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朔风卷着碎雪拍打在范府的琉璃瓦上,发出簌簌轻响。 柳清漪拢了拢身上的紫貂披风,领口处暖融融的绒毛扫过下颌,却驱不散她眼底的凝重。 袖中那方紫檀木匣被体温焐得微热,匣内画作上的朱砂蛇影仿佛要穿透宣纸,在她心头盘桓不去。 事关重大,关系到弟弟柳禹琛生死存亡,柳清漪决定亲自去一趟京城。 “夫人,暖炉备好了,装在最外头的行囊里,随时能取。” 贴身丫鬟如意捧着铜手炉过来,见她望着廊下结的冰棱出神,低声补充道,“厨房温着姜枣茶,您要不要先喝一碗再走?” 柳清漪回过神,接过手炉揣进袖中,指尖触到炉壁的温热,才缓缓道:“让小六把车帘换成厚棉的,再备两床驼毛褥子。” 正吩咐着,院外突然传来马匹嘶鸣。 范京墨掀着风雪冲进来,玄色锦袍外罩了件玄狐斗篷,兜帽滑落时露出额前被冻得发红的碎发。 他将背上的包袱往马鞍上一扔,包袱里露出半截精铁打造的短鞭,显然是早有准备。 “母亲!”他声音里带着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跟您去京城,路上若遇着那不开眼的宵小之辈,儿子这身功夫正好派上用场。” 柳清漪看着他冻得发红的鼻尖,想着他有游历的经历,能吃苦便应允了。 她抬手替他拢了拢斗篷系带,指尖触到他颈间温热的皮肤:“京中不比乡野,说话行事都要谨慎。” 话虽如此,眼底却漾起几分暖意——这孩子,终究是长大了。 范京墨用力点头,挺直的脊梁在风雪里像株倔强的青松:“儿子晓得,定不给母亲惹麻烦。” 车夫小六正赶着马车往门前挪,车轱辘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声,忽然听得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 王姨娘披着件藕荷色夹袄追出来,鬓边的珠花在风雪里微微颤动,脸上又是歉意又是焦急:“夫人,实在对不住,清玥这孩子……” 话音未落,范清玥从她身后钻出来,身上穿的水红棉裙在白雪映衬下格外扎眼。 她仰着小脸,冻得通红的鼻尖下还挂着点鼻涕,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极了揣着心事的小兽:“我要去京城!” 柳清漪挑眉看她,这孩子心气高,一心想嫁给贵人。 想到这里,她笑着招手让范清玥过来:“去京城要差不多要坐半个月马车,路颠得很,每日天不亮就得起身,你吃得消?” 范清玥没想到这么容易达成目的,眼睛倏地睁大,冻得发紫的嘴唇抿了抿,用力点头:“我能!我每日都能起得比鸡早!” 王姨娘在一旁松了口气,眼圈却红了,伸手替女儿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到了京城要听夫人的话,别任性……” 话没说完,喉头便哽住了。 柳清漪掀开车帘时,范清玥正踮着脚往车窗上哈气,在结了薄霜的玻璃上画小老虎。 范京墨已在对面坐下,正把短鞭塞进靴筒,见她进来,忙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腾出位置。 马车碾过门槛时轻轻一晃,柳清漪掀帘回望,见王姨娘还站在风雪里,瘦小的身影像株被冻蔫的芦苇。 车辙渐渐远去,将那抹藕荷色远远抛在身后,最终缩成雪地里一个模糊的点。 车轮碾过冻土的声响单调而规律,车厢里渐渐静下来。 范京墨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睫毛上还沾着雪粒; 范清玥乖巧抱着个暖手炉缩在角落,脸颊贴在毛茸茸的炉套上,呼吸渐渐匀长。 车内安静下来后,柳清漪突然察觉车内气氛有些奇怪,似乎多了一个陌生人的气息,这是一种说不上来的直觉。 她拢了拢披风,目光缓缓扫过车厢。 角落里堆着几个木箱,有装衣物的,有盛干粮的,最末那个被厚毛毡裹着的箱子格外惹眼。 那是小六特意备的木炭箱,说是北地天寒,夜里停车时烧炭取暖用的。 箱子上盖着些毛毡,边缘隐隐露出些稻草,若真要藏人,这箱子大小正合适。 她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茶盖碰到杯沿发出轻响。 车外的风雪似乎更紧了,呜咽着像谁在暗处低泣。 她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敲击,心里已转过数种念头——是谁藏了人?是冲着她来的,还是冲着那幅画?喜欢育儿师天降,携26子共谱华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育儿师天降,携26子共谱华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