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xs.com(1 / 1)

熹平四年的庐江郡,暮春的阳光透过周家大宅的雕花窗棂,在青石板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十二岁的周瑜正踮着脚取下顶层的竹简,忽听得院外传来一阵清朗笑声,转头便见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翻墙而入,锦袍上沾着几片桃花。 "公瑾!"少年晃了晃手中酒壶,"城外桃花开得正好,读书哪有踏青有趣!" 来人正是孙坚长子孙策,此刻他发髻微散,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响,透着一股不羁的英气。 周瑜放下竹简,接过酒壶抿了一口,醇厚的酒香在舌尖散开:"伯符,你我习文练武,难道只为踏青饮酒?" 他目光扫过书架上的《春秋》《六韬》,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案几上的青铜兵符模型。 孙策挑眉,大步走到窗边,指着远处青山:"他日我二人必纵横天下!待平定乱世,再同赏这桃花不迟!" 少年的话语带着与生俱来的豪情,惊飞了院角梧桐树上的麻雀。 此后数年,两人每日清晨在庐江书院切磋兵法。 周瑜博闻强记,能将《孙子兵法》倒背如流,讲解时引经据典,连老学官都频频点头;孙策力大无穷,常把石锁举过头顶,校场上的比试总能引得同窗围观看热闹。同窗们戏称他们"一文一武,双璧江东"。 有次学官考校阵法,周瑜在沙盘上推演"八阵图",孙策突然抓起一把石子撒入阵中:"若敌军突袭此处,该当如何?" 两人为此争论至深夜,最后竟在月光下用树枝重新推演了整整三个时辰,露水打湿了衣袍也浑然不觉。 光和五年,周家举家迁往舒县。 临别那日,孙策将祖传的青铜剑赠给周瑜:"此剑名为'惊鸿',剑身刻有二十八星宿图,削铁如泥。 他日你我若分掌兵权,此剑定当饮敌血!"周瑜抚摸着剑身暗纹,郑重道:"伯符放心,公瑾定不负今日之约。" 目送马车远去时,孙策仍站在渡口,直到看不见扬尘才转身离去,手中还紧握着周瑜回赠的兵书竹简。 初平元年,孙坚举义兵讨伐董卓的消息传遍江东。 周瑜闻讯后,立即变卖祖产招募乡勇。 他站在自家老宅的祠堂前,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将周氏祖传的玉佩摘下放入箱中。" 若能助孙将军匡扶汉室,此身何惜。"他对着牌位低语,烛火在他年轻的面容上投下坚毅的阴影。 当他带着五百精锐赶到寿春时,孙坚紧紧握住他的手:"有公瑾相助,大业可期!" 在攻打宛城的战役中,周瑜首次展露军事才华。 他乔装成商贩,深入敌境探查地形,发现敌军粮草囤积在城北山谷。 深夜,他率领三百死士,绕道后山放火。 熊熊火光中,他挥舞长枪冲锋在前,枪尖挑飞敌军的火把,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粮草。 这场奇袭让孙坚大军势如破竹,战后孙坚亲自为周瑜斟酒:"我儿伯符有你这样的挚友,是孙氏之幸!" 初平三年,孙坚意外战死。 噩耗传来时,周瑜正在研读《司马法》,竹简"啪嗒"掉落在地。 他连夜赶往江东,途中暴雨倾盆,马匹累得口吐白沫也未曾停歇。 灵堂前,他看见孙策跪在蒲团上,双眼通红却不肯落泪。 周瑜解下披风披在挚友肩上,低声道:"伯符,你我曾立誓纵横天下,如今正是践诺之时。" 孙策终于崩溃,伏在他肩头痛哭,泪水浸透了他的衣袍。 建安三年,周瑜正式投奔孙策。 在进攻秣陵的战斗中,他与孙策兵分两路,利用夜色发动突袭。 周瑜率领水军封锁长江,截断敌军退路;孙策则率骑兵从陆路包抄。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城头的"孙"字大旗上时,周瑜望着满身血污却神采飞扬的孙策,忽然想起多年前在庐江书院的誓言。 "公瑾,"孙策擦拭着脸上的血迹,将缴获的敌军帅印抛给周瑜,"有你在,我如虎添翼!" 周瑜接住帅印,触手冰凉,却感受到沉甸甸的信任。 当晚庆功宴上,孙策醉醺醺地揽住他肩膀:"待平定江东,我要为你建一座比这更气派的都督府!" 建安十三年,长江两岸战云密布。 周瑜站在柴桑城的点将台上,望着台下三万精锐将士,青铜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江东十二虎臣分立两侧,黄盖的铁鞭、程普的大刀在风中微微晃动。 鲁肃匆匆赶来,手中拿着曹操的劝降信:"操以天子之名,邀主公会猎江东..." "啪!"周瑜一掌拍碎案几,眼中燃起怒火:"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江东子弟岂会屈膝!" 他展开长江舆图,指尖划过赤壁:"此地江面狭窄,曹军战船虽多,却难以施展。 只是..."他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敌军势大,需用奇谋。" 深夜,周瑜在中军大帐反复推演战术。案头堆满了长江水文图、曹军情报,烛泪滴在羊皮卷上凝结成珠。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然,帐外传来更夫梆子声,他推开帐门,只见江面雾气弥漫,月光在浪尖上跳动。 "东南风..."他喃喃自语,脑中灵光乍现。 回帐后,他连夜绘制火攻方略,笔尖在竹简上沙沙作响,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 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议事。 他指着沙盘上的曹军水寨:"曹军战船以铁链相连,看似稳固,实则如困兽。若用火攻..." 话音未落,黄盖已抱拳请命:"末将愿施苦肉计,诈降破敌!" 周瑜凝视着老将布满伤疤的脸庞,缓缓点头:"公覆此去,九死一生。" 决战前夜,周瑜登上战船。 他身着玄色战袍,"惊鸿剑"在腰间寒光闪烁。 江风卷起他的披风,宛如一面燃烧的战旗。 当黄盖的火船冲向敌阵时,周瑜亲自擂响战鼓,鼓声与喊杀声震得江水翻涌。 冲天火光中,他看见曹军战船陷入火海,仿佛当年在宛城点燃的那把燎原之火。 突然,一支流箭擦着耳畔飞过,他却岿然不动,继续指挥战斗,直到确认胜局已定。 赤壁之战后,周瑜并未停下脚步。 他深知,曹操虽败,根基犹在。 建安十四年,他力主征伐益州,试图实现"二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在给孙权的奏章中,他写道:"今曹操新败,益州刘璋暗弱,此天赐良机..." 字迹刚劲有力,透着舍我其谁的霸气。 在江陵城的筹备期间,周瑜每日巡视军营,亲自检查粮草军械。 有次士兵搬运粮草时不慎失火,他二话不说冲进火场,浓烟熏得他涕泪横流,铠甲被火星烫出无数焦痕。 当大火扑灭时,他的铠甲已被熏得漆黑,发丝也烧焦了几缕,却仍笑着安慰受惊的士兵:"没事,都没事。" 然而,长年累月的征战与操劳,早已透支了他的身体。 建安十五年,在进军益州的途中,周瑜旧疾复发。 巴丘的病榻上,他仍心系战事,口述奏章恳请孙权继续北伐。 鲁肃握着笔,看着昔日意气风发的挚友如今形容憔悴,泪水几次模糊了视线。 临终前,他握着鲁肃的手,气若游丝:"子敬...替我...完成...大业..." 最后一眼,他望向北方,仿佛看见当年与孙策在庐江书院的少年时光,看见赤壁江上的冲天火光,看见那个未竟的天下宏图。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他苍白的脸上,宛如神明最后的眷顾。 孙权称帝后,每当提及周瑜,总要叹息:"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而江东的桃花依旧年复一年地开,却再也不见那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玉面将军。 长江水悠悠东去,将他的传奇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化作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不朽诗篇。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中国古代名人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