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府。 檀秋院里的积雪,压弯了竹枝。 李桓站在窗前,望着空荡的书案。窗外的梅树开了,花瓣落在窗纸上,像极了宣纸上点染的朱砂。 满室寂静。 属于薛绥的东西都带走了。 那一幅象牙棋枰仍摆在屋子里。 黑子凝在角落,白子错落如星,像极了她临走前未下完的残局。 他摩挲棋子,不由想起那个茶烟袅袅的午后,与她对弈。 “王爷在看什么?”薛月沉扶着翡翠的手臂进来,孕肚已很是沉重。 走动间,她言笑晏晏,眸底却藏着几分探究。 李桓转身看她,“你不是要去水月庵吗?明日本王陪你去,来看看,可有什么遗漏的……” 他声音平淡,却让薛月沉心下黯然。 她读不懂李桓眼里的情绪—— 那不是恨,也不是爱,而是一种被岁月打磨过棱角的怅然。 薛六离开以后,她与李桓之间仿佛隔了一层薄冰,回不到从前的相敬如宾,便是连伪装,都显得生硬牵强,力不从心。 只是,她眼下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身子越发沉重,也越发害怕。 从前净空法师说过,她之所以子嗣缘薄,是有邪祟作怪,才让孩子投不了胎。 需要命硬的血亲姐妹,替她挡灾。 从前种种,让她不得不信,薛六的命确实够硬…… 有了她,她才怀上子嗣,没有薛六在身边,难免担惊受怕,近日噩梦频繁,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想去水月庵里住上一段时间,直到生产。 “王爷从前最不喜这类琐事,怎会突然想陪我?”她抚了抚鬓发,脸上泛起一丝勉强的笑意,却又很快被嘲弄取代。 “莫不是想六妹妹了吧?” 李桓没有回答,目光落在墙上一幅雪夜对弈图上。画中女子广袖垂地,指尖悬在棋枰上方,袖口露出半截皓腕,一点朱砂痣,艳得刺眼。 少顷,他才淡淡开口。 “王妃要是无事,便回映月居安胎去吧,本王想清静些!” “王爷在恼什么?”薛月沉裹着紫貂披风轻轻一笑,掌心轻抚锦缎撑出来的圆润孕肚,“恼她宁做姑子也不肯承你的情?还是恼自己……” “放肆!” 李桓眉心紧蹙。 自从薛六离开,薛月沉变得比往常更为尖刻多疑。 他不耐。 不耐争吵,也不耐辩解。 “本王去前堂议事了。” 说罢大步离开。 薛月沉突然抓住他的衣袖,神情凄然地问:“她要是受够了庵堂的冷清,想回端王府,王爷可会接纳她?” 李桓低头看着她的指尖,想起薛绥咳出黑血的模样,那些霜雪般冷寂的白发落在他掌心,像一团抓不住的雪,转瞬即化。 “本王愿意,她未必肯。” 薛月沉松手,踉跄后退,眼底一片死灰。 她早知道答案,还是按捺不住那一丝侥幸,在他面前自讨没趣…… - 水月庵的晨钟穿透薄雾。 木鱼声潺潺…… 薛绥做完早课,披着灰布僧袍推开禅房门,正见小昭抱着竹扫帚蹲在檐下打盹,鼻尖冻得通红,嘴唇上油亮亮的,还没有擦干净。 “又偷吃。”薛绥轻叩廊柱,惊得小昭慌忙起身,扫帚差点戳翻墙根的瓦罐。 “姑娘!您走路没声儿的?”小昭手忙脚乱地擦拭嘴角,神情有些心虚。 “天还没亮就起来扫雪,忙一大早上,都没来得及吃饭……” 薛绥:“擦擦嘴吧。” 小昭吐了吐舌头,顽皮傻笑。 她总有本事偷藏一些吃的喝的,或是下山觅些荤腥,那些被慧明师太念叨“佛门清净地不该有的俗物”,是她和如意的小满足。 如意自然要帮腔,替她说话。 “小昭姐姐也不是故意去山下找吃的,都怪庵堂里的素斋没油水……” “看你俩就是馋嘴的猫。”薛绥摇头轻笑,接过如意递来的梳子…… 她虽是光头,但天枢亲手为她打造的一把药梳,每日用清水浸润头皮后,再用它按摩头顶,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昨夜偷吃柿饼,闹牙疼的是谁?” 小昭红了脸,吐个舌头,将素绢帕子递给薛绥,转而吩咐如意,“去膳房把温着的山药粥端来,再加些红枣碎……” “知道啦!”如意踢着石板路上的积雪跑远。 薛绥望着她的背影,缓缓坐下。 初入端王府时,这丫头还矮她一个头,转眼间,她长高了许多,行事也添了许多利落大方…… “姑娘快看!院子里的桔梗抽芽了!”小昭指着墙角,欢天喜地地跑出去。 薛绥头也不抬地纠正。 “那不是桔梗,是师太昨年种的党参。” 如意听到声音回头,咯咯直笑。 “姑娘你信不信,小昭姐姐能把党参当萝卜啃……” 小昭竖起眉头,“敢笑话我?看我还给不给你吃的……” 两个人在雪地里你追我赶。 锦书抱着笸箩从禅房转出来,见状摇头:“这俩丫头没个规矩,姑娘倒有闲心逗弄她们……”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活泼些好。随她们去吧。”薛绥笑着放下木梳,将冻红的指尖藏进袖笼,呵气暖了暖。 “庵里的日头这样冷清,总得找些事情来做……” 声音未落,看着锦书欲言又止的模样。 她微微抬头,“可是大师兄有什么消息?” 锦书环顾四周,走近背着风,压低声音。 “上元节灯市的纵火案,牵扯出光禄寺仓储虚增损耗,三年未核库、账册不全。皇帝大为震怒,责令严办,太子殿下查出常平仓私扣军粮二十万石转售江州私商牟利,以霉粮充数、伪造押运损耗,赃证俱获……” “为彻查军需贪腐案,朝廷派薛二老爷押解粮草转运使上京受审……” 薛绥拿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 上元节那天的混乱场景,她仍历历在目。 西兹死士扮成杂耍艺人纵火,旧陵沼从中推波助澜,便是为了将光禄寺与常平仓储的层层黑幕,大白在天光之下—— 常平仓的主事是郭照怀的嫡亲二叔郭明远。 李肇果然心思缜密,顺藤摸瓜便将贪腐链条揪了出来,没有让她失望。 眼下,西疆战事胶着,这个时候私吞大军粮饷,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薛庆廉任江州左司郎中。 这个时候派他押解犯案入京,倒是颇有些值得推敲…… “太子殿下行事老辣,借势而为,当真雷厉风行…” 锦书话音戛然而止。 竹篱外传来熟悉的咕咕声,转瞬间,灵羽便扑棱着翅膀,落在她的肩头。 喙尖微微开合,轻点在她的耳垂,像是撒娇一般。 她下意识捉了它的爪子,不见信筒,又笑着点了点它冰凉的喙。 “淘气!” 说罢摩挲灵羽的脑袋,回头看向锦书。 “天凉下来了,两个丫头都馋坏了,得想法子为她们改善一下伙食……” 锦书垂眸应下。 转过身,就见如意捧着紫陶碗走来,碗沿沾着的蜜渍在晨光里,晃出一圈细碎的光。 “烫烫烫!”如意将碗放在桌上,龇牙咧嘴地吹着气摸耳朵。 “膳房的灶火太旺,差点把碗烧糊。” “没规矩。”锦书接过碗,用帕子擦净边缘,“姑娘脾气好,不怪罪,你做事便毛毛躁躁的。” 薛绥刚要抬手,依稀听见山门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很快,便有小尼在门外来喊。 “了尘,师太有请。” 薛绥和锦书对视一眼。 她们出去时,慧明师太已领着庵中众尼迎了出去。 铅云色的天空像泼翻的墨汁,漫过山脊。 薛绥抬头,便见太子仪仗停在山门前,鎏金鸾鸟纹的车辇在呼啸的山风里泛着一层冷光,仿佛要破开水月庵清寂的山门。喜欢问九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问九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