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没几个昼夜,通过运20几个白天和晚上坚持不懈的在擎天厂和实验基地中飞来飞去。 张文很快凑到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接着就是一阵严密的组装测试工作。 还有一些装置是张文直接让擎天场的人一边做一边运来的。 在等材料的这段时间内 张文一行人前往参观窦教授的蒸汽弹射实验。 张文前往飞机跑道一旁。 只见跑道旁边堆满了各种仪器。 还有一个锅炉专门用来给装置供应高压蒸汽。 窦教授正在跟自己的学生调整蒸气的压力。 张文凑上去说:“压力你打算用到多大?” “差不多足够弹射十六吨的飞机的程度吧。” “蒸汽弹射就是这一点不好。” “面对重量不同的飞机,不能灵活的调整蒸汽的压力。” 窦教授打开开关。 一旁的锅炉瞬间以极高的速度运转起来。 窦教授解释道:“这是我们专门用来供应高压蒸汽的锅炉。” “不然的话实验没法做。” “毕竟您也知道,这地方也没有船上的蒸汽轮机。” “确实。” 张文说道。 前方摆着的是一辆看上去已经快要报废的汽车。 窦教授见到张文看向汽车,解释道:“嗷,那是实验用的汽车。” “到了发射的时候,地上的滑块给汽车提供一个牵引力。只要这股子力量能够让这辆车扔出去。” “再用飞机实验也不迟。” “对啊,咱们毕竟不能用咱们士兵的命来做实验。” 张文说道。 不过他突然想到。 反正擎天厂里面钢铁多的是。 让厂里给自己做一点模型飞机不就行了。 就只用做空壳子,就用钢铁做。 反正现在钢铁产能在削减,钢铁的价格也在一路下跌。 这时候还正好帮他们消化一些产能。 反正现在钢铁的价格也便宜。 张文就立刻通知让擎天厂造点飞机模型送过来。 不用太多,100多架足够了。 张文放下电话说:“我已经让厂子里面造了点飞机模型送过来。” “汽车毕竟还是不太行。” 窦教授羡慕的说:“那敢情好啊。” “真羡慕你们这些有厂子的人。” 随后,两人便继续说着。 这边,窦教授的学生举起手来喊着窦教授。 确认蒸汽压力已经达标了。 窦教授连忙叫其他人回到安全屋里面。 他和张文也赶紧进入安全屋。 在安全屋里面,有一个开关,连接着外面的蒸汽装置。 “你们的安全意识很好啊。” 张文说道。 他可是为了厂里的安全意识费了无数脑细胞。 “上次,就这个学生,他的手差点被高温蒸汽给蒸熟了。” “总得长点记性吧。” 顺着窦教授的指头望去,那个学生正不好意思的站着。 “开始!” 窦教授说道。 他按下按钮。 高温高压的蒸汽瞬间释放,顺着轨道向前冲去。 而那辆汽车,也被直接拽飞。 随后,跑道旁边几十个排气孔瞬间排气。 一时间,白色的蒸汽弥漫了整个飞机跑道。 过了几分钟,蒸汽才散去。 “这下子,又得重新储能了。” 窦教授抱怨道。 张文知道,这就是蒸汽弹射的一大缺点。 毕竟蒸汽弹射是依靠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的。 一下子释放之后,储存罐中就没有蒸汽了。 只能通过锅炉或者蒸汽轮机重新供给。 即使供给的再快。 中间也是有间隔的。 没有办法重新使用。 张文和窦教授连忙开始记录汽车到底飞到哪里了。 一旁的摄像头记录下了汽车飞出去的距离和高度。 他们立刻开始计算。 计算汽车飞出去的距离和高度,得到动能,再经过计算。 得出的结果已经差不多了。 “差不多足够将一架十吨左右的飞机弹射了。” “已经很不错了。” 张文说道。 毕竟蒸汽弹射的难点不是能够弹射多少吨位的飞机。 而是这一整套系统的耐用程度。 高温高压的蒸汽啊。 这玩意可不是开玩笑的。 稍有不慎,就是一条人命。 “也难顶啊。” 窦教授说道。 “现在的主战飞机还能勉强弹射起来。” “但是万一有新飞机呢?” “实在是太难了。” 张文表示赞同说:“就是这样的,成果都是一点点来的。” “别急了。” “等明天,飞机模型到了之后。” “咱们再实验一遍。” “如果没有任何问题的话。” “基本上就可以上真人了。” 张文说道。 随后,张文就和窦教授在跑道呆了一天。 帮助窦教授解决了许多问题。 第二天。 那架运20又来了。 而且来的不是一架,而是四五架。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这样,一趟运不完。 张文只能先把这些东西放到跑道旁边。 先用着。 张文赶紧找到窦教授。 “可以了。” “咱们来实验吧。” 窦教授连忙欣喜若狂的将一架上面标注着十吨的小飞机模型用车拉到飞机跑道内。 没错,张文让厂里,从十吨开始,一直做到了四十吨。 从十吨开始,每加五吨一个模型。 窦教授连忙将弹射装置装上飞机。 这些飞机的起落架都是和真正的飞机差不多一样的。 没有什么缩水。 窦教授立刻准备开始一切工作。 而张文在安全屋中看着他们。 经过一段时间后。 窦教授他们终于做完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开始实验。 他们回到安全屋内。 屏气凝神的看着跑道外的飞机。 “准备。” “开始!” 窦教授说道。 随后。 蒸汽弥漫。 但是那一架飞机则是顺着跑道。 在极短的距离内。 就飞上天际。 随后开始滑翔。 掉落在不远处的小山包上。 见到这一幕,在场的众人欢呼了起来。 这一下,就意味着终于能够弹射十吨的小飞机了。 巨大的进步! 张文也满含笑意的看着他们。 自己的电磁弹射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储能模块暂时先用电池顶替。 能量回收就直接用电动车的promax版本。 各种加强。 而电磁加速是这里面最困难的部分。 张文和厂里的工程师们搞了好久才完成。 不过,这一旦完成。 就意味着不止是电磁弹射。 电磁炮的关键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第二天。 张文带着人在另一条飞机跑道处。 开始铺设设备。喜欢退学三年后,我开着六代机空降校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退学三年后,我开着六代机空降校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