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长叙又带着许知昼去看了皇宫,他们就立在宫门前,“我以后就在里面上值。”
许知昼被皇城的巍峨惊讶,眼中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之意。
作为宁兴朝的子民,对皇帝有天然的敬畏感。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来到京城,瞧见这巍峨皇城。
“相公,你不会被杀头吧。”许知昼突然担心的问道。
宋长叙:“……”
能不能盼我点好的。
他哭笑不得,“我没有做错事不会被杀头。”
可这世间哪是对错就能分辨的。
许知昼信了宋长叙的话,安心多了。
两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许知昼的脚步轻快,他抬头望着月亮和星星。
他说道:“那相公做官要做一个好官,要对百姓好。”
晚上吹风吹的厉害,渐渐的风声停止了,树叶的沙沙声也消失了,商铺的灯笼照亮前路。
宋长叙过了半晌,笑吟吟的应下,“知昼,我答应你,我会做一个好官。”
两个人回到家里,宋长叙先点燃蜡烛,等屋子变得亮堂起来,他们就去盥洗。
许知昼洗澡后拿着巾帕擦头发,宋长叙洗过后接过许知昼手里的帕子帮他擦头发。
等头发擦干了,不知是谁先动作,两个人的唇瓣碰在一起,身上才穿上的里衣半褪,长发铺在枕头上。
宋长叙的嘴唇从眉心一路落在许知昼的锁骨,唇瓣的温度让许知昼不禁颤抖了一下。
“相公……”
作者有话说:
小宋:该我了。
小许:知道你舍不得我[抱抱]
第64章 上值
宋长叙到了这种地步才会体现出强势和侵占欲。他擒住许知昼的唇,手上的动作有些急促。
好久没有在一起,自然是有些青涩。
许知昼伸出手搂住宋长叙的后颈,他看着这个让他爱欲交加的男人,他蓦然一下心就软了。
两个人分开这么长的时间,许知昼也是时时刻刻的想着他。
如今见了便是情不自禁,他把自己的身子反而迎上去。
月光铺洒在身上,宋长叙的额头起了细密的汗水。一滴汗珠从额头流入下巴最后隐入胸膛。
两个人如今心意相贴,分别良久,情越炽,心越明。
……
京城繁华,天还未亮,早食铺子就开起来了。雾气蒙蒙的,有人隐在雾里借着微弱的烛光烧着蒸笼做肉包子。
行人匆匆,这般起的早的,除了是进城来卖菜和赶集,或是做小本生意的商人,就只有赶早要上朝的官员们了。
他们皆坐马车,也有少数人是徒步走进皇城。马车在街上轱辘,行人纷纷避开,不敢耽误官老爷们上朝。
宋长叙醒的早,他便出来买早食,买了一笼肉包子,又买了豆浆回去。
他瞧见马车在街道行驶,抬头看了几眼,笑了笑回到自家小院。
还未有自己的房子就想马车的事了,暂时还要缓缓。他倒是沉的住气,只觉得还年轻,稍作忍耐能搏更好的,不能乱了分寸。
想到此处,宋长叙心中又轻快起来。不管如何,总会有人一直在身边陪着他一起。
他回到卧室,许知昼还在睡。他把肉包子跟豆浆拿过来摇了一下。
“先把早食吃了再睡,不然对身体不好。”
许知昼嘟囔几句,还是迷迷糊糊。他翻身起来坐在床上闭着眼睛吃了两个肉包子,把豆浆喝完了。
然后抱着宋长叙的枕头接着睡。
宋长叙拾掇了一下家里,他带着自己的糖出门去卖。他在京城街上打听过了,有几家糖铺子,先去铺子里试一试运气,要是能一口气都兜售出去也不用麻烦了。
糖的价格很贵,一斤糖能换一斗大米。在《资暇集》记载,唐代乳糖每斤售价达六十文。宋代糖霜每斤高达两百文,到了清代技术上来后,糖的价格为每斤三十文。
如今的宁兴朝糖的价格在七十文和一百五十文之间波动,白糖比红糖更珍贵能卖到三百文,饴糖的价格低些,八十文左右,红糖一百二十文左右。
他自信自己做出来的白糖品质非同一般,应该能卖上价。
到了一家糖铺子,铺子里还有不少管事跟百姓在看糖。
今日宋长叙带了饴糖,红糖,白糖各一斤,拿着小布袋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