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鱼就杀了加进去,一会儿煮酸菜鱼吃。
等到开饭的时候,不用叫,那四个人一起回来了。
今天都没有谈公事,就是联络感情。
袁伯伯吃着他们俩亲手做的菜十分满意,“这手艺真的是很不错啊,于朵一看就很能干。”
于朵笑笑,“也是临阵磨枪,不快一光。”
六菜一汤,幸亏备菜的时候有嘉慧姐,做的时候也有顾朝暮。
不然,让她一个人做,她很久没这么劳动过了。
席间很自然就说起了顾老爷子,袁伯伯对顾朝暮道:“你小子不错!那么小主动选择去农场陪首长。”
“其实爷爷在农场待得不难受,不去考虑外在因素的话。”
顾大姑点头,“老爷子本来就农村出身,让他干农活其实没什么的。主要就是看到一些乱象心头着急吧。”
那种情况下,还能有小暮在膝下承欢,自然是极好的。
袁伯伯也道:“以前在延安,首长也开荒种地来着。那年月,人人都要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于朵道:“南泥湾么?”
这一茬她知道,从小歌里头唱的。
袁伯伯道:“南泥湾只是当时受表彰的一个代表。那会儿被封锁,延安那一片又穷,只能开展大生产运动。那会儿甚至都允许部队经商,只能能弄来吃喝就行。那么过了一两年,朱老总发现部队的战斗能力有所下滑,这才紧急叫停的。”
第537章
等吃过午饭略坐了坐,袁伯伯让于朵把准备好的申请资料拿出来,让周翔先审核一下。
这样就可以避免回头有哪不对,被打回来了。
这样一来一回的,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于朵便回到西厢房去拿过来。她肯定是准备好了的。
西厢如今是顾朝暮住着。有两间卧室,另一间给于朵放东西了。
这就是独子的方便之处了。不用考虑他们把西厢占了,家里姐妹没住的地方。
于朵这一周经常过来,总不能每次都大包小包的。便也欣然接受了在这里有一个固定房间的安排。
她感觉顾朝暮当初拉她一起合买这边的房子,应该是早就看到如今的发展了。
反正这个大四合院有她一半,于朵过来这边,心头就很踏实。
资料是房子所在地的旅行社分社送上来,北京这边总社的财务经理汇总的,十分的翔实。
已经去当地的银行打听过都需要哪些资料了。
所以应该是不会出什么状况的。但有内部的人提前预审核一下自然方便许多。
广州东湖新村的房子1-5栋,今年4月已经交房了。
目前已经装修好,正在敞放。
于朵让人装的时候,就直接让施工队把二姐和关大爷的房子一起给装了。
今年冬天,关大爷和梅姨就可以带着关闻博去自己的房子里过暖冬。
周翔看过道:“幸亏已经交房了,没交房是不能用来抵押的。预售在国内还是个再新鲜不过的事,银行考察要看到实物才会放贷。”
小四合院不太值钱。嗯,相对不值钱。如今市价大概只卖得到七万。
于朵担心凑不够要贷款的数目,就把它的资料也一起准备了。
大四合院倒是值钱,十倍于此都不只了。
但当初本来就是抵押了于朵的产业贷款买的,不能再拿来二次贷款了。
所以她是准备了上海和广州、北京三套房的资料。
银行抵押贷款,最多就只能贷到市价的八成。
这三套房都涨价了,加起来预估是能贷到40多万。
周翔道:“情况就是这样,如果要贷就尽快把资料交过来。银行还有审核等流程要走。我尽量帮你缩短等待时间。”
于朵点头,“好的,我知道了。多谢你!”
袁伯伯和周翔提出告辞,于朵等人送了出去。
目送周翔开车载袁伯伯离开,顾大姑道:“我们也回去了。不过于朵你胆子还蛮大的,外头预售的房子也一早就买下了。”
单位集资建房,这个是有单位做担保的,而且单位还要出大头。大家买起来比较放心。
外头的预售商品房,在内地确实是大姑娘上轿子头一回。
于朵道:“就是因为是头一回,所以才得打个样不会出问题。而且,打听清楚了的,是直接跟香港那边借了上千万用来修房子,不至于出现资金断裂的问题。”
广州房子的1-5栋,是直接在香港发售的。她还是通过常家帮忙才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