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石一号”马车一造出来,可就在青石村掀起了不小的动静。 头几天,光是拉着村里各家作坊的货往“公仓”送,就显出了它的大能耐。 以前石头赶着那老破骡车,一趟撑死了也就拉个千把斤的粮食。 还得两个人一前一后地看着,生怕路上颠簸给撒了漏了。 如今换上这“青石一号”,好家伙,一车装上两千斤的粮食,那都轻轻松松。 两匹骡子拉着,跑在那新修的“三合土”大道上,又快又稳当。 车轮子转得“骨碌碌”响,听着就让人心里头舒坦。 “爹,您这马车可真是神了!”石头赶着车,脸上乐开了花,对着坐在旁边的张大山喊道。 “以前从各家作坊把货拉到公仓,少说也得大半天。如今换上这新车,一个多时辰就全给它拾掇利索了!” 张大山坐在车辕上,瞅着那平稳的车厢,心里头也是满意。 “这路修好了,车也得跟上趟才成。”他淡淡地说道。 “光是这村里头使唤,还是有些个大材小用了。” 柱子从车厢里卸下一袋粮食,也是满脸兴奋,对着他爹嚷嚷:“爹,这车坐着也舒坦,一点都不颠!” “以前坐那破车,颠得俺屁股都快开花了!” 铁牛也扛着粮袋过来,憨厚地笑道:“是啊爹,这车拉得多,跑得快,以后咱们往镇上送铁器,也能多送不少。” 就连在旁边帮忙归拢粮食的王氏和花儿她们,瞅见这新马车的威风,也都忍不住啧啧称赞。 “当家的,有了这好车,往后石头他们出去跑买卖,也能少受不少罪了。”王氏欣慰地说道,眼神里满是欢喜。 花儿也笑着说:“是啊爹,这车又大又稳当,将来咱们布坊的彩布往外运,也不怕给颠坏了。” 张大山嗯了一声,心里头却在盘算着更远的事。 “等过几日,让石头再拉着它去一趟临水镇,让赵掌柜也瞅瞅。” 没过几天,赵四海赵掌柜还真就自个儿个儿寻上门来了。 他也是听说了青石村造出了新式马车的风声,特意从南阳府那边赶过来的。 一进村,瞅见那辆停在张家大院场院里头、比寻常马车瞅着就要高大精巧不少的“青石一号”。 赵四海那双精明的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 他围着马车转了好几圈,摸摸这儿,敲敲那儿。 一会儿蹲下去瞅那车轮子和车轴的连接,一会儿又伸手去按那车厢底下的木质减震板簧。 还特意让石头把那刹车和驻车的机关给他演示了一遍,看得是连连点头。 “啧啧,张老哥,你这……这真是你们青石村自个儿造出来的?”赵四海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什么样的车马没见过? 可像眼前这般,结构如此精巧,瞧着就透着一股子与众不同的马车,还真是头一回见。 “赵大哥好眼力。”张大山笑着点头,“正是。俺给它取了个名儿,叫‘青石一号’。” “好!好一个‘青石一号’!”赵四海一拍大腿,满脸的兴奋。 “张老哥,不瞒您说,我老弟这商队,南来北往的,最是晓得这好马车对生意有多要紧。” “您这马车,瞅着就比镇上那些车马行里头的,要强上不止一星半点啊!” “特别是这个减震的板簧,还有这个轴承的设计,简直是……巧夺天工!” “能不能……也给我老弟造上那么几辆?价钱都好说!” 张大山瞅着他那副急切的模样,心里头早就有数了。 “赵大哥要是信得过俺们的手艺,那自然是没问题。” “只是这马车,用料和做工都讲究,这价钱嘛……” “张老哥放心!”赵四海拍着胸脯,“只要东西好,价钱我老弟绝不含糊!” “您给开个实诚价,只要能让老弟我这商队的运输快起来,省下人力畜力,多出来的银子,早晚都能挣回来!” “头一批,我老弟就要十辆!后续若是好用,订单只会更多!” 十辆马车,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张大山跟赵四海当即便就这马车的具体用料(比如车轴用最好的熟铁,车身用坚韧的榆木和青冈木)、尺寸规格(根据赵四海商队的运输需求定制)、交货日期和价钱,仔仔细细地商议了一番。 赵四海也是个爽快人,知道这等好东西,价钱自然不会便宜。 最后,双方议定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钱。 赵四海当场就留下了一大笔定金,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他心里头盘算着,有了这“青石一号”马车,他那商队的运输能力,怕是立刻就能翻上一番。 到时候,无论是运送青石村的特产,还是跑其他的长途买卖,那都能省下不少工夫和本钱。 这买卖,划算! 赵四海这边刚下了订单,那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在临水镇和青阳县城的商圈里传开了。 谁都知道,赵四海的眼光毒辣,他能看上的东西,那指定是错不了的好货。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时间,那些平日里跟赵四海有生意往来,或者也曾听说过青石村“奇人异事”的商队掌柜、大户管事。 也都纷纷动了心思,派人前来青石村打探这“青石马车”的虚实。 “听说了吗?赵四海从青石村张大山那里订了十辆新式马车!” “哦?就是那个儿子中了举人解元的张家?” “可不是咋地!听说那马车神得很,能拉两千斤货,跑起来还又快又稳当,比官道上的驿车都厉害!” “真有这么玄乎?那张大山不是个泥腿子出身吗?他哪来这等本事?” “谁知道呢,人家儿子是解元公,说不定是得了什么高人指点。” 想要订购马车的客商,一拨接着一拨。 张家大院的门槛,都快要被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给踏平了。 就连村里那些作坊主,比如花儿、栓子他们,也都眼馋这新马车的好处。 花儿如今管着布坊,每日里染好的布匹不少,都得靠着她二哥石头他们的车往镇上送。 她瞅着这新马车,眼热得很,也跑来跟张大山磨叨:“爹,咱们布坊如今订单也多,那染好的布匹往镇上送,也得用车。您看能不能先给咱们也匀上一辆?” 栓子那酒坊里的酒坛子更是沉重,也凑过来说道:“是啊,爹,俺们酒坊那酒坛子沉得很,也得要辆好车才拉得动。您可得先紧着咱们自家人。” 这“青石一号”马车,俨然成了青石村继曲辕犁和水碓磨坊之后的,又一件轰动四方的“神仙造物”。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