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伦先生将携新作于不久之后重临霍利维尔街”的消息被赫尔曼先生告知出去后, 夸张一点地说,整条街都沸腾了。
最先收到消息的,是开着小店的店主们, 比如约瑟夫, 他们第一时间整理店铺的库存,对于那些销量不佳的作品进行了清仓大甩卖。毕竟,艾伦先生的新作一旦上架,这些旧作无疑会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同时, 他们也需要迅速回笼资金,以便能够大量进货那部备受期待的作品,并为店铺腾出更多的展示空间。
接着,就是被这清仓特价吸引而去的读者们。
“你们是疯了吗?”面对纷纷打折的小说,欧文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前段时间,口口小说的市场确实吸引了大量的作者和印刷商,导致市场供过于求, 小说价格普遍下跌。同时, 那些内容丰富的口口作品也在学生之间广为流传, 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更加变幻莫测。
这并不令人意外,除了霍利维尔街这样专售书籍的街道外, 还散布着售卖口口小说的小摊贩。他们巧妙地将这类书籍混入普通书籍中,甚至会用伪造的封面和标题来掩饰书籍的真实内容。接着, 他们会暗中在学校内投放印有隐蔽信息的传单, 捡到这些传单的学生们便会知晓如何找到他们进行交易。
然而,这些小贩的货品质量往往无法与专门的书店相提并论。一本口口书籍的价格动辄几个先令, 甚至数镑, 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他们只能选择进购一些价格较低的书籍。
实际上, 这种手段已成为俱乐部同类书籍传播的主要途径。书店的降价促销活动自然也被这些小贩们敏锐地捕捉到,他们趁机购入一批书籍,然后转售给那些大学里求知若渴的学生们。由此,一个良性的供需循环逐渐形成。
因此,随着在学校里购买这类书籍的学生增多,一个松散的小圈子自然而然地形成。尽管这个圈子可能无法与欧文哥哥加入的“绅士知识分子兄弟会”相提并论,但对于学生们来说,它已经足够满足他们对“知识”追求和交流的需求。
此时,欧文便对自己的室友——同样也是小圈子的一员——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本书居然那么便宜?!”
上次他去霍利维尔街买的时候,店长要价可比现在多了一先令,可如果不是他买过多次,已经和店长混得比较好了,有什么新来的本子都会帮他留着,他都要怀疑店长宰熟客了。
“是啊,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室友同样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最近的书籍都纷纷降价了。”
“是什么原因呢?”欧文立马问道,“你难道没有打听一下吗?”
室友无奈地耸了耸肩,“我也曾试着问过,但他也说不清楚具体原因,只是说整条街的书籍都在打折促销。”
欧文立马决定去拜访一番那位店长。
他所熟悉的那位店长,自然就是约瑟夫了。
欧文原本准备乘坐马车前往霍利维尔街,但在经过考文特花园时,看到一个小孩正忙碌地分发传单。出于好奇,他接过一张仔细浏览。
在这个时代,因为互联网的尚未普及,人们依赖传单、报纸、杂志等物品来获取各类信息。这些纸制品不仅用在商家宣传上,还广泛传播着运动、诗歌、科学教育等内容。除了看,人们还会用它们来包裹商品、制作手工艺品,或在需要时直接作为壁炉的燃料。
和后世那些看到传单就远远走开的人相比,这时候的居民看到免费发放传单,还要凑上去讨要一张呢。
“谜题晚宴招募演员?”欧文看到这行字,不禁好奇地往下看,下面简单介绍了这个晚宴戏剧的内容,找证据、指出证词错误……这听起来怎么那么熟悉?
直到他看到“剧本改编自‘陪审员游戏’,整个人都惊呆了。
就仿佛他闲暇时玩的游戏突然登上了大舞台一样,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拿着这张传单看了又看,不禁走向这张传单所说的“欢乐之家”地址。
他之前买过两个陪审员游戏,在第一批还没断货的时候,其中一个送给了自家哥哥当作贿赂,在宿舍、教室里,他都和朋友同学们玩过,虽然通关之后,他就没怎么玩了,但是在认识新朋友的宴会、或者参加新社团的活动,他总会将这个游戏拿出来。
对他来说,这个游戏已经不是单纯玩乐了,在很多时候,它充当着气氛的缓和角色,以及陌生环境的破冰者,它能让几个陌生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起来,这无疑拯救了很多时候找不到共同话题一起聊天的欧文。
当一个东西足够小众的时候,知道这个东西的人好像天然地有了共同的秘密,这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反正,在有了这个游戏之后,他的朋友确实多了一些,聚会的时候,也总会问还有没有别的游戏。
欧文去打听了一番,据说这部游戏是做出来玩的,所以出货并不多,没有什么宣传,销量也不是很高,总而言之,这位创作出“陪审员游戏”的作者,似乎并不指望它赚钱。
所以,当他看到“陪审员游戏”的戏剧之后,便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