到了,我就直接说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村的赵小军同志能干,在外面闯出了一番天地,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赵小军同志赚钱之后也一直记挂到家里的父老乡亲的,所以帮我们想了个赚钱的法子,就是把我们的香肠腊肉拿出去卖!咱们祖祖辈辈都吃这香肠腊肉,我们从来没走出去过,不晓得原来不是所有人家里都会做这个来吃。
也不知道外面的人愿意花钱来买,我们就守着我们的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年年靠天吃饭,没得多的收入,给娃儿读个书都生害怕钱不够。现在赵小军同志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赚钱法子,并且已经接到了订单,你们伸哈手就能把这个钱赚了,我看哪个要把这个到嘴的肥肉给甩出去。
我晓得大家手里面都没得啥子钱,但是我们有猪肉啊,大家把猪杀了,把猪肉拿出来做腊肉,统一售卖,等钱拿回来了,按照大家出的猪肉多少来分钱。”
村支书面容严肃地在说完这一段后,下面坐着的人有的人满脸兴奋,有的人默默心虚,不等村民提问题,支书又继续说道“我了解过了,现在赵小军同志已经接到有五千斤的订单了,咱们今天开始就得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香肠的味道他们要统一,具体的调料还没定好,那咱们就开始做腊肉,早点做出来,咱们能早点卖出去,早点拿到钱,大家都能过一个富裕的年,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