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长叙拿到这个考题,心中一跳。这句话出自宋真宗大臣田锡上表请求恢复乡饮酒礼,其他大臣反对的事。
看来陛下这次选择这句话意在寻找能改革的人,至少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宋长叙心中权衡利弊很多,等他回过神来不过过去一刻钟。这篇文章可以写一整天。
到了晌午宫人送上吃食,宋长叙瞧见这精致的吃食,口中生津。
他把午膳吃完休息一阵继续写。
这是平景帝亲政后头一次举行科举,他的旁边没有萧太后了,他也没必要揣测母后的心思。这底下的人,他若看中谁便可点为状元。
他坐在椅子上没有动,等到了下午,他便起身去考场下面走一走。作为皇帝他并没有乱看,只是观他们的姿态和神情。
随即又回到高位上,直到傍晚,所有的考生都交卷了,平景帝有几分疲倦让所有人都回去了。
宋长叙是在太阳快要落山时才交的考卷,毕竟这份考卷要呈到皇帝面前,他自然是思忖再思忖,不敢放松。
等写完出了皇宫,宋长叙的后背都湿润了一块。
“亲自进了皇宫面对皇帝还是很害怕。”宋长叙要不是修养好,胆子大,他怕是一进去手脚都抖起来了。
生杀予夺,大权在握,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宋长叙回到客栈盥洗后叫了一碗面吃完就睡下。
翌日,他醒过来就轻松多了,只要等着结果就成,脑子里的一根弦松了。
“不知道知昼在家做甚,现在估计是跟着哥夫他们一块上京了。”宋长叙想到许知昼眉眼温柔,心中还有急迫感,他想把这个好消息告知给许知昼。
宋长叙出门是难得的好天气,他边走边看向街道上的小贩,打量繁华的京城。
“宋兄,这回终于碰上了。”程茂学拍了拍宋长叙的肩膀。
“程兄,好久没见。”宋长叙也有几分惊喜。
“会试那次看见你在十九名的位置上,你小子好样的。”程茂学笑着说。
“走,我请你喝酒去。”程茂学考完心里也是轻松下来,管结果如何,现在痛快痛快就好。
他们都是头一次下场就考到殿试了,对于家族来说已经很好了。
程茂学找了一个酒肆跟宋长叙喝酒,两个人喝了两碗酒就把话说开了。
“谢风去本家了,罗双还在睡觉,就我一个人出来溜达。我看我们一甲是别想了,争取考中二甲进士,然后留在庶常馆做个庶吉士,再图以后。”
宋长叙目前还没有想法。
“宋兄,若是以后我们还在一起,还要互帮互助。”程茂学端着酒碗笑道。
“程兄说的是,不管如何,我们都是朋友。”
程茂学神色一怔笑起来。在他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最固定的朋友就是谢风跟罗双。
因为他们三个人思想差不多,而且都有实力考到京城,现在有了宋长叙在,程茂学也是真心想跟他朋友。
等他们进了官场后,遇上的人就更多了,什么魑魅魍魉都有。
两个人举碗继续喝酒。
喝完酒回到客栈,宋长叙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考生们考完后都在家里等消息,要么就是去参加文会去了。
皇宫中批阅考卷的人也是马不停蹄,最后呈在平景帝面前的有十篇文章。
刘忘生说道:“陛下,这是臣等选出来的文章,您看看如何?”
一甲要看皇帝的意思,他们只是指出认为是好文章的考卷。
他们各自都看不见名字,还誊写了考卷,一点都认不出来。刘忘生对一篇文章极为满意,所以放在了文章最上面。
平景帝看了第一篇文章很是满意,随即看下面的文章都没有第一篇惊艳,直到最后一篇文章。
[饮酒之礼,昔者盛行,然今已显不合时宜。固守旧礼,岂非作茧自缚?夫千年之制,代有更易。若旧礼果无弊窦,何须屡变?时移世易……]
平景帝看出这篇文章的尖锐之处。
[礼法犹如水,水无定形,随计量而变。礼无常式,应时而迁。无旧则新无所本,有旧而不革,则事必停滞。……今世之论不在变与不变之本身,而在如何处理新旧关系。旧礼之中存精义,当善为继承,不合时宜当改之。遵发展之律,顺时而动,应机而发,如春种之苗,夏长之树,秋收之实,冬藏之根。故王朝可盛,天下可治,万民可安矣。]
平景帝拿着这篇文章心中甚为震动,他看了一遍,接着又看了一遍,半晌没有说话。
不在变与不变本身,而在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平景帝心里念着这句话,醍醐灌顶。
刘忘生见平景帝没有说话,他因此也不敢说话催促。
平景帝看了这么久,发现自己还未叫刘忘生坐下,他回过神忙道:“刘爱卿坐下吧,来福,你怎么也不提醒朕让刘爱卿先坐。”
皇帝的背锅侠来福公公哎哟一声,忙不迭道:“是奴婢一时失察了,刘大人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