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他做了什么?” “不可能啊……这不可能啊。” “他转换……怎么会这么快啊。” 这已经不是一个教练员这么想。 几乎所有的教练员都是这么想的。 即便是米尔斯。 此时此刻看着都感觉自己的眼睛受到了冲击。 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在米尔斯的认知里面,他不知道这应该如何做到。 甚至他认为这就不是这个世纪的运动员可以做到的事情。 结果呢? 结果看到了什么呀? 有一个运动员就在自己的一眼鼻子底下。 把启动和加速的转化。 做成行云流水的状态。 或者说。 这就是米尔斯幻想中的场景。 之所以用幻象,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 自己这辈子是不知道如何让运动员做到。 因为他觉得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他对自己没有信心。 他对运动员也没有这个信心。 起码他活着的时候。 他认为自己是见不到的。 然后呢? 又是这个东方人。 又是这个苏。 又又又一次。 做到了这一点。 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做到了可能。 “好啊!” 兰迪看到这里也忍不住拍了一把自己的大腿。 因为现在做到了这一点。 的的确确是连他自己。 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到的事情。 这一点他其实和米尔斯的想法类似。 原本他也认为不可能做到。 结果呢? 就是有人做到了。 还做得如此的流畅。 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 就像是你从30帧的手机突然换到了60帧。 这种感觉是从来没有看过的人无法体会的。 “原来是这样……” 拉尔夫.曼虽然声音没有这么大。 可你看他眼底的狂热。 却丝毫不减。 甚至可以说比旁边的兰迪。 还要更加的旺盛。 其实原本作为一个教练团队的成员,他也不建议苏神老是拿自己做小白鼠。 毕竟运动员的青春也是宝贵的。 这一点他也做过运动员。 当然是心知肚明。 所以即便是他有这个私心,也从来没有开过口。 结果呢? 人家次次都是主动去做。 而且关键是人家次次都办得成。 在这种情况下,让拉尔夫.曼的内心再也忍不住悸动。 自己必须要和苏合作。 除了他。 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能够满足自己的胃口。 是的,任何一个都没有了。 即便是那个博尔特。 当年他最想拿过来做一做人体标本的家伙。 现在也已经被抛到了脑后。 如果要和苏来换。 那他也绝对不换。 跟腱-肌肉界面的应力传导优化! 跟腱作为人体最粗的肌腱,直径约1.5cm,其弹性模量约1.3GPa,直接影响能量传递效率。 苏神在第七步蹬伸峰值,跟腱承受超过约2500N张力,产生8mm形变! 此时。 肌-腱连接区的腓肠肌肌纤维末端的褶皱状结构,折叠角从12°增至18°。 增大接触面积,会使得使应力分布均匀性提升,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微损伤。 通过预激活产生的初始张力,使胶原纤维从无序螺旋状态转为平行排列,弹性模量临时提升至1.6GPa。 不过这个力道这么强! 你怎么可能完全掌控? 如果不能掌控。 那又有什么用? 这是米尔斯最后的挣扎。 的确作为短跑百米选手。 如果你只是某一段跑的快,那屁用没有。 甚至因为你这一段而耽误了整个百米的成绩,那才叫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前面的运转变得这么的流畅,带来的冲击力以及整个身体的加速向前,感觉和以前会完全不同。 你别说流畅了这么多。 每流畅一帧。 身体需要面对的能量消耗以及控制都会成倍的增加。 所以,米尔斯这里就是认为苏神很难掌控住这个宛如脱缰野马的转换速度。 当然也是他最后的自我挽尊。 如果这一步都被做到了。 那就是真的突破了。 那可是没有任何运动员只知道的突破方法。 也没有任何教练员知道的突破方法。 那是全新的东西。 而且目前来看。 如果能用出来。 就算是成功了。 那毫无疑问。 就是二沙岛那边的实验室捣鼓出来的新东西。 他们将在运动科学体系上直接碾压过北美。 甚至碾压过整个蓝星。 能做到吗? 当然可以。 这样的困难苏神早有预料。 怎么可能没有预料呢? 面对突然大增的冲击力。 只见膝关节角度从传统145°增至150°。 使自己股四头肌的发力方向与股骨长轴夹角从35°减至30°。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就突然……形成独特的“变矩杠杆“效应。 紧接着就是髌股关节应力优化。 髌骨轨迹在股骨滑车沟内的滑动角度从22°调整为18°。 髌股接触面积增加15%,从2.8cm2增至3.2cm2。 接触应力降低23%,从12MPa降至9.2MPa,避免软骨磨损。 股四头肌力矩臂动态调整。 通过股内侧肌斜头提前20ms激活,使髌骨向内侧偏移1.2mm,股四头肌合力线与膝关节旋转轴距离从5.8cm增至6.2cm。 蹬伸力矩提升从125N·m增至134N·m。 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做成这样做当然就是为了点亮推动启动转化的加速这一步的…… 力学奇点! 只做了这些调整神奇的事情就出现了。 就仿佛真的有个奇点被激活。 让他整个能量突然就贯通了下去。 一点都不卡滞。 这种流畅顺下来的路线。 让苏神冲击力再强。 也能顶得住。 也能转化的出来! 然后就看到苏神在膝关节伸展至150°时,又让自己股骨与胫骨的夹角迫使髋关节被动后移0.05m。 形成“膝关节推-髋关节拉“的耦合机制。 半膜肌、半腱肌在膝关节伸展后期,离地前50ms,离心收缩,产生300N·m的屈膝关节力矩。 与股四头肌形成“力偶“。 将膝关节线性推力转化为髋关节的旋转力矩。 再配合颈干角125°使臀中肌的发力方向与股骨颈轴线形成18°夹角。 在髋关节后移时产生额外的水平分力,约150N,相当于在传统蹬地力基础上增加7%推进力。 这样一来。 整个转化。 彻底完成。 苏神整个人的感觉…… 就好像有人在自己的身体里投入了一枚炸弹。 这一步迈出了原本多少要拿出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以及身体能量来做转化。 来切换启动和加速之间的区域场。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即便是以前所谓的无缝衔接。 其实放到科学的显微镜下来看。 也还是有很多缝。 直到今天。 才算是真正放的科学的显微镜下。 也问题不大起来。 苏神这一步出去,其实已经拉开了所有人。 别管你是鲍威尔还是卡特。 别管你是博尔特还是其余的谁。 现在在苏神的眼里都一样。 快…… 太快了,怎么会这么快? 他刚刚这一步是怎么做到的? 为什么会这么快? 卡特因为在苏神的视频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就导致他比任何人都要更加专注在苏神的技术上。 他比任何人都更加仔细的揣摩苏神动作变化。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到了真谛。 只要继续参加训练,有机会也能够分开1.80的门槛。 甚至更进一步。 像苏神那样打开1.70,那他是没敢想。 但是打开1.80。 他认为自己还是有些机会。 因此他比任何人都仔细观察苏神的跑动,即便是他现在也是比赛的一员。 前面还好,那都是苏神熟悉的节奏以及常规的操作。 看起来很劲爆,但的确都是在卡特的预料之中。 一直到第7步。 这第7步踩出去的一瞬间。 卡特顿是觉得前面那个人就像是突然开了变速齿轮。 一下子速度就上去了一截。 当然你要较真,那也不算是速度上去了一节只是因为其余人在这个地方的转换…… 都会有明显的转换时间。 这一点不管你是谁都一样。 没有任何的区别。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美式的田径主导体系下,更加没有人能够解决。 即便是博尔特也没差。 号称是神的启动加速,这里也需要转换。 没有不需要转换的人。 当然苏神也是需要转换的,只是相比其余人的转换速度和转换时间…… 他刚刚的这一手。 简直就像是没有转换时间。 直接从启动就变成了加速。 中间一点征兆都没有。 这根本不是现代的美式体系,可以解决。 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让人震惊了。 原来…… 这就是极限转换的感觉。 感觉到了自己第7步所带来的流畅感。 立刻。 苏神就把这个感觉往后面续。 因为任何的感觉出来之后,如果你不往后面续下去,那就会戛然而止。 短跑是个连续性的东西。 没有连续性。 你的技术将没有任何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米尔斯会这么想的原因。 可惜的都在苏神刚刚建立的第七步力学奇点上。 被爆的一干二净。 反而是苏神自己。 眼神炯炯。 下脚有神。 开始进入加速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股四头肌-膝关节的“变矩杠杆“模型,到矢量分解到关节动力学重构。 然后又到了现在。 依靠力学奇点支持,在所有人的里面,第一个无缝进入加速位。 既然刚刚的启动,依靠的踝关节以及小腿的比目鱼肌。 那么。 正式从转换进入加速呢。 苏神。 依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 靠自己的最强肌肉。 臀大肌继承。 臀-核心动力枢纽的三维力矩整合! 砰砰砰砰砰。 从矢状面到额状面的全域控制! 砰砰砰砰砰。 把臀大肌作为顺接启动转换的位置。 这是因为臀大肌纤维呈多向分布,上束斜向外上,中束水平,下束斜向内下,在髋关节95°屈曲位时,会上束纤维收缩时产生后伸力矩和外旋力矩,对抗躯干前倾导致的内旋趋势。 下束纤维收缩时产生内收力矩,与对侧臀中肌协同,将侧向偏移控制在±1.2°以内。 这样就可以通过肌纤维募集顺序优化,下束先于上束激活,使臀大肌合力方向与地面垂线夹角从25°减至20°! 水平分力占比从45%提升至53%! 单肌贡献推进力约320N!!! 二十米。 苏神感觉自己就像是单车处在了下坡道。 现在要做的不是担心动力问题。 反而是如何控制的问题。 可以控制好。 这个速度。 已经强的离谱了。 砰砰砰砰砰。 速度越来越快。 没有启动和加速转换消耗的速度。 就是恐怖。 一般人这么干,就是自寻死路。 小时候骑单车的时候骑过下坡吧,当速度到了一定限度后,你整个人会出现剧烈的摇晃,这就说明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你身体的控制。 甚至你再怎么骑单车也不会再提速,反而会晃动加剧。 人体也是一样。 这个时候失去了启动转化的限制率。 苏神加速得起来速度太快了点。 普通人根本就。 顶不住。 顶不住? 抱歉。 哥们这一世。 就不是普通人了。 核心肌群的“动态刚化“机制! 苏神重开了这么多年。 什么东西都是提早准备。 提早规划。 没有任何的遗漏! 你很难控制是吧。 没事。 苏神立刻调动核心肌群,通过三层肌肉系统构建立体稳定架构! 深层稳定层——腹横肌采用“腰围收紧“模式,肌电振幅达400μV,通过腱膜张力将腹腔内压提升至80mmHg,使躯干刚度增加40%,减少蹬伸时的能量泄漏。 中层动力层——腹内外斜肌以3:2的激活比例产生抗旋转力矩,左侧腹外斜肌与右侧腹内斜肌协同收缩,在额状面形成25N·m的力矩,抵消侧向风力,0.8m/s风速产生0.12N侧向力,和惯性偏移的复合作用。 表层动力层——竖脊肌与腹直肌形成“前后张力链“,在矢状面产生182N·m的抗屈曲力矩,维持60°躯干前倾姿态,使重力水平分力608N与支撑反力水平分力1845N形成净推进力1237N。 瞧瞧看。 就问问你怕不怕。 什么稳不稳定? 在我这里。 都给我稳定。 稳如金刚! 坚如磐石! 在后面的劳逸看着都眼愣。 我靠。 苏总。 竟然还有私藏货啊。 不行。 必须要敲敲竹杠啊。 这个。 对我的胃口啊。 所有人现在…… 都把苏神当成了多宝道人。 简直是。 谁看到了都想要…… 咬上一口。 二十五米! 多关节动力链的神经控制算法准备。 从脊髓模式发生器到大脑预判性编程。 脊髓中枢的时序编码开启。 脊髓腰骶段的中间神经元网络通过交叉伸肌反射和屈肌回撤反射的时序叠加,生成三关节蹬伸的刻板模式。 髋关节伸展指令:由L5-S1节段的伸肌运动神经元池发起,在着地后20ms触发,持续80ms。 膝关节伸展指令:由L3-L4节段延迟30ms激活,与髋关节指令重叠50ms,形成力矩叠加。 踝关节跖屈指令:由S1-S2节段在离地前40ms爆发性发放,动作电位频率从50Hz跃升至150Hz,实现“末端爆发“效应。 然后通过“末端爆发”这种脊髓层面的硬编码模式,使三关节蹬伸时序误差控制在±5ms以内,确保力-时间曲线的精准叠加。 三十米。 苏神速度已经是超级贯通。 这个速度。 这个加速度比之前不知道感觉好了多少。 但是他还想更快一点。 因为这样就能让自己的途中跑。 同样取得惯性的突破! 等于一鱼两吃,甚至是……三吃!!! 臀大肌节采用串联-并联混合排列,在高速收缩时,串联肌节沿肌肉长轴排列,负责快速缩短,通过肌球蛋白头部的“动力冲程“,直接产生推力。 然后进入并联肌节,垂直于肌腱排列,通过横桥循环产生侧向张力,维持肌纤维形态稳定,防止串联肌节过度拉伸导致的能量耗散。 控制住。 控制住。 抬头。 进入途中跑! 而这个时候。 苏神的目光之内。 根本没有任何人。 一个人都没有。 甚至是。 钉鞋声。 都小的可怜。 都小的可以。 忽略不计。喜欢体坛之重开的苏神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体坛之重开的苏神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