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艾琳娜的悉心“指点”下, 爱德华迅速行动,造访了几位享誉业界的情节剧作家。然而,这些大师们因名声在外, 其手头上已经完成的剧本大多已被买家清空。
“是的, 兰心剧院甚至已经预订了我正在写的这本,”其中一位最知名的剧作家带着些许歉意表示。
兰心剧院是一座位于威斯密斯区的歌剧院,一开始它的建造是为了艺术家协会的展览,可惜艺术家协会后来解散了, 于是它被租用给别人举办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比如说,知名马戏团来到卢恩顿巡演时,会借用它的场所表演。
后来,在剧院经理的努力下,它成功获得了戏剧演出的许可,但和考文特花园剧院和德鲁里巷剧院不同, 它被禁止表演严肃戏剧, 所以, 以它为首的、没有获得严肃戏剧许可的剧院,是卢恩顿情节剧本的最大买家。
不过, 这种秋风扫落叶般的扫货姿态,也着实让爱德华有些吃惊。
“莫非他们是在未雨绸缪, 针对即将可能废除的戏剧许可制度做准备?”爱德华迅速捕捉到了背后的逻辑, 推测道,“看来, 整个行业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积极备战。”
“说实话, 我未曾预料到你会来挑选情节剧剧本。”这位剧作家笑言相告,言语间流露出一丝好奇, “我一直以为……这种类型的戏剧并不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内。”
正统的、有严肃戏剧许可的两家剧院,仿佛位于剧院鄙视链的顶端,对其他剧院和音乐厅之类的娱乐场所,一视同仁地都瞧不起……爱德华的父亲确实并不在乎什么情节剧,他的心里只有让卢恩顿戏剧再次伟大的大歌剧,但是欢乐之家音乐厅比较在乎。
“真的,所有的剧本都已售罄了吗?”爱德华仍抱着一丝希望追问,“那其他剧作家的情况呢?你们之间应该有互相交流吧?”
“是的,都没有了,”这位剧作家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也很无奈,“毕竟每位作家的产出只有那么多,况且,除了现有的剧院,还有更多的潜在参与者,也想在这次变革中分一杯羹,我还收到了一些音乐厅的询问呢,比我过去一年收到的还多。”
“如果你想要一个不错的剧本,”出于对考文特花园剧院声名的尊重,这位剧作家给出了建议,“或许不必局限于寻找默默无闻的小剧作者。您不妨尝试接触一些知名的通俗小说作家,他们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戏剧元素,非常适合改编成情节剧。”
深受启发的爱德华,随后便投入到了搜集知名通俗小说的工作中,他仔细研读每一部作品,最终精心挑选了几位小说作者作为拜访对象。然而,这些小说界的佼佼者要么对戏剧改编持保留态度,要么他们的作品版权早已被先行的剧院捷足先登。
“谢谢您的邀请,”威尔斯——这位写《家族之谜》的作者,正是爱德华询问的一位,他也有些诧异,但心动了一下,他便头脑清明地回绝了对方的邀约,“但我认为我的作品并不适合改编成戏剧。它们的篇幅较为冗长,且结构复杂,相比之下,短篇小说或许更能满足您对于戏剧紧凑性的需求。”
由于情节剧的表演时长有限,改编过程中势必需要割舍大量支线情节,而威尔斯对此坚决反对,他不愿牺牲作品的完整性和深度。
爱德华原本很看好这位作者的作品,因为他是典型的“银叉文学”作家,而音乐厅的观众们,大多都是中产阶级——或许也有一点点上流社会的客人——他们对贵族的生活怀抱着一种向往和猎奇的心态,正如狮子喜剧以扮演贵族纨绔来唱歌而出名一样,如果有关于贵族生活的戏剧,想来会很受欢迎。
可惜,威尔斯实在太坚定了,爱德华只能铩羽而归。
在奔波数日之后,收获依然归零——倒是有搜刮到那么几个剧本,但要么是作品质量不高,要么就是作者的要求太高,这种受挫的感觉可把爱德华给气馁坏了。
从音乐厅开放以来,他就一直顺风顺水的,没想到寻找一个合适的剧本竟会如此艰难。
“都怪你!”爱德华气呼呼地抱怨着艾琳娜,“你把欢乐之家的观众眼光都养高了。”
从前,在他看到艾琳娜剧本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多么棒,不管是简单到天真的爱情故事,还是像过家家一样的解谜步骤,但是离奇的就是这点,正是这些他起初并不看好的作品,在舞台上却大放异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与高度评价。
爱德华死活不承认自己眼光有问题,他努力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换装魔术般的噱头,或者形式上的别出心裁,但当他开始翻阅其他人写的情节剧剧本,却愕然发现它们大多显得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
“太奇怪了,”爱德华深挖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到底是为什么呢?既然是知名的通俗小说,为什么给我的感觉居然是:就这?”
思考了半天,最后只能推锅给艾琳娜。
艾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