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极地之旅(1 / 1)

贝勒爷把鱼饵甩进海子里。鱼竿架在架杆上,这才自言自语道: “帝国坟场?这个说法倒是新颖!不过确实贴切。 你说就是那个屁大点儿地方,真是个多事之地。就像个火药桶,不论是谁都给你炸了灰头土脸。” 本来贝勒爷在这钓鱼,警卫就已经进行了“清场”。周围几十米内就只有自己和十几个护卫人员! 现在叶大秘来汇报事情,又带来一些人手!防护圈儿自然又向外扩了不少。 叶大秘又看了一眼安保情况,这才蹲在贝勒爷身边小说道: “人们把这个不好惹的地方叫做“帝国坟场”,这既是对这个国家的致敬,也是对入侵者的哀悼! 话说这十来年可把毛熊拖累的不轻,他们这是实在熬不住了!” 贝勒爷:“这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连咱们都去看了热闹!你说其他人有没有给“大熊”下绊子? 只有分家后的“熊”,才是好熊!除了他自己,都盼着他分家呢!这就叫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对于贝勒爷的“幸灾乐祸”,叶大秘好像没听见。继续小声说道: “5月14日,全世界最长的超级油轮诺客·艾维斯号在行经霍尔母斯海峡的时候,遭“蜜枣儿”方面战机。被其发射的飞鱼式反舰导弹击沉。” 贝勒爷:“没一个省心的,这是觉得自己不含糊,准备捞个地区大哥当当。 依我看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别着急,等老熊凉了!很快那招如来神掌就该从天而降了!” 对于贝勒爷嘴里偶尔蹦出来的新词儿!叶大秘已经习以为常了!关键是这些新词汇还都很形象贴切! 叶大秘合上文件夹,装回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嘴里说出了这次汇报的最后一件事。 “老板!东大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四九城正负电子对撞机组装成功。 由于咱们兰芳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也提供了很多帮助。所以上边想请您一起去视察一下!” 贝勒爷:“不去,就说我偶感风寒。这种高光时刻,我去干什么?抢风头吗? 你还是把最近的工作重心转到极地探索上吧!” 时间很快来到11月份,南极科考船“极地号”已经准备好出发事宜准备出发。 此次同行的还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他们要跟随科考队拍摄纪录片《长城向南延伸》。 这个纪录片就是要向世界证明,东大人也有实力在南极圈内建立自己的科考站。 贝勒爷站在夹板上看着这些科研工作者和随行人员。这些人里有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见贝勒爷盯着一个人看,叶大秘也随着贝勒爷的目光看了过去。然后从记到脑子的资料里翻出了那人的信息。低声道: “老板,那人叫张国力。 1955年出生于津门市,毕业于山城铁二局文工团学员班。 1975年,参演了第一部电影《开山的人》,担任群众演员。 去年,凭借话剧《朱丽小姐》获得第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话剧演员奖。 因为其参加过电影电视拍摄,身体素质很好,人又聪明。所以被选中参加了南极科考队。 由于南极人迹罕至,气候恶劣。 选拔的时候,他就签下了生死状。表示一定要去,说这是为国争光的事。” 贝勒爷听到这人的资料,确定了这位仁兄就是以后的着名演员、大导演。 也想起了关于这次极地远航里的故事,或者说是事故。 那可是生死攸关,险死还生。这位还得了个个人二等功,集体一等功。 从这功劳就知道当时的危险程度了! 自己也是昏了头了!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 千万别说什么最后不是没出事儿吗?真要出事儿就特么晚了!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贝勒爷可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他可是怕死的很! 好在现在还不算晚! 于是贝勒爷挥手道:“咱们下船,兰芳搞科研的愿意去的也可以,不强制。” 对于贝勒爷突然下船的命令,叶大秘表示十分不理解。 可是看着贝勒爷严肃的脸色,他没敢提出疑问。 贯彻了一贯的工作准则!那就是贝勒爷的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 其实这种危险活动,叶大秘是非常不喜欢的。事前也拐弯抹角的劝说过,可都被大老板给否了! 如今不管什么原因让大老板改变主意,对叶大秘和安保家政等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天降喜事。 于是乎兰办的工作人员开始收拾行李。 贝勒爷:“就拿些随身物品就行!辎重补给品就留下给船上的人用吧!到时候给我带回来些好皮子就行了。” 轻装简从就是方便快捷,给养还没全部上船。贝勒爷带着秘书和警卫已经坐上了来时的轿车。 镜头跟着科考船远去,贝勒爷暂时出画。 在”袋鼠“补给物资的时候,科考队员们却屡屡被错认成“樱花”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国力一怒之下,把身上的白衬衣脱了下来,用毛笔在衣服背面写上几个硕大的英文:东大~四九城! 随着“极地号”越来越接近南极,危险也悄悄逼近。 11月份和12月份的南极,会有长达近20公里的陆缘冰。 陆缘冰厚度可以达到两三米,有的地方根本连厚度也无法得知。 甚至有时候,会突然从海底出现一座巨大的冰山,一下子可以把船给掀翻。 在茫茫的冰海上,面对不断涌来的浮冰,“极地号”只能减速航行,尽可能减少船体与冰面的撞击力度。 不过,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由于无法承受浮冰的不断撞击,船头硬是被挤出了一个大洞。 形成这个洞之后,虽然没有漏水,但“极地号”却不敢再撞陆缘冰了,只能寻找着裂缝小心翼翼地往前挪。 直到“极地号”被陆缘冰包围,动弹不得。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为了做好长期被困的准备,考察队也把一日四餐改成了一日两餐,并限量供应开水。 好在有贝勒爷一行人留下的烈酒、黄油、糖果巧克力。这成了船上人的最后保命符。 所有人面对着命运的判决,期待着奇迹的到来。 在被困20多天后,海面终于在潮水和气旋的作用下,出现了裂缝。 于是,“极地号”就顺着裂隙一点点向前移动。 艰难前行了数日之后,终于距离南极大陆只剩400米了。 胜利就在眼前,所有人都兴奋欢呼。 然而就在此时,一场不可预测的巨大冰崩,将把每个人推向死神的怀抱。 东南极时间,1989年1月14日,22点35分。 一场罕见的特大冰崩突然发生,大量的冰山从冰盖上塌落下来。 冰崩就像爆炸一样,水柱喷到空中一百多米,铺天盖地的大冰块朝着“极地号”呼啸而来。 “极地号”顿时剧烈晃动。 如果冰山撞船,必将是船毁人亡。 幸好关键时候,死神神奇地在距离“极地号”两三米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可是,伤痕累累的“极地号”却被死死包围在了方圆十几里的乱冰之中,无法前进。 万一再有冰崩到来,所有人都得死。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为了避免人员损失,船长被迫下达了撤离“极地号”的决定。 张国力作为辅助人员却请求留下来,和其他人一起继续想办法让船靠岸。 留下来的人也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好多队员都穿上了西服,刮了胡子,小皮鞋也擦得锃亮,有人还写好了遗书。 他们把名字都写在了一面国旗上带着,下决心陪着这艘远航破冰船战斗到最后一刻。 为了让“极地号”再次前行,队长决定用炸药把前面的浮冰炸开一条缝,让船沿着缝靠岸。 机缘巧合,张国力是爆破组组长。 可那时候的他,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 因为他只是在当铁路工人的时候,见过别人是怎么用炸药的,自己却一次也没正儿八经地碰过炸药。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 因为如果不破冰,船上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张国力找了十个人,每人负责一个炸点。然后凿冰坑,放炸药。 南极的冰超级硬,一个坑就得凿几个小时。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国力下令:“爆破开始,点火。” 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非常顺利。 到了点着第八个时候,眼看着就要胜利了,张国力突然发现点第二炮的人还没跑。 他大喊:“第二炮!你干什么呢。” 二炮也大喊:“没点着。” 这下坏了。 炸药最重要的是必须按顺序点着,不能快也不能慢,更不能有一个瞎炮。 因为在冰上爆破,时间一旦出现偏差,所有人就都跑不出来了。 关键时刻,张国力刻冲出去,飞速跑到二炮站点。 他点着导火索,又飞速往回跑。 不过这时,冰都已经炸开了。 张国立的耳边都是轰、轰、轰的声音,他下意识地趴在冰上,冰块像刀子一样向他扑来。 但幸好,没有一块砸到他。 他冒死去炸冰山,也救下了一船人的命。 炸开浮冰之后,“极地号”继续朝着南极大陆前进。 登上南极后,为了抢回被冰崩耽误的一个月,100多号人没日没夜地拼命赶工。 可是科考队人手有限,这时候,什么脏活、累活、苦活……张国力都会主动顶上。 1989年2月26日,《兰芳站》终于建成。 落成典礼时,张国力担任升旗手,东大的旗帜终于在南极飘扬。 那天,他流下了眼泪。 从南极回来之后,张国力个人荣立二等功,集体一等功。 140个日日夜夜,面对浮冰围困、冰崩突袭、爆破冰山等生死考验……张国力说了一句:“一辈子的苦在南极都吃完了。” 考察队的总顾问侯天涞为他题词:“抗严寒,斗冰雪,文艺国力;驾小舟,建兰芳,为国争光。” 船只到港的时候,贝勒爷亲自去迎接。 大把的现金奖励给出去,看着众人因为激动而变红的脸庞。听到全员回归的消息,贝勒爷心里那点儿小内疚也就烟消云散了! 毕竟有些事情是必须要有人去做的!别人的命运是需要尊重的!喜欢我在年代剧里捡破烂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在年代剧里捡破烂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夫人一卦千金,我吃亿点软饭怎么了 恶毒哥嫂欺凌下的挣扎与破茧重生 道不轻言 反派小弟:各路女主爱上我 四合院我女人有点多 无名极 我道门天花板,强亿点很合理啊 万界卡牌:你没有的那肯定在我这 【碧蓝档案】自我的舞台 重生九零:踹翻极品后我逆袭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