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宠坏的兄弟会成员,还会在表演结束后到后台和芭蕾舞演员“混在一起”。
这么看来,一段芭蕾舞似乎必不可少,爱德华和艾琳娜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将芭蕾舞剧安插在戏剧开头——也就是赛马俱乐部吃晚餐的时间段。
“在埃莉诺和她的亡灵同伴出场的时候,可以来一段幽灵芭蕾舞剧,”爱德华振振有词,“这是剧情需要。”
“但是这样一来,那些贵族就得选择是在俱乐部吃晚餐,还是来看芭蕾舞剧了,”对爱德华的坏心眼,经理也是哭笑不得。
爱德华耸了耸肩道,“我想,你们剧院应该不会让他们饿着肚子。”
另外,弗兰西剧院和卢恩顿剧院最大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付费掌声”。
“我们得提前付钱给鼓掌团,这部分资金需要从票房收入中扣除,”经理解释道,“鼓掌团的喝彩声会让演出更加成功,如果不付钱,他们就会大喊大叫、吹口哨、在剧院打闹来破坏表演。”
简而言之,就是已经发展成一种流派的“托”。
而这些托还有不同的分工,他们在“掌声领队”的手下工作,有一些“委员”会熟记乐曲,并在两幕之间向邻座的观众解说戏剧的亮点,“笑者”听到笑话后放声大笑,“哭者”通常是女士,会在悲伤的剧情用手帕捂住眼睛假装流泪,有时候还得用盐来催泪——这是另外的价钱,“逗乐者“在戏剧无聊时给旁边的观众说笑话,最后是在尾声鼓掌并大喊“bis”(再来一次)的“bis者”。
艾琳娜听到的时候也万万没想到帕利斯剧院的托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这分工简直堪比《我是歌手》的观众们。
“这很重要,”经理严肃地道,“如果我们不交钱,他们就会扰乱演出,其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好吧,”爱德华只好入乡随俗,被迫支出这么一笔费用,“每个剧院都得交这笔钱吗?”
“如果是小剧院的话,”经理耸了耸肩道,“那大概是不用的。”
帕利斯歌剧院显然不是什么小剧院。
随着传单、报纸、社交活动的发力,很快,《午夜少女》便吸引了许多目光,由于他们比其他剧院更早推出新剧目,加上帕利斯歌剧院良好名声的背书,以及弗兰西人对卢恩顿戏剧的好奇心,首演刚一开卖便售票一空。
“听说是从卢恩顿来的,”露西表哥的弗兰西同事问道,“你看过吗?”
“什么?”不明所以的露西表哥看了眼对方递过来的传单,诧异道,“欢乐剧院居然来弗兰西了?!”
“这个剧院据说在你们那里很有名,”同事翻看着报纸上的介绍文章,“真的假的?”
尽管露西表哥每年只在神诞节和工作需要才会回一趟卢恩顿,但此时他格外肯定地道,“当然是真的。”
他的表妹露西也会时不时给他寄信联络感情——主要是希望他能从弗兰西寄最时兴的帽子、配饰回去——由于两人从事的行业有所交集,露西总会在信里吐槽一些行业内的事情。
在这半年里,几乎他收到的每一封信都在担忧一本名叫《拉维妮娅》的小说,甚至还隔着海峡给他寄了一本,不得不说,看得他脾气涵养如此之好的人,都忍不住想摔书,足以见得表妹肩上的压力。
不过,在欢乐剧院开始上演这部戏剧之后,露西的压力就随之转移出去,开始幸灾乐祸地在信里谈论那些扔在舞台上的洋娃娃,并感叹这部戏剧的票房有多高。所以,对于欢乐剧院的名声,露西表哥还是能够给予充分肯定的。
“那确实可以去看看,”同事对他的眼光还是比较信任的,随即查看起传单上的信息,“首演的票已经售空了,不过下周的票可以提前预定。”他的眼睛在字上扫过,眉头轻轻挑起,“看来还是挺受欢迎的。”
露西表哥思忖片刻,略带提醒地说道:“不过你最好还是提高警惕。据说,欢乐剧院的戏剧作品结局都不怎么好。”
“哈哈哈哈,可别小瞧一个弗兰西人的神经,”同事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大咧咧地道,“帕利斯的戏剧作品最不缺的就是悲剧。”
然而,不到一周,露西表哥就收获了一个眼睛红肿的同事。
“埃莉诺她实在……”同事想到她和男主角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的场景,就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太可怜了。”
露西表哥:……你不是说弗兰西最不缺悲剧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