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小时过后。 通勤船经过两次超光速跃迁,总算抵达了目的地。 这期间,除了和赵华去通勤船的餐厅小聚了一顿以外,沈长冬一直待在房间休息。 民用通讯功能恢复使用以后,沈长冬一直用个人终端浏览着入伍以来的外界信息。 虽说在军营里也有着获取外部信息的手段,可由于信息审查一类的原因,军营里能获取的信息总是要滞后那么一段时间。 在沈长冬入伍的这半年来,新伊甸的星际形势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伊甸宇宙的西南方向,第八次西南统一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可除了让一众星际军火贸易集团赚的盆满钵满以外,西南诸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统一西南星域的实力。 战火导致大量的难民一窝蜂的涌入了东南联合体,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联合体执政官已经宣布边境戒严,“保证联合体民众的生活水平与人身安全不受到外来难民的影响”。 这一决定不出意料的遭到了反对派的反对。 众多群体在反对派的支持下,开始打着“难民的命也是命”的口号,呼吁执政官下台。反对联合一体化的势力也开始借机抬头,将东南联合体的内部搞得一团乱麻。 在新伊甸宇宙的西北方,“黑域风暴”在经过数个世纪的沉寂后,再次卷土重来。 新伊甸联合体已经将“黑域风暴”宣布为紧急事态,呼吁新伊甸诸国放下彼此间的争端,共同应对这一紧急事态。可除了西北方的几个利益相关的大国外,并没有多少国家将新伊甸联合体的呼吁当回事。 而在新伊甸宇宙的东北,“赛利亚共和国与柯林斯帝国即将全面开战”,已经成了当下最热门的星际新闻。 沈长冬又浏览起了KH15-3战役爆发以来的国内新闻。 最高议会已经通过了局部动员法案,共和国沉寂了八十多年的全面战争体系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启动。 近几年的退伍士兵被全部召回。 大量的二线部队集体换装新一代装备。 尘封在宇宙深空的战舰被重新启动,各大军用船坞生产线全开,24小时不停地生产各种型号的战舰。 就连一向松散的行星防卫军,也罕见的“认真”了起来。 所有防卫军士兵都被要求禁止离开军营,以往的4小时训练时间也被延长到了8小时。所有“重点行星”的行星防卫设施已经被全面启动,时刻应对柯林斯帝国随时都可能到来的登陆作战。 沈长冬试图在国内新闻里找到KH15-3战役的最新进展。 可令人遗憾的是,他最终只找到了一句话: “位于KH15-3上的军事冲突仍在进行中。” 或许是前线新闻管制的原因,位于风暴最中心的KH15-3就像是一个黑洞。 所有媒体都对那里的情况闭口不谈。 如果不是刚刚从那里归来,仅凭新闻里描述的情况来看,沈长冬甚至很难想象,KH15-3上正进行着一场兵力投入超过上千万人的大规模会战。 当真是“新闻字数越少,实际情况越严重了。” 一口气浏览完这段时间的国内外新闻,沈长冬躺在单人宿舍的大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 结果不出意外,再一次被噩梦惊醒。 也许正如陈静静所说,他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只要他一进入梦乡,保准能梦到铺天盖地的无人机。 尤其是无人机高速飞行时的嗡鸣声,每次只要他在梦里听到这个声音,保准会被瞬间惊醒,顺便还吓出一身冷汗。 等回到巨神星以后,真的需要好好治疗一下了。 不然没等他在战场上阵亡,就会先一步死于睡眠不足带来的后遗症。 在通勤船即将进行最后一次跃迁前的数个小时里,睡不着觉的沈长冬拿起个人终端,看起了各种番剧。 在军营里“与世隔绝”的这半年也是有好处的。 至少他不用苦苦等待各种番剧更新了。 在这几个小时里,他一口气看完了这半年积攒下来的番剧,感觉就像是便秘的病人一下子“一泻千里”般舒爽。 就在他沉迷看番时,通勤船的超光速跃迁引擎冷却完毕。 在他浑然不觉的情况下,通勤船进行了第二次超光速跃迁,瞬息间抵达了巨神星的恒星重力井内。 直到房间的广播里响起了“即将抵达目的地”的提示,沈长冬才猛地意识到,自己到家了。 又进行了一次亚光速跃迁以后,通勤船缓缓驶入了巨神星的太空港。 顺着离舰的人群,沈长冬背着背包,沿着对接廊道步行走进了太空港。 透过廊道的透明玻璃,沈长冬一边向前走着,一边看着故乡的太空港。 与旅游业发达的晨海星不同,巨神星的太空港一眼看上去,就充满了重工业的厚重。 广袤的虚空中,它那庞大的身躯就静静的漂浮在那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巨大的金属结构和厚重的装甲外壳构成了它的主体。 环绕着太空港,各种大型深空驳船忙碌地运输着货物,一箱箱物资被精确地装卸到停泊的飞船上。放眼望去,漆黑的宇宙中到处都是深空驳船引擎发出的光芒。 巨神星以重工业闻名。因此这座太空港承担的职责,更类似于“货运港口”。 行星深层矿物挖掘。 深空小行星带开采。 行星与深空合金冶炼。 民用与军用舰船建造…… 这些都是巨神星最发达的行业。 毫不夸张的说,巨神星超过五成以上的人口,都在以上几种行业里工作。 沈长冬的父母在遇难前,就是深层矿场的技术工程师。 按照父母的意愿,沈长冬将来也应该前往巨神星工业大学就读,成为一名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 可他偏偏对历史情有独钟,对父母的安排并不太感兴趣。 如果没有那场“大矿难”,此时的他应该不顾父母的阻挠,成为中枢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了。 可惜啊。 人生没有如果。 “接下来什么安排?” 太空港内,沈长冬与赵华了聚到了一块。二人并排向着转运区走去时,赵华问了一句。 “先去看我妹妹,然后再去看看我那倒霉弟弟……之后就打算在家里待着。你呢?” 沈长冬反问道。 “我倒是简单点。去纪念堂看望一下父母,然后去弧光星玩几天……施耐德上尉的老家就在那里,他之前邀请我去玩几天。” “那在你出发前,咱们找几个老朋友聚一聚?” 沈长冬提议道。 他们之前的朋友基本都在巨神星本地念的大学。眼下机会难得,正好把几个老朋友叫出来聚一聚。 “可以……时间那边,就交给你来安排?” “包在我身上。” 沈长冬拍了拍胸膛。 二人在太空港的转运区分别。 赵华要先回南半球的家里,而沈长冬则要去北半球。 两人随即坐上了不同的穿梭机。 与在晨海星乘坐的“运输者III”型穿梭机不同,沈长冬这次乘坐的,是一架小型穿梭机,无论是功能还是内部布局,都类似于地面上的出租车。 通过一条铺设在地面上的输送带,所有穿梭机排成一字长队,有序载客。 只有前一架穿梭机客满以后,输送带才会推动下一架穿梭机上前,进入载客平台。 沈长冬将背包抱在身前,一屁股坐进了穿梭机的“副驾驶”位置上。 穿梭机的驾驶员是一名中年、秃顶、肚子严重发福的大叔。 沈长冬坐进来以前,大叔正叼着一根“巨神星人”香烟,一边吞云吐雾,一边从机载广播里听着边境局势的最新消息。 见到有乘客坐进来,大叔连忙将还剩半截的香烟按进了中控台上的烟灰缸里,然后启动了机舱内的排风系统。 “您好,星运集团巨神星公司号司机,很高兴为您服务。请系好安全带,说明目的地。” 大叔整了整白色制服的衣领,习惯性的说道。 “您好,去127中学。” 沈长冬说明了目的地,扣好了安全带。 随着一道白光晃过,位于座椅前方的识别器立刻识别了他的身份信息。 “127中学。” 身份信息识别完成以后,大叔在中控台上输入了目的地,然后按下了座椅上方的按钮,启动了离港程序。 这种小型穿梭机基本上都是全电推进。在能源极大富裕的当下,电力基本就是不要钱的代名词。像这种小型穿梭机,根本就不用考虑“燃油费”的问题。 星运集团属于半官方性质,是共和国规模最大、也是业务范围覆盖最广的民用运输集团。 像大叔这样“司机”,一般都是租赁星运集团的穿梭机,然后遵从集团的章程为乘客服务。 只要司机拥有服役经历,租赁穿梭机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很多行星,司机租赁相应载具的费用甚至只需要一年1200伊甸币——几乎跟白送一样。 这也算是某种变相的军备税。 很多社会福利,都只向有服役经历的人开放。 根据服役兵种的不同,福利待遇的等级也有所不同。 沈长冬所属的机动步兵,就属于待遇中最高的那一档。 只要他出行,星环集团下属的所有交通载具,都将对他免费开放。 在大叔启动离港程序以后,穿梭机所在的地面缓缓“塌陷”了下去——那是载客平台正在缓缓下降。 沈长冬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漆黑的隧道。 大叔推动左手侧的节流阀,操纵穿梭机缓缓驶离了载客平台,进入了隧道。 驶进隧道的瞬间,沈长冬似乎听到了“咔哒”一声脆响。 如果是赵华坐在这里,他会发现这套流程基本就是“小游民”号起飞舰载机的标准流程。 那阵“咔哒”声,代表这架穿梭机已经进入了电磁加速轨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道巨大的挡板从穿梭机的后方降下,将整条隧道密封了起来。随着几台大功率抽风机的全速运行,隧道在短短半分钟的时间里就被抽成了真空。 隧道的尽头出现了隐约的光芒。 与此同时,一圈圈指引灯在隧道里亮起。 大叔娴熟的推动节流阀。 穿梭机的机身震颤起来,下一秒,沈长冬就感到了强烈的推背感。 隧道里的指引灯在沈长冬的视野中连成一条直线。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穿梭机便已经离开了“隧道”,进入到了无尽的太空中。 “陆军?” 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沈长冬略有些惊慌的神色后,大叔淡淡的问了一句。 “对,机动步兵。” 沈长冬的脸色略有些煞白。 “不应该啊。跟你们坐在空投舱里轨道空降相比,这点加速度不应该是小巫见大巫吗?” 大叔打趣的说道。 “不一样,我现在没穿动力甲。” 沈长冬脸色煞白的解释道。 在空投舱里时,由于动力甲的保护,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推背感。 “我明白了。” 大叔笑着说道:“那我接下来的动作轻柔点。” 进入宇宙空间以后,穿梭机的机载电脑按照提前输入的地址,自动设计好了接下来的航线。大叔扫了一眼系统自动计算出来的航线,又手动在中控台上操作了一阵。 原本就已经很平缓的轨道变得更加的平缓。这样在进入大气层时,乘客的体验能够更加的舒适。 就在此时,另一架穿梭机拖着耀眼的尾焰,极速从他们右侧30飞过。按照对方的飞行轨迹来看,目的地应该是巨神星的南半球。 “看,那架穿梭机上的乘客,肯定是个飞行员。” 大叔幽幽的说道。 “您为什么这么肯定?” 沈长冬有些不解的问道。 “因为按照那种飞法,上面的乘客如果不是飞行员的话,司机肯定会收到投诉的。只有确认乘客是同行时,我们才会这么飞,那样能节省相当一部分时间。” 大叔耐心的解释道。 “同行?您以前也是飞行员?” 沈长冬终于抓住了关键点。 大叔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自己过去的身份。 “十年前退伍的。之前开的是星光23,专门在战场上支援你们这些倒霉的机动步兵。愿意的话,你可以叫我一声班长。”喜欢星战:战斗在新伊甸星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星战:战斗在新伊甸星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