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以混为途 > 第133章 公益新玩法,从一碗饭开始

第133章 公益新玩法,从一碗饭开始(1 / 1)

那条匿名信息像一根针,猝不及防地扎进我心口,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信息内容很短,却字字诛心,无非是些捕风捉影的诽谤,暗示我卢宇如今的一切不过是钻了空子,走了狗屎运。 我盯着手机屏幕,那几个字仿佛活了过来,在我眼前跳动,嘲笑着我的努力和付出。 一股无名火从脚底板直冲脑门,但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被这种见不得光的伎俩吓退? 那不是我卢宇的风格。 “我想去做公益。”晚上,我对唐悦说出这个决定时,她正窝在沙发上看财经新闻。 她闻言,放下手中的平板,眼神里没有丝毫惊讶,反而带着一丝了然。 “我支持你。”唐悦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而坚定,“这些年你太累了,换个跑道,或许能找到新的价值。社区那边我有些资源,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你联系。” 我心中一暖。 唐悦总是这样,无条件地信任我,支持我。 有她这句话,我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我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开始真正沉下心来走访各个社区。 唐悦确实帮了大忙,她的人脉让我顺利地对接上了好几个街道的负责人。 我跟着社工,一家家地看,一个个地聊。 看到的越多,心里就越沉重。 在一个老旧的居民区,我遇到一位独居的张奶奶。 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 老人行动不便,每天的午饭就是早上剩下的白粥配点咸菜。 她的眼神浑浊,布满了生活的沧桑,却在提起远方的孙子时,会闪过一丝微弱的光。 在另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我看到一群留守儿童。 父母为了生计远赴他乡,他们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午饭时间,几个孩子围坐在一张小破桌旁,碗里是简单的米饭和一小碟青菜,肉是奢侈品。 他们的脸上,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早熟和对外界的警惕。 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像两块巨石压在我心头。 他们最基本的一日三餐,竟然成了如此沉重的问题。 企业捐款捐物固然能解一时之急,但如何才能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让他们能吃上热乎、有营养的饭菜?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建立“共享厨房”。 我的设想是,由我的企业提供稳定的食材采购资金和部分厨具设备,招募社会志愿者轮流负责做饭,社区则负责组织协调,将做好的饭菜分发给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 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程度地节省运营成本,还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让公益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事业。 我越想越觉得这个模式可行,它既有温度,又有效率。 我连夜将这个想法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方案,甚至还预估了初期投入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带着这份倾注了我诸多心血的方案,我找到了在公益圈德高望重的赵老。 赵老做了几十年慈善,经验丰富,人脉广博,如果能得到他的认可和支持,我的“共享厨房”计划无疑能少走很多弯路。 赵老的办公室古朴而简单,墙上挂满了各种表彰锦旗和活动照片。 他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翻阅着我的方案,眉头却越皱越紧。 终于,他放下方案,抬头看我,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怀疑。 “卢宇是吧?我听说过你,搞高科技的那个。”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 我点点头,谦逊地等待着他的评价。 “哼,”赵老忽然冷笑一声,“怎么?科技圈不好混了,想转行到公益圈来镀金?”他的话像一把锥子,直戳我的痛处。 “你以为做公益是小孩子过家家?拍脑袋想个点子就能成的?” 我强压下心头的不快,解释道:“赵老,我不是一时兴起。我是真心想为这些老人和孩子做点实事。” “实事?”赵老嗤之以鼻,“你这种‘共享厨房’的搞法,花里胡哨的,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做公益,讲究的是踏踏实实,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直接捐赠物资,米面粮油送到他们手上,这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你倒好,还要建厨房,还要招志愿者,这中间得浪费多少资源?万一管理不善,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谁来负责?” 赵老越说越激动,他指着我的方案:“年轻人,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捐点钱物,别搞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公益不是让你来试错的!”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我能理解他的谨慎,毕竟他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见过太多虎头蛇尾的公益项目。 但他的武断和嘲讽,还是让我感到一阵憋闷。 我精心设计的模式,在他看来竟是一文不值。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赵老锐利的目光紧盯着我,似乎在等我认错,或者知难而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握了握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我知道,此刻任何语言上的争辩都是苍白的。 我叫卢宇。 唐悦那丫头,总能给我惊喜。 那天我刚从试点社区忙活完,汗流浃背地查看第二天的食材采购单,手机就震个不停。 点开一看,是唐悦发来的短视频链接,还有一串龇牙咧嘴的得意表情。 视频不长,剪辑得却很用心。 镜头有些晃,应该是她偷拍的,记录了我给几个探头探脑的孩子往碗里添菜,又弯腰跟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解释今天菜色的场景。 背景音是社区厨房里老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以及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最画龙点睛的是那行字幕:“他不是有钱了才做善事,他是做善事才更有钱。” 我咧嘴笑了。这丫头,总能说到点子上。 这条视频,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点赞、评论、转发,数据蹭蹭往上涨。 很多评论都在说,这才是公益该有的样子,接地气,暖人心。 也有人开始打听“共享厨房”的具体位置,表示想来做志愿者,或者单纯来“蹭饭”。 我没想到,赵老和孙监管员也看到了这条视频。 几天后,赵老特意又来了一趟社区。 这次他没板着脸,而是饶有兴致地看我们新招募的志愿者们熟练地择菜、洗菜,看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开饭。 午饭时,他跟老人们坐在一桌,吃得津津有味。 临走时,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里多了几分我从未见过的柔和:“小卢啊,你这个事,干得不错。后续有什么需要支持的,跟我说。” 这话的分量,我懂。 孙监管员那边,则直接打来了电话。 电话里,他的语气不再是公事公办的审慎,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卢宇,你们那个‘共享厨房’的视频,我看了。你提交的补充材料,关于资金的进一步细化使用和风险预估,我也研究过了。账目清晰,考虑周全。你们这种模式,确实有新意,也解决了实际问题。”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之前批给你们的试点资金,是基于对你个人和初步方案的信任。现在看来,这个信任没有错付。后续如果需要扩大试点,或者有新的资金需求,可以提前报备,我们会优先考虑。” 这是破天荒的。 我知道,孙监管员一向以严谨着称,对任何带有“创新”标签的公益项目都格外谨慎。 能得到他这样的肯定,比拿到多少资金都让我更有底气。 唐悦的视频,无疑给我们这个刚刚起步的项目,添了一把最旺的火。 社区厨房的热闹程度与日俱增。 不仅是老人,一些独自居住的年轻人、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甚至一些对我们模式好奇的“网红”,都开始光顾。 志愿者团队也迅速壮大,有退休的厨师,有放学的大学生,还有附近热心的居民。 大家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唐悦更是成了我们义务的“宣传大使”,隔三差五就拍些小视频,记录厨房的日常。 她的镜头下,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真实的温暖和质朴的快乐。 每一条视频下面,都有无数网友留言,询问如何参与,如何支持。 “共享厨房”的口碑,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一些本地的生鲜供应商主动联系我们,愿意以成本价提供食材。 甚至有几家餐饮企业,也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指导和部分闲置设备。 我把这些进展一一记录下来,不断完善我们的运营手册和财务报表。 每一笔收入,每一项支出,都清清楚楚。 我坚信,透明是信任的基石,尤其是在公益领域。 一切都太顺利了,顺利得让我心里反而有点不踏实。 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让人屏息的期待,但也夹杂着一丝莫名的躁动。 就在共享厨房的口碑和影响力蒸蒸日上,我们开始着手准备扩大试点范围,把更多社区纳入进来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像一盆冰水,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阳光特别好,我正和唐悦商量着下一阶段的宣传侧重点,想让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知道我们。 我的私人邮箱里,突然跳出了一封新邮件。 发件人的地址很陌生,是一串无意义的乱码。 邮件标题只有四个字,却让我心头猛地一沉——“情况反映”。 我点开邮件的手,微微有些抖。直觉告诉我,麻烦来了。喜欢以混为途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以混为途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情劫 致死迷恋 快穿之娇软美人别太爱 分手后,才发现她闺蜜更香 西游成仙后:我在天庭搞事业 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 邪凤逆天:轻狂召唤师 难忘的1960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我在古代养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