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回顾整个游戏过程入手,着重强调这个活动与《怀特的故事》的延续,投稿者显然就是乔治口中的“叛徒”。在他的笔下,当他得知格林的目标时,便决定帮助这只吸血鬼拯救她的姐姐。
为此,他先是佯装和陌生人组队,借此获得任务手册的内容。完成两个任务并获得装备和道具后,他就脱离了队伍,开始满城堡地转悠寻找格林的踪迹,由于他没有将时间浪费在任务上,比乔治几人的进度要快得多,很快就发现三楼的隐秘,在忽悠队友帮忙引走怪物之后,他便“智勇双全”地搜完了所有的房间,并成功找到了格林和吸血鬼首领的线索。
看到这里,约翰一拍大腿,“原来我们确实没把房间搜完。”
获得格林的线索之后,他便干掉一名守卫,穿上对方的斗篷,伪装成守卫的样子去获取格林的信任,并将对方成功引导到吸血鬼首领所在的地方。
光看这部分内容,就仿佛置身于一篇短篇冒险小说之中——或许这位投稿者真的是一位作家。不过,与传统小说不同的是,这篇游记的真实得让人信服,不论是细节描写还是内心体验,都显得格外生动。将故事背景稍加改动,删去前面的介绍,完全可以作为一部真正的冒险小说来阅读。
写完自己的游戏过程之后,这位投稿者开始深入探讨游戏的设计理念,“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曾想过脱离现在的身份,变成一个截然不同的人,获得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这个活动让我们短暂地成为一个肩负重任的冒险者,就像一个真实又美好的梦一样,……”
“……“在这个梦里,所有人都在向我求助,尽管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但即便是简单而顺手的帮忙,也能换来他人真诚的感谢和物质的奖励。我之前很少去帮助别人,但现在我意识到,帮助他人能带来一种陌生的满足感,尤其在收到对方的感谢之后。难怪有那么多富豪愿意为贫困者付出……”
看到这里,伊丽莎白回忆了一下自己做任务时的感受,摇摇头道,“我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想把手册上的任务全部做一遍。”
“当然,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体验与收获并不相同,”约翰耸了耸肩道,“比如我,就对干掉守卫更感兴趣一些。”
“……我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只需要考虑怎么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当它实现的时候,我仿佛真的改变了一只吸血鬼的命运。尽管身份是假的,任务也是假的,那一刹那所获得的成就感是真实的。”乔治充满怨念地念道,“你倒是有成就感,我要是能成功干掉吸血鬼首领,我肯定更有成就感。”
“如果你想真实地体验一段不一样的人生,那么就去格林城堡吧,”游记的最后呼吁道,“我相信,你一定能在那里获得一些什么。”
“真有那么有趣吗?”乔纳森在《斯特兰德报》看到那篇游记后,心中不禁生出了几分向往。他转向身旁的同事,问道:“怎么样?要不要去看看?我觉得这应该能写一篇不错的后续报道。”
“我早就报名了,”同事笑着道,“在格林城堡投放第二批测试名额的时候,我就已经寄去报名信了。”
“还在测试吗?”乔纳森好奇问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测试。”
关于这种“测试”环节,他听说过专业剧团的内部排练、文学沙龙中朗诵自己作品、贵族邀请音乐家在宴会上演奏新作……诸如此类,都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没有什么登上报纸向公众发出邀请的“测试”,乍一听还是很新鲜的。
“这一批测试名额有36个,”同事如数家珍地道,“分为三天,不知道你现在报名还来不来得及。”
“应该也是一个宣传手段,”乔纳森点点头说,“《怀特的故事》后续剧情……或许和欢乐之家有关,如果是的话,倒还是可以去看看的。”
“是的,我去问过欢乐之家,”同事拿出一份文件,“他们承认这个格林城堡的项目属于他们合作的范围。”
在《怀特的故事》声名远扬的同时,市场上自然涌现出许多打着怀特续作旗号的作品,但大多都未获得欢乐之家的承认。没想到这个郊区的格林城堡竟然能够与欢乐之家产生联系。
听到这个消息,乔纳森的第一反应是“欢乐之家赚的钱居然可以买得起一座城堡了?”
“应该只是借用一个名头吧,”同事环顾四周,悄声道,“据说那座城堡是伯克利公爵的财产。”
“伯克利公爵一向喜欢新鲜东西,”乔纳森不由得也放低了声音,“看来,之前我们就猜测欢乐之家的投资人是谁,但都无人认领,没准就是这位公爵殿下。”
当然,这只是一个毫无缘由的猜测,两人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