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又看向雄霸: "霸儿,你的'霸道'参悟得如何了?" 雄霸沉声道: "孩儿近日执掌皇朝,愈发觉得'霸道'并非一味强横,而是要有'势'。正如父亲所言,真正的霸道是让人心甘情愿臣服。" 独孤信点头: "不错。霸道不是欺凌弱小,而是制定规则,让天下人不得不按你的规则行事。" 他抬手一挥,虚空中浮现一条奔腾的大河。 "你看这河水,看似自由奔流,实则受河道约束。真正的霸道,便是做那'河道',让万民如水流般顺你而行,却又不觉束缚。" 雄霸若有所思: "所以霸道需有'人道'相辅?" "正是。" 独孤信赞许道, "你执掌皇朝多年,深知民心所向。霸道若无民心支撑,便是无根之木,终将倾覆。" 他指向远处的皇宫: "皇朝律法、官员任免、民生福祉。这些看似与修行无关,实则都是'人道'的体现。你以霸道统御,以人道滋养,方能长治久安。" 独孤信抬手拂过虚空浮现的大河虚影,粼粼波光映得他白发泛起细碎银芒。 "人道与霸道,恰似河道与流水。" 他屈指轻弹,河水骤然分出支流,蜿蜒渗入荒芜之地, "你看这支流,若强行截断,水流必泛滥成灾;但若顺势疏导,便能润泽千里。" 雄霸望着那道逐渐变得丰沛的支流,忽然想起皇朝新颁的《青苗法》。 以往每逢灾年,地方豪族常以高利贷盘剥农户,导致流民四起。 如今朝廷设立义仓,以低息贷粮于民,秋收后再行偿还。 此法推行半年,各州府粮仓储量不减反增,百姓交口称赞。 此刻想来,这不正是将"霸道"的政令推行与人道的民生关怀相融合? "人道是霸道的根基。" 独孤信手掌翻转,大河虚影化作万千民众耕作、商旅往来的图景, "你看这些凡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渺小,却如江河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朝每次变法革新,都需顺应民心所向。" 独孤信指尖划过画面中一座新建的书院, "就像铃铛推行的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垄断仕途的陈规,让寒门子弟亦有出头之日。这不仅是革除弊政,更是在为皇朝吸纳新鲜血液,加固霸道的根基。"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暗卫飞身掠上摘星楼,呈上一封密函。 雄霸展开一看,面色瞬间凝重: "西北三州突降暴雪,流民正往中都方向迁徙,沿途已有哄抢粮仓的乱象。" 独孤信神色未变,反而抬手示意暗卫退下: "霸儿,这便是考验你能否将霸道与人道融会贯通的时机。若以雷霆手段镇压流民,虽能平息一时之乱,却失了民心;但若放任不管,又会动摇皇朝根基。" "救灾如治水,堵不如疏。" 雄霸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决然: "儿臣明白了!" 他立刻招来文书,口述三道政令: 其一,开独孤城四门,设立粥棚赈济流民; 其二,征调工部工匠,在城郊搭建临时住所; 其三,以皇朝名义招募流民,许以工代赈,参与修缮城墙与官道。 独孤信看着儿子雷厉风行的模样,颔首笑道: "这三道政令,既有霸道的果断,又含人道的慈悲。以开仓放粮安抚民心,是示之以柔;以工代赈将流民转化为劳动力,是施之以利;修缮城墙增强城防,则是立之以威。刚柔并济,方能将危机化为转机。" 几日后,独孤城城外出现了奇特的景象: 数千流民在官府组织下有序劳作,他们领取工钱与口粮,眼中不再是绝望,而是燃起对新生活的希望。 更有能工巧匠在劳作中崭露头角,被工部破格录用。 此事传开后,其他州府的百姓纷纷称赞皇朝仁德,就连修仙门派,也暗中派人打探虚实。 然而,危机并未完全解除。 正当雄霸以为西北流民之事将告一段落时,南方商路传来急报: 海盗勾结当地豪强,垄断海盐贸易,导致盐价暴涨,民怨沸腾。 "这背后怕是有修仙势力插手。" 雄霸捏碎手中密函, "普通海盗怎敢与皇朝作对?" 独孤信轻抚胡须,目光深邃: "你看这海盐之争,表面是民生问题,实则是各方势力对皇朝权威的试探。若处理不当,不仅南方百姓离心,西边修仙门派也会趁机发难。" 他在舆图上南方海域处画了个圈, "还记得我教你的'势'字诀吗?真正的霸道,是让对手不知不觉落入你的局中。" 三日后,皇朝突然宣布开放海上贸易,设立市舶司,允许民间商船出海。 同时,朝廷暗中资助几支商队,配备由"镇妖司"训练的武卒护航。 这些商队绕过海盗盘踞的海域,从其他港口购入海盐,以平价售往各地。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短短月余,海盐价格暴跌,垄断海盐的豪强损失惨重,海盗失去靠山后,也被朝廷水师一举剿灭。 "这招'以商止战',妙就妙在顺应了人道。" 独孤信看着南方传来的捷报,欣慰道, "你没有直接派兵镇压,而是通过开放商路、扶持民间力量,既解决了民生问题,又削弱了对手。这便是霸道与人道的完美结合。以规则为河道,以利益为水流,让天下万民自愿顺着你开辟的道路前行。" 随着时间推移,皇朝在雄霸的治理下愈发强盛。 他不仅完善了科举制度,让更多寒门子弟进入朝堂; 还在各州府设立"惠民堂",为百姓免费诊治疾病。 暮色渐浓,独孤城皇宫内烛火渐次亮起。 独孤信抬手轻挥,案上舆图无风自动,密密麻麻的城池、山脉与河流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若皇朝命脉在纸面流淌。 "人道如水,霸道如渠。" "就说这赈灾之事。" 独孤信对雄霸说道, "若仅凭霸道强征豪族钱粮,虽能解一时之急,却易激起民怨;若全靠仁义感化,又恐缓不济急。唯有以霸道立威,强令各地官员三日内呈报灾情,违者严惩;再以人道怀柔,开放皇家灵田灌溉,许灾民以工代赈。如此刚柔并济,方能既保民生,又立皇威。" 话音未落,窗外忽起一阵罡风,将案上文案吹得哗哗作响。 独孤信抬手凌空一抓,一道紫色雷光自天际劈落,却在触及楼宇前化作点点星光消散。 "你看,雷霆虽暴,若用之有度,亦能照亮长夜。" 独孤信转身从墙上取下"霸者之剑",剑柄处缠绕的金丝在烛光下泛着冷芒, "此剑出鞘,当斩奸佞、断乱局,但更重要的,是守护身后万家灯火。" "人道的精妙,在于体察民心。" 独孤信将剑归鞘,声音低沉如钟, "就像铃铛推行的新政,开科取士看似是给寒门子弟机会,实则是将天下英才纳入皇朝体系,让万民看到上升之途;减免农税并非单纯让利,而是让百姓休养生息,增强国力。这些举措,皆是在'河道'中注入活水,让万民自愿顺流而行。" 雄霸沉思良久,目光落在舆图最边缘的海岛。 那里聚居着以渔猎为生的鲛人部落,向来不服皇朝管束。 若依从前,他定会挥军踏平,以霸道立威; 但此刻,他却想到了另一条路。 开放沿海商路,许鲛人以珍珠换取皇朝的灵米铁器,再派能工巧匠教授他们建造避风港。 如此,既无需大动干戈,又能将鲛人纳入皇朝势力范围。 "父亲," 雄霸抬起头,眼中再无往日的杀伐之气, "孩儿明白了。霸道是骨架,撑起皇朝的威严;人道是血肉,赋予皇朝生机。就像这摘星楼,若无坚实梁柱,便经不起风雨;若无雕梁画栋,亦失了气度。" 独孤信欣慰点头,抬手招来一缕夜风,将案上烛火吹得明明灭灭。 "记住,真正的霸道,是让天下人相信,你制定的规则,就是天道。" 独孤信望向窗外渐亮的星空,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 "而这规则,须得符合人心,顺应天理。如此,方能成就万代基业。"喜欢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