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征役(1 / 1)

试验田的刈稻show正式结束,剩下的稻田明日再进行收割,只是不让群众参与。 同样数据也要一一记录。这是重要的试验参数,方便往后的参考对比。 孙山领着同僚们浩浩荡荡地回城了,之后各找各妈,该干嘛继续干嘛。 劳作了一日的义务刈稻汉子也跟着回衙门。 说好的包饭,总不能说话不算话。 大头狗见人回来,立即领着临时小弟招呼民工。 至于孙山,桂哥儿早就扶进去,赶紧打水洗漱。 呵呵,他家山哥向来爱干净,就算肚子再饿,也要整理清爽才吃饭。 大头狗乐呵呵地看着刈稻民工,笑呵呵地说:“今日累了吧?赶紧过来吃饭。” 民工看了看晚饭,不由地失望了。 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大鱼配白米饭或者大肉配白米饭。 吃的只不过是糙米配青菜加几块腊肉,当然还有大骨头汤。 大头狗哪里知道汉子们的心思,怎么方便怎么省钱怎么做饭。 青菜是衙门后院,免费的! 腊肉是过时过节各路豪商乡绅送来,免费的! 也就是需要买一大筐骨头回来费了点铜板。 大头狗不禁为自己的省钱饭菜点赞。 无论如何,刈稻民工还是赶紧干饭。 虽然跟想象中的不一样,但孙大人的饭有一个大优点---就是吃到饱。 嘿嘿,必须把明日的饭也吃进来,能省一顿是一顿。 孙山则在内院和张师爷一起干饭。 张师爷笑着说:“老爷,今日刈稻,证明鸟粪真的有用,就算明年不是很多人来买,但只要鸟粪真的能增产,后面肯定家家户户来买。 老爷,现在最重要是赶紧把鸟粪制作出来,明年春耕时一定要百姓能用上。” 秋收已经来临了,冬天也即将踏风而来,转眼又一年过去,很快春耕就来。 现在衙门根本没鸟粪成品,必须抓紧时间生产出来。 孙山吃了一口排骨汤,点了点头:“秋收后,就该征役,先把大鸟村的路铺出来,方便鸟粪运出来。” 幸好役夫是免费的,这里能省下一笔钱。 张师爷见四处只有自己人,低声地说:“老爷,要不要向辰州府报告。鸟粪使得水稻增产,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说不定能.....” “升官发财”四个字就算不说出来,大家也明白。 这个问题,每当夜深人静,孙山就想了无数遍。 想着使水稻增产这样的政绩,一一往上报,就算功劳不是最大,也能沾光。 刘知府吃肉,他喝汤总行吧。 不说一下子官跃升三四品,也能在七品往上爬一爬,说不定运作运作可以回京城。 在外做地方官千好万好,甚至能做山中王,唯一不好的是总归见不到圣上。 没办法露脸,更不要说简在帝心了。 “回京城”是无数地方官奋斗的终极目标,孙山也不例外。 孙山时不时幻想着升官发财,为黄氏,苏氏,云姐儿挣诰命,给小肥妹更好的出身。 但想到鸟粪不是可持续资源,用完就没,根本没办法在各地方全面铺开。 而且如果上报鸟粪,说不定就归为“国有”,最终是富者能用,贫者用不起。 就像煤矿等资源地方,致富往往当地的少数,当地的百姓很少被惠及。 孙山的脑瓜子想不了那么长远,只希望管辖下的百姓先富裕,再惠及周围的百姓。 如果鸟粪只属于当地人,可以先财富积累,再“产业转型”,使得当地百姓更富裕。 要是把鸟粪上报给辰州府,恐怕鸟粪已经不是孙山能做主了,当地百姓未必受惠了。 在“升官”和“名”之间,孙山最终选择了“名”。 选择在当地出名,做个能干的吏官。 孙山摇了摇头说:“鸟粪能不能使水稻增产,得要百姓使用后才能确定。简简单单地一次试验,不足够证明鸟粪真有用。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多多试验,让百姓用起来。确定所有使用鸟粪的水稻能增产,再往辰州府写文书吧。” 意思是不上报,把鸟粪的事先瞒下来,等百姓用过再决定。 张师爷以为孙山只不过谨慎行事,害怕鸟粪能使水稻增产只是偶然事件。 万一虚报,那可是欺君之罪。 等沅陆的百姓一点一点地使用,积累足够的数据,真的确定能增产了再邀功。 张师爷连连点头:“还是老爷考虑得周到,关于粮食之事,小心为上。” 时间慢慢地流逝,很快就秋收完毕。 孙定南和孙大力把试验田剩下的水稻也收割完毕了,把报告呈给孙山看。 孙山看着一亩一亩登记的数量,数据的波动并不大,都在600斤徘徊。 或许因为选种,土壤,气候,水利等因素一样,所以数据大差不差,并没有特别的落差。 孙定南问道:“老爷,明年春耕,还要不要做试验?” 孙山点了点头:“做,肯定要做。这次选上,中,下不同等级的耕田来做。”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试验怎能停呢? 就算再成熟的数据,也要继续做,何况还不成熟。 按照以往的经验,孙山知道鸟粪的确是很好的有机肥。 但时间,空间不一样,谁敢确定不会发生变化呢。 所以试验必须狠狠地做,还要把数据一一记录。 而且还要一边做试验一边加入创新的耕种方法,说不定搞着搞着还真能在种子上有突破。 孙山想着卖鸟粪赚了钱,就得组织一支“水稻科研队伍”。 只要他在沅陆任职,就养着这支队伍。 转眼就快到征役。 孙山,王县丞,吴主薄等官吏齐聚一堂。商量着这次怎样征役。 一般一年两次征役,一次10天到15天左右。 分为春征和秋征。 先帝的“新政”的不知道是春风还是东风依旧没有吹到沅陆县,所以还是按照“旧政”来行事。 孙山向来随大流,按照规矩办事。 王县丞问:“大人,这次确定把所有役夫放到大鸟村修路?” 一般征到的役夫都是“就近原则”安排工作。 这次把全县的役夫放到大鸟村,人多了,管理就费力了。 孙山确定地说:“必须把大鸟村的路修好,才方便后面行事。” 衙门的官吏都知道大鸟村后山有鸟粪,来年春耕要卖鸟粪,得从大鸟村运出来。 修路的确迫在眉睫。喜欢我,孙山,科举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孙山,科举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七零:小海獭靠捉鱼爆红 综影视:素锦的百世历劫 都市血泪 迷途归何处 容王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傲天隐龙 因为你所以我 夜以继日 折磨我三年,我死了,你哭什么 鲸落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