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去拿个盆接着,然后巡视一遍,又去看了放蚕丝的屋子,没有发现其他的漏水这才上床睡觉。
租的屋子确实不够好。
他们刚开始住进来的时候桌椅都有问题还是去找木匠修理一番才行,床板是自己去找木匠制的。
他们在金河县至少要待一年,等这一年后,希望能赚到足够的钱,可以让他跟知昼买个住宅安家。
宋长叙想过考中进士,但他还是没有那么轻狂想要考到前三甲。
考中二甲和三甲进士也成。
三甲进士一般走外放的路子分配到县城里做七品县令。做了县令还有县衙府邸可以住,在京城做官只能租房子。
京城寸土寸金,凭着他的俸禄,这辈子买房子都难,租房子也很贵。
宋长叙想七想八的,还是睡过去。
早上还在下雨,他撑着伞去读书。学堂里学生们都来的比之前晚一些,宋长叙已经背诵了两篇文章,现在除了看四书五经外,他还有一部分时间看宁兴朝的地理和风俗。
对宁兴朝的政事更要关注了。
谢风打了一个哈欠把书箱放好,天色还是阴沉,学堂里的光很微弱,前门跟后门都开着还是没有多少光进来。
“这样的天来读书真遭罪。”有书生抱怨一句,他拿着书籍随意的翻看一页。
“听说陛下要娶凤君了,是萧家的哥儿。”有的公子哥消息灵通,低声说道。
宋长叙竖着耳朵,看似嘴巴还在念书,实则心思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是了,娶的是萧将军的嫡亲哥儿,是陛下的亲表弟,在京城享有美誉。据说当时萧玉容及笄时,将军府的门槛都要踏破了,萧将军一个都没同意。现在想来早就想把自家哥儿嫁给陛下。”
有书生冷哼一声:“陛下还未亲政,萧太后跟萧将军把持朝政,现在又给陛下塞了一个萧姓的凤君,以后这个天下看来是要姓萧了。”
谢风顿时一阵皱眉:“兄台慎言,你这话要是被其他人听见了会连累你全家。”
“现在是温书的时候,我们不该讨论政事。”谢风话锋一转把这件事带过。
说这话的书生反应过来知道自己说错话,眉眼一片懊悔之色。
书生们各自回去温书。
宋长叙的心思也回来了。
在原著中平景帝确实娶了萧家的哥儿,只是两个人后面结局不好。毕竟平景帝是年轻又野心勃勃的帝王,他怎么甘心让外戚干政,反而让自己沦为一个傀儡皇帝。
现在这些事离他太远,宋长叙还是继续读书。
谢风却是被刚才书生所说的话惊出一身冷汗。万一这里有人把话带到黄县令或是其他做官的人那里,他们这一圈的读书人都会受到牵扯。
陛下亲政迫在眉睫,跟朝中大臣,萧家的博弈进入到白热化,这次陛下娶萧家哥儿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妥协。
谢家有人在京城做官,谢风的消息比常人更灵敏,同时他也更谨慎。
他们现在只是一个秀才,哪怕是当朝的刘首辅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说陛下跟萧家的事。
上午风平浪静的过去,晌午去膳堂用膳,宋长叙瞧见有红烧肉,他急忙去打了一份,另外要了一份土豆丝。
其他的书生受天气影响都没什么味道,宋长叙吃起来倒是满足。
每天上完课,他最期待就是晌午到膳堂吃什么。
下午还在下雨,骑马课上换了。
罗双望着阴沉的天色叹息,他不太喜欢下雨天,有些感伤自悲。
程茂学同宋长叙下棋,他说道:“宋兄,过几日是我生辰,我请你去我家耍一阵。”
宋长叙应下来,“到时候我带我夫郎一块来。”
程茂学把家中的地址说给宋长叙,他笑道:“带着家眷一起过来也好,家里请了不少人,有女子也有哥儿会备上他们爱喝的清酒和糕点。”
宋长叙想要带什么礼物,去祝人生辰,总不会打着空手去吃白饭。
两个人下棋完后,宋长叙把棋子捡进去,跟着程茂学一块出去。
下雨没有雨了,天晴了,远处的天边挂了一道彩虹。书生们出门纷纷看着彩虹,一时开始吟诗作对。
宋长叙:“……”
他是做不来诗的,自己寻了另外一地待着。
谢风做了两首诗引得众人一阵叫好,他在周围看了一眼没有看见宋长叙,心想果然这个宋兄不喜欢吟诗作对。
之前他一说去文会要吟诗作对,他立马就拒了。
谢风不是傻子,他明白宋长叙不喜欢作诗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