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的第三日,纪凌尘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实施他的新政。一大早,他就召集了户部、工部、礼部等各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 "诸位爱卿,"纪凌尘坐在龙椅上,神情严肃,"朕登基时说过要实行新政,现在就要开始了。" 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问道:"陛下,不知从何处着手?" "先从减免税收开始!"纪凌尘斩钉截铁地说道,"朕要立刻下诏,今年全国赋税减半!" 这话一出,几个尚书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减半?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陛下,"户部尚书小心翼翼地说道,"国库本来就不宽裕,如果减税一半,恐怕连基本的开支都维持不了。" "朕自有办法!"纪凌尘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你只管按朕的意思办就是了!" 工部尚书也忍不住说道:"陛下,减税固然是好事,但国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用钱,修桥铺路、治理河道..." "这些朕都考虑过了,"纪凌尘胸有成竹地说道,"朕要开放商业限制,让商人们自由贸易,这样就能增加税收来源。" 礼部尚书皱眉道:"陛下,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突然开放商业,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纪凌尘听了心中暗笑,这些古人的思维确实僵化。他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知识,耐心地解释道:"爱卿,商业发达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繁荣。商人赚了钱,就会购买更多商品,这样农民的粮食和手工业者的产品就有了销路。" "可是..."礼部尚书还想反驳。 "没有可是!"纪凌尘语气变得严厉,"朕意已决,立刻下诏执行!" "是!"几个尚书虽然心中困惑,但还是躬身应道。 当天下午,减税和开放商业的诏书就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看到后欢呼雀跃,纷纷称赞新皇帝的仁德。 "真的减税一半啊!新皇帝真是好人!" "还允许咱们自由做买卖,这下日子有盼头了!" "听说新皇帝还要修水渠,建学堂,咱们的好日子来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赞扬的声音,民心向背一目了然。 但在朝堂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以老臣杨威为首的保守派开始暗中串联,对新政表示强烈不满。 杨威今年六十有余,在朝中做了四十年官,见过三任皇帝。他满头白发,面容严肃,是个典型的老派文官。 "诸位大人,"杨威在自己府中对几个心腹说道,"新皇帝的这些做法实在太激进了!" 刑部侍郎附和道:"是啊,杨大人,减税一半,这不是胡闹吗?国库空虚了怎么办?" 兵部侍郎也忧心忡忡地说道:"还有开放商业,这是要乱了祖宗法度啊!" "更可怕的是,"杨威压低声音说道,"新皇帝还要册封女子为将军、大臣,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女人怎么能参与朝政?" "杨大人说得对,"有人附和道,"这样下去,国家根基都要动摇了!" 杨威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我们必须要阻止新皇帝的这些胡作非为!明日朝会,我要当面劝谏!" 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纪凌尘刚一落座,杨威就出班奏事。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杨威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杨爱卿请讲。"纪凌尘早就料到会有人反对,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 "陛下,老臣以为,新政过于激进,恐怕会动摇国家根本!"杨威义正词严地说道。 "哦?"纪凌尘眯起眼睛,"杨爱卿有何高见?" "第一,减税一半,国库必定空虚,到时候军饷都发不出,如何维持国家运转?"杨威列举着自己的理由。 "第二,开放商业,破坏了重农抑商的祖制,会让商人地位提高,农民就会弃农从商,到时候谁来种地?" "第三,册封女子为官,更是有违礼法!自古以来,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怎么能抛头露面参与朝政?" 杨威越说越激动,最后大声说道:"陛下,这些新政必将导致国家混乱,请陛下三思!"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保守派官员的共鸣,纷纷附和道:"杨大人说得对!" "请陛下收回成命!" "祖宗法度不可废啊!" 面对这些质疑声,纪凌尘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淡淡地笑了。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对声音,而且已经准备好了反驳的理由。 "杨爱卿,你的担心朕理解,"纪凌尘缓缓说道,"但你的观点是错误的。" "错误?"杨威脸色一变,"老臣在朝四十年,难道还会看错吗?" "正因为你在朝四十年,思维才如此僵化!"纪凌尘的话如雷鸣般响起,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杨威气得胡须颤抖:"陛下,老臣..." "你先听朕说完!"纪凌尘威严地喝道,然后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开始反驳。 "你说减税会让国库空虚,这是短视的看法!"纪凌尘侃侃而谈,"减税能让百姓有更多钱购买商品,商业就会繁荣,国家从商业税收中得到的钱反而会更多!"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观点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纪凌尘解释得很有道理。 "你说开放商业会让农民弃农从商,这更是无稽之谈!"纪凌尘继续说道,"商业发达了,农产品就有了更好的销路,农民收入增加,谁还会放弃种地?而且商人多了,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增加,农业只会更加兴旺!" 杨威听得目瞪口呆,从来没有听过这种理论。 "至于女子参政,"纪凌尘语气变得更加严厉,"你看看武将军的战功,看看慕大臣的才能,她们哪一点比男人差?能者居之,这才是用人之道!" "可是祖制..."杨威还想坚持。 "祖制?"纪凌尘冷笑一声,"祖制有用的话,大楚为什么会被纪俊智搞得民不聊生?祖制能抵抗外敌入侵吗?祖制能让百姓吃饱饭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让杨威哑口无言。确实,纪俊智统治期间严格按照祖制办事,结果怎么样?搞得天怒人怨! "朕告诉你们,"纪凌尘站起身来,威严地扫视着群臣,"时代在变,我们的治国方法也要变!因循守旧只会让国家衰落,只有改革创新才能让大楚重新强盛!" "朕的新政不是胡闹,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纪凌尘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朕要让大楚成为天下最富强的国家,让百姓过上最好的日子!"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大臣们都被震撼了。新皇帝的理论虽然前所未闻,但听起来确实有道理。而且他的威势如此强大,没人敢继续反对。 杨威被驳得体无完肤,脸色涨得通红,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最终他只能愤愤地说道:"陛下英明,老臣受教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中的不满却更加强烈了。这个年轻的皇帝太自以为是了,竟敢如此羞辱朝中老臣! "好了,今日朝会到此为止,"纪凌尘挥手说道,"各部门按朕的旨意执行新政,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虽然心中有不同意见,但大臣们还是齐声应道。 朝会结束后,纪凌尘心中很是满意。虽然遇到了阻力,但他成功地用现代理论说服了大部分人。不过他也明白,杨威这样的保守派不会轻易放弃,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阻挠。 "陛下,"柳如烟轻步走到他身边,"刚才您在朝堂上的表现真是太威风了!那个老头子被您说得哑口无言!" "杨威这种人最是顽固,"纪凌尘摇头说道,"不过朕不怕他们反对,只要新政能让百姓受益,朕就一定要推行下去!" 武芊芊也赶了过来,兴奋地说道:"陛下,臣妾听说百姓们都在称赞您的仁德呢!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赞扬声!" "这才是朕最想看到的,"纪凌尘欣慰地说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百姓支持,朕就不怕任何阻力!" 慕挽歌也来汇报工作:"陛下,臣妾已经开始筹备新的商业政策了,相信很快就能看到成效!" 看着身边这三个得力助手,纪凌尘心中充满斗志。虽然保守派会继续阻挠,但他有信心用事实证明新政的正确性。 大楚的变革已经开始,而今天朝堂上的这场争论,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喜欢我,大楚最狂太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大楚最狂太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