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吾老矣!” 周元培笑呵呵的说着。 他年轻的时候是多么高傲的人啊! 在那动荡纷争的年代,以笔为剑,和鲁树人先生骂汉奸、骂国贼。 快意恩仇! 如今垂垂老矣,却赞一少年。 苏青云拱拱手道:“见过周老,承蒙周老赏识,今日得空,前来拜会。” “小友无需多礼。” “你这滕王阁序当真精妙,我研读多日,已然成诵。” “可惜年龄大了,气力不足,一篇文章写了多日也未完成。” 周元培望着桌子上的字帖,轻叹一声。 “周老,你这字已卓然成风了。”苏青云赞了一声。 “哦?小友也懂书法?”周元培问道。 “这个…略懂一点。” 苏青云谦虚的笑笑。 他这是真的谦虚,以他现在的书法造诣,放眼天下,谁人可敌? “既然如此,小友不妨点评一下。” 周元培问了起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考量。 他也想知道,这位少年才子,书法水平到底如何。 就在这时,周瑾萱端着茶水走了进来。 “二位请喝茶。” 倒好茶水,周瑾萱也站在那里,望着苏青云。 他爷爷的书法,在当今书坛,那也能排进前二十。 他也十分好奇,这少年要如何评价。 如果只是一味恭维,说不出个所以然,那未免让人失望。 苏青云也没推辞,走到书桌前,仔细端详了一下,才缓缓说道: “周老你的书法已入化境。” “这行草笔势流畅,字态生动,周老应该没少临摹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的作品。” “但是也能看出笔法精炼纯熟,起收转折干净利落,提按顿挫分明。” “有着北碑唐楷的影子,周老应该是受唐楷、魏碑、晋人行草影响最深。” 听到这话,周元培微微诧异。 这少年说的分毫不差! 眼力确实毒辣! 而且如果不是对书法有很深的造诣,是很难看出来的。 因为晚年他的书法已经自成一派,呈现出一种极度简练、质朴无华的风貌。 这倒也不是他刻意追求,只是人年龄大了,便没有了年轻时的锋芒。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返璞归真。 只是他没想到,即便如此,苏青云也能看出这么多端倪。 果然,只听苏青云又道: “虽然,周老的书法上有名家影子。” “但笔法已经渐渐隐匿,线条也趋于平直圆润。” “比如这个‘之’字,没有过多的提按顿挫和复杂的转折变化,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厚的内力与禅意。” 说到这,苏青云缓缓说道: “周老,我想晚年你应该比较信佛,或者崇尚佛法,从你的书风中已经能感受到,平淡而深沉,空灵而澄澈的意韵了。” 听到这话,周元培更加震撼。 仅仅从书法中,就能看出他笃信佛教。 此子,真天才耶! “小友,真乃奇人,说的分毫不差。” “由此可见,小友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不凡啊!” 就连一旁的周瑾萱也是啧啧称奇: “你真厉害,一下子就看出这么多,爷爷这些年一直在吃斋念佛,在佛经中寻求人生的旷达和解脱。” 苏青云谦逊一笑,道:“过奖了,周老的书法已臻入化境,自成一派,放眼当今书坛,也是一等一的精品!” 最后,苏青云也拍了一个小小的彩虹屁。 其实,在他的眼中,周元培的书法虽然是上乘之作,但也算不上顶尖。 至少和他比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只不过,周元培年龄、资历摆在这里,而且老爷子这么大的年纪,却一点架子都没有,他又怎能苛责,去鸡蛋里挑骨头呢? “小友过奖了。” “小友能看出这些端倪,想必小友的书法也是不凡。” “不如这篇《滕王阁序》就由小友执笔,代为写完吧!” 周元培爽朗一笑,他对自己的书法造诣,也是十分自信的。 听到这话,苏青云却是连连摆手: “我这微末之技,怎敢污了周老的大作,小子还是不献丑了。” 苏青云直接拒绝了。 倒不是因为他写不好。 而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太高了! 他刚刚对着周元培一番彩虹屁,各种夸奖。 此刻要是把自己的书法水平展露出来,岂不显得自己虚伪了? 而且,老爷子九十高龄,奔百的人了,他又何必去打击老爷子呢? 不过,周元培却是十分执拗,继续道: “小友,书法切磋而已。” “何况,你今年才十八岁,写的不好,又有何妨呢?” “再者,你作为《滕王阁序》的原作者,如果能和我一起将这幅书法创作出来,那传出去也是一桩美谈啊!” 听到这话,苏青云苦笑一声,摆摆手再次推辞道: “周老说笑了,您老创作这幅《滕王阁序》字帖,已经好几天了,小子不忍破坏了这幅字帖。”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见苏青云再次拒绝,周元培却有些着急了,板着一张脸,严肃的说道: “小友,少年人要有少年人的锐气。” “我当年像你这个年纪,可比你要狂妄多了。” “那时候,就算王羲之让我写,我也当仁不让!” “我华国少年,就要有一往无前,敢为人先的气势!” 此话一出! 得! 苏青云知道,自己若是再推辞,就有点不近人情了,反而还会叫老爷子看轻了自己。 只不过,他之所以不写,完全是害怕打击周元培。 既然周元培不识趣,那他也没办法了。 “既然周老都这么说了,那小子就献丑了。” 说完苏青云走到书桌前,端起砚台,开始研墨。 这里文房四宝,俱为上等。 笔是徽州生产的精品紫毫,仅这一支,就造价上万。 墨乃龙香涎墨,这在古代,是进贡给皇家使用的。 纸就不用说了,亦是徽州生产,上等宣纸。 这砚台,做工也是不凡,应该是天香石雕琢而成,相当精巧。 很快,研好墨,苏青云提起笔,仔细盯着这半幅字体贴。 他并没有着急下笔,而是在心中酝酿。 顶级的书者皆是如此。 下笔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旦落笔,便要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所谓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说的正是如此。喜欢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