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做点菜包跟豆沙包。”梁素说:“多做几个样式,吃起来有得选。”
许知昼剁完肉,现在切葱花跟生姜,大蒜,他说:“我猜保准是肉包先吃完,菜包跟豆沙包要留在最后。”
宋长叙晚上没看书,在灶房里加柴,他认真的说:“我还挺喜欢吃菜包跟豆沙包的。”
许知昼没忍住瞪宋长叙,尽会来拆他的台了。
梁素看见小两口这样笑起来。
.
齐山村的人都贴上了春联跟门神,家里的小孩在院子里玩,堆雪人,打雪仗,等自己觉察到冷后就跑到堂屋里烤一烤火,等暖和了又跑了。
李婶家里有两个女儿外嫁了,现在拜年带着女婿一块回来,一大家子把桌子坐得满满当当的,女儿生了外孙,三世同堂,李婶笑得合不拢嘴。
老人家最期盼的就是过年的时候儿女都回来,热闹一阵,李婶去把买来的糖糕,还有瓜果装了一盘过来。以前家里都不舍得吃这些,到了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却是一点都不心疼。
李婶招手让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过来:“玩雪不要玩太久,小心生病,来抓把糖糕吃。”
小孩子们闻言围过来。
李婶看着这些孩子面露慈爱。
宋长叙提着肉还有几包糖,跟许知昼一块去许家。他们正巧看见李婶,打了一声招呼。
李婶:“你们俩去许家啊,好啊,今年曹琴也要接待自己的儿子儿婿了。”
李婶还有点羡慕,许知昼嫁给宋长叙,两家离得近,时不时就能串门子。
“哪还需要我娘招待我们,我们回去就跟回自己家一样,自己就把自己招待了,寻个地一坐,随便做点饭菜就吃,我们很好养活。”许知昼爽快的说。
宋长叙同样应声,“夫郎说得对。”
李婶一看就知道两个成亲后关系还不错,她这样的年纪看见村里的小年轻关系好,好好过日子,心里也颇为高兴。
她说:“你们快去吧,别让爹娘等急了。”
宋长叙跟许知昼到了许家,院门是敞开的,他们径直就到了院子,进了堂屋,许孙正他们也在烤火。
许孙正见了他们面露喜色:“你们来了,快来烤火。”
宋长叙把带的礼交给岳母,挨着许知昼坐下。
宋长叙跟许孙正,曹琴熟悉起来说几句话还是行的,有许知昼在,气氛就不会冷。
许知辞见宋长叙这个弟婿也是越来越满意,只要看知昼的状态他就知道知昼在宋家过得好。
显然许孙正跟曹琴也是这样想的。
许知昼到了家里话就更多了,看见家里贴的门神摸了摸,看了看对联,他不认字看不明白,扯了宋长叙叫他念来给他听。
宋长叙念完了。
许知昼故作深沉点点头:“写的不错。”
虽然他听不懂,但说来说去不就这几句话。
宋长叙看许知昼的模样,眼中有了笑意。许知辞在灶房喊道:“知昼,你帮我剥个蒜。”
许知昼:“我都回来做客了,我还要剥蒜。”
许知昼把蒜拿出来让宋长叙剥,他要去自己的小屋看一看。
曹琴正要说话。
宋长叙已经习以为常了,“没事,岳母就剥个蒜,不费什么事。”
晌午在许家吃了一顿饭,他们就回去了。晚上还有人来拜年,然后接下来几天都是来拜年了,宋长叙都给出了不少的红包。
走亲戚他们也去了几趟,回到后还要招待其他的亲戚,等三四天结束后,家里的人终于松快下来。
宋长叙虽说没有怎么招待亲戚,但亲戚们来回问话,要问他读书如何,反正都要问一通,他都有些应付得麻木了。
晚上一家人难得吃了一顿平静的饭,然后放烟花,徐澄放了鞭炮就跑,听着烟花跟鞭炮的声音,村子里还有小孩子的跑来跑去大喊的声音。
宋长叙一抬头,一朵烟花就在天上炸开,在天上闪了一瞬就不见了。
许知昼看着天上也有各种各样的烟花,大家都在这个时间段放了家里的烟花,烟花比鞭炮贵,放了一阵烟花,放的最多的还是鞭炮。
宋明言被许知昼拉着放了烟花和鞭炮,他看着天上的烟花,耳边听着鞭炮声,他的唇角上扬。
宋业拿了烟花让梁素放,梁素推了几句,许知昼过去起哄,宋长叙也跟着劝了几句。梁素拿着烟花放了。
宋明言心想家里这样真好。
徐澄看见有孩子在外边玩,他说了一声也跟着一块去玩。
看了一阵热闹,夜深了,还有几声零散的鞭炮声。
村里有的老人家里的儿女没有回来,只剩下老两口,宋长叙去关院门的时候就看见一个老太太杵着拐杖回家去,她身边一个人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