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2)

(' 张居正突然心头一凉。

他自忖算无遗策,事事万全,却将最重要的事情丢弃了。

他扪心自问,天降一件差事,做好了是他的本分,做不好是他的孽,他会愿意吗?

他不愿意。

而在此时,徐阶起身走到他身边,言语温和:“好生想明白了,把这事解决了,你这政策才能往下推。”

“朝廷中,从来不缺想办事的人,却也从来不缺把好事办坏的人。”徐阶幽幽一叹。

言外之意十分明显。

能当这么多年官,风里雨里都淌过,早已心硬如铁,哪有几分良心。

张居正瞬间明了,他懂。

正是官无三日紧,又言有钱能使鬼推磨。但他人微言轻,能拿出来的东西太少了。

徐阶但笑不语,只恭谨地朝天作揖。

张居正叹气。

这也不好办。劝说臣子难,难道劝说皇帝就简单了。

他裹紧大氅,踏着萧瑟夜色回家。

小院中还点着灯,一只胖呼呼的大白猫正蹲在院墙上,听见他的脚步声,就喵喵喵地叫。

赵云惜听见猫叫声,就去开门。

“回来了?”她笑着说了一句,引着他往屋里走。

张居正忧心忡忡。

他还在想,这么利民的事,到底怎么利官。

当官已经是最大的利好了。

简直无耻!下流!

贪心不足!

张居正喝着羊肉羹,满脸愤慨,半晌才若有所思地望着夜色。

三日下来,他急得唇角冒泡,这才整理出来一套方案。他先拿给徐阶看,得对方点头,这才写成奏折,拿去面见皇帝。

“微臣斗胆进言,推广新策需要兼顾各方安稳,新策欲借天时地利徐徐图之,然微臣粗拙,负了皇上隆恩……”

在皇帝寂静的默许下,张居正再次说道:“再者朝廷以‘救荒济民’为名,便合皇上仁政之道,又能为地方官添安民实绩。”

青年清朗的声音不疾不徐,在大殿中缓缓响起。

“皇上圣明旨意,让田间多出几垄薯藤,灾年少饿殍,史书定然会忠诚记载您体恤苍生的美名……”

“推广时以荒地、山坡试种,士绅无需让利反而能得利,而官员督办,百姓协理,亦不损皇上清誉……”

听着低沉悦耳的青年音,朱厚熜哈哈大笑出来,他从高台上走下来,现在张居正跟前立定,细细地打量着他。

半晌才不住点头:“张卿,你成长得让朕有些意外。”

第一回 递交上来的政策,和面见时的言语,肉眼可见的青涩。

而此番再来,成熟得令人心疼。

看来吃瘪了。

还不轻。

朱厚熜拍拍他的肩,笑着道:“你补交的法子极好,各方面得利,则阻力自消。”

让清流获取声望,实务派能因此晋升,高官扩权,保守派能牟利。

妙啊。

朱厚熜重新审视着台下跪着的年轻人。

“这法子,单你一人想的?”

朱厚熜眉眼微闪。

张居正躬身作揖:“回皇上的话,微臣办事不利,思虑不周,便去求了徐大人,他教微臣不能只考虑一面。”

“将神种种植面积纳入官员考核,是微臣想的,超额种植赐荣誉头衔、升迁加分,是我娘亲补充想的。”

“允许官员联合士绅种植经营神种,利润私分,开荒种地,三年不收税,也是微臣所谬言。”

“百姓和文官共治,也是微臣想的,丰收乃皇恩浩荡,歉收乃时不我待……”

张居正说完便再次躬身。

朱厚熜指了指最后一段:“以神种抵役,折银纳税呢?”

“我提出的折银,我娘提的抵役。”

张居正心中忐忑,这段对话,含娘量有些过高了。

朱厚熜敲了敲桌子:“你这四条,以利导之,捆绑政绩,不愧是徐阶和林修然教导出来的弟子,下去吧。”

张居正松口气,满脸真诚道:“陛下圣明!!!”

他同意了???

张居正有一瞬间的眩晕,等走进僻静小巷,一直压抑着的快乐让他忍不住激动地一挥拳头!

这回若是再不成,那他就要开始联动弹劾了。

要问一问,“漠视民生,不遵圣贤仁政”是个什么道理。

先礼后兵,他也记着。

张居正缓缓地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这是皇帝的一次随时会叫停的考验,他一定会做好的。

未来,他会踏上更广阔的道路。

*

这几日,张居正愈发焦躁,吃饭也不安生,赵云惜知道他为政事操心,这么大的事,突然盖在他头上,如何能不上火。

赵云惜就给他熬了小米粥。

这会儿还在炭炉上,小火煨着。

她还中饱私囊地砍了两块红薯放进去。

最新小说: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玖鸢窥天 永恒剑尊 回魂己尸,连天道都怕我 老祖陨落后 开局破北莽,我能召唤华夏英烈 让你收弟子增加人气,全峰仙帝为你打杂? 造化星辰诀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