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来做决策,应该会选择带领族人,进行反抗吧” “不过,既然目前的山之民只愿避让的话...” “我会先放任战争打响,等他们因外敌入侵遭受苦痛后,再引导这种子发芽” 若心中毫无反抗的心思。 那就算吉奥刻勒斯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统率民心,聚拢起族人。 既然如此,就先让族人知道何为痛苦,何为战争。 仇恨是点燃斗志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这是格涅乌斯·庞培,面对这难题,所给出的解答。 庞培曾经提出过一个军事理论,同时也是政治理论。 【军事上的地位与政治权力的地位,呈直接相关的态势】 用军事胜利来获得政治权力上的地位,然后再利用政治权力反哺军事上的力量。 简而言之,格涅乌斯·庞培认为【一个成功的军事将领,同时还必须是个老练的政治家】 而挑动人心,把握人性,便是政治家的被动技能。 “万敌刚刚提过,山之民还是以部落的方式生活,执政者也是以部落长老为主” “这意味着,他们大多是以家族血脉为联系的” “那么家人的死亡,便是令山之民燃起反抗意志的最简单方法” 庞培站在第三者的视角,用这种冷酷的目光思考起问题的答案。 毕竟是置身事外,就像人们玩策略游戏时一样,下决定时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冷酷。 但同时,庞培也很清楚。 用这种方式点燃的怒火,极其容易失控,最终或许会无法熄灭。 就像是行走在独木桥上,稍有不慎就会偏移道路,从反抗者变为施暴者。 ..... 而有庞培这样试图挑动山之民反抗意志的,自然也有选择继续退让,或者独自逃生的。 ------ 但故事中的主角【吉奥刻勒斯】,却选择另一条众人都未曾想过的道路。 【摧毁故乡,令族人不得不逃亡】 “两全其美的方法...这正是你和我之间的天真想法”,万敌摇了摇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抉择。 但当我面对悬锋人的未来时,不也是一样天真。 呵呵,万敌自嘲的笑了笑,随后讲述起吉奥刻勒斯的选择。 “吉奥刻勒斯盗走了山之民所囤积的宝石,换回了大量火药。然后他趁着夜色,将整座山岳付之一炬” “他用这种方式,逼迫不愿改变的族人做出了改变” 说到这里,万敌的眼神忽地闪烁了几下。 “也就是在那一天起,山之民离开了世居的山脉,见识了外面的天地,汇入文明的大河” “我不知该如何去评价吉奥刻勒斯的行为.....”,面对这故事的走向,白厄停顿了些许时间,“但是...” “但是山之民被悬锋人狩猎,沦为了奴族。你大可放心的说出来,我不会为这段历史粉饰” 万敌接过了白厄没有说出的话,同时也是悬锋一族那血腥的历史。 所以说悬锋人被奥赫玛人排挤,还真不能全算奥赫玛人的错。 翁法罗斯人都会惧怕这种【崇尚纷争的战斗民族】,因为他们都挨过悬锋人的拳头。 “吉奥刻勒斯的行为,是好是坏,只能由后人去评价了。不过,他依然被冠以【开山者】之名” 因为——【他做出了行动,用自己的双手刻下了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车轮】 那晚燃起的大火,将束缚在山之民脖颈上的枷锁——【传统】,燃烧的一干二净。 同时,这场火还将挥舞着鞭子,驱赶着每一个山之民,去直面那时代的洪流。 【要么在前进中牺牲,要么在退让中死亡】 ----- 当吉奥刻勒斯的故事被万敌讲述后。 一时间,天幕外的人们,有些不知该如何去评价他。 从结果上来看,山之民从部落聚居,整日挖矿、采集的生活中变化。 他们并入了城邦,融入了翁法罗斯,成为随处可见的身影。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遭受到外界的猎杀,奴役。 乃至于被悬锋人压迫,沦为了奴族。 直到哈托努斯以打造【封印神性的剑皿】为交换,换得了山之民的自由。 这无疑是件好事,吉奥刻勒斯是个被人颂赞的英雄——后时代的山之民们如此评价道。 这无疑是件坏事,吉奥刻勒斯是个遭人唾弃的罪人——前时代的山之民们如此评价道。 “嗯...吉奥刻勒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点燃大火逼迫族人迎接变革的举措是否正确...” “或许,只有山之民们有资格去评价吧” 雅典城内,苏格拉底握着一枚刚采摘的苹果,做沉思状看向天幕。 某种意义上,吉奥刻勒斯、万敌以及苏格拉底。 他们三人的处境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努力为族人推动变革的人。 都希望让山之民,悬锋人,雅典人改变那过时且迂腐的思想。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吉奥刻勒斯通过一把大火,点燃了山之民对于外界的好奇” “万敌似乎也打算模仿他的行为...或许万敌正打算继承纷争火种,用神明的身份去强推变革吧” “那我呢...我该如何去改变那数之不清的雅典...不,希腊人呢?” 苏格拉底陷入了沉思。 正如之前所讲的,苏格拉底对于军事,政治,宗教都有所涉及。 他一直以来做的,都是通过教育(不是耳提面命)的方式,去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 传播学说,教育弟子。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 诘问法。 这是苏格拉底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因为苏格拉底认为【认知到自己的无知便是获取智慧的开端】 所以他喜欢用诘问的方式,去引导他人产生思考,进而知晓自己的无知。 他称自己是个【助产婆】,通过这种方式去帮助人们生产出【智慧】 “但这种方式,似乎有些缓慢...或者说,不够” “他们称我是败坏青年,令青年人不尊神明,不知礼教” “或许...我也可以模仿吉奥刻勒斯的行为,点燃一把大火” 一把足以燃烧整个希腊的,以人们迂腐思想为燃料的大火。 死亡,在不公的审判中投身死亡。 或许是一种巧合吧。 从万敌口中得知了有关【开山者】吉奥刻勒斯的故事后,苏格拉底和原本历史上的自己产生了一种共鸣。 那是命运的回响,在促使两人走向同一结局。 以自身的死亡,在青年的思想中燃起大火。喜欢星穹铁道:当古人遇见星神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星穹铁道:当古人遇见星神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