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232章 清溪奔流,粮面如雪

第232章 清溪奔流,粮面如雪(1 / 1)

这几个月来,张大山和他那支“核心工程队”,算是把所有心血都搁在这磨坊上了。 儿子们和村里手艺最好的匠人,跟着他一块儿干。 他们碰到的难处,旁人想都想不到。 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疙瘩,硬是被他们给解开了。 比如那巨大的木制水轮,得承住那水流的猛劲儿。 铁牛和柱子为了寻摸够硬够大的木料,跑遍了青石山左近的山林。 最后,才在深山老林里,寻着几棵上百年的硬木。 光是把这些死沉的树干从山上弄下来,就费了十几个壮劳力七八天的工夫。 再比如那套齿轮传动,得把水轮的转圈,变成石磨的转圈。 大大小小十几个硬木齿轮,每一个的齿数、大小、还有那咬合的角度,都得算准了,磨细了。 张大山和小山爷儿俩,常为了一个齿轮的尺寸,或一根传动轴咋个安。 点着油灯,在草图上划拉过来,划拉过去,争论到大半夜。 柱子那手木工活,更是越发精湛。 那些个奇形怪状,却又要严丝合缝的齿轮和轴承座。 在他手里头,就像是活过来一样,弄得是妥妥帖帖。 还有那两扇大石磨,是从村口老槐树底下移来的。 张大山亲自给它“改良”过,重新开了更细密的磨齿。 咋个才能把它们稳稳当当地安到地方? 咋个才能让上下磨盘的空隙匀匀的,还能调? 咋个才能让粮食自个儿往里头跑,磨好的面又能顺顺当当地出来? 每一个小地方,都费了张大山和他那队人老大的心思和汗水。 可以说,这座水碓磨坊,不光是个磨面粉的作坊。 它更像是个水利、机械、木工、石工、铁工这些个手艺活的集大成。 搁在这个年头,也算是顶尖的“高新玩意儿”了。 当然,这中间也没少出岔子。 有时候,是一个齿轮做得不够准,那整个家伙什就转不顺畅,甚至卡死了。 有时候,是那轴承的木料没选对,或者油没抹够,一试着转动,就发出尖叫唤,还冒黑烟。 还有时候,是对那水流的冲劲儿估摸得不够,那引水槽有的地方就渗了水,或者水轮上的叶板被冲坏了。 每一次出问题,都像是往那些个兴高采烈的村民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也总会招来些个风言风语。 “俺就说嘛,光靠水就能推磨?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张先生这回,怕是想得太美了,把事儿看得太轻巧了。” “这都建了快大半年了,花了恁多的人力物力,要是最后弄出个不好使的废物,那可就亏到姥姥家了。” 就连张河、钱大爷这些个对张大山最是信服的人。 瞅着那些个因为出了毛病,不得不停下来修修补补的场景。 心里头也难免犯嘀咕,替张大山捏着一把汗。 可张大山,却从来没动摇过,也没想过退缩。 他晓得,这新东西出来,不碰几次壁,那是不可能的。 栽跟头,才能学到真本事。 每一次出问题,都能让他更明白毛病出在哪儿,也能让他寻摸到更好的法子。 他会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跟那些个心里头犯嘀咕的村民解释。 也会领着铁牛、柱子他们,不嫌麻烦地,把那些个出了毛病的零件,拆了装,装了改,改了再试。 他那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犟劲儿。 他那份遇到难处也不低头的韧劲儿。 他那份对这水磨坊非要弄成不可的执着。 也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参与到这活计里头的人。 他们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到后来的敬佩信服。 最后,都变成了毫无保留的信任和使出全力的支持。 终于,也不晓得熬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流了多少斤滚烫的汗珠。 也不晓得失败了多少回,又改进了多少次。 青石村历史上头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靠水力推磨的、凝聚了全村人心血和智慧的水碓磨坊。 在一个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日子里,彻底弄妥当了! 这座磨坊,比张大山一开始想的还要更气派,更精巧。 主体是用坚固的青石和改良土坯砌的,足有三间正房那么大。 飞檐翘角,青瓦盖顶,在清河岸边那片开阔的坡地上,瞅着就扎眼,就提气。 磨坊旁边,紧挨着一条新挖的、从清河上游引过来的宽水渠。 渠水被巧妙地引到一个用青石板和特制防水黏土(张大山从《天工开物》里学来的法子,用石灰、糯米汁和桐油等和的)砌的、像个大漏斗似的、还比水轮高一些的“引水高槽”里头。 槽底下还铺了能挡住草棍树叶的粗格栅。 那巨大的水轮,直径足有一丈二尺,是用几十个硬实的榆木做的、斜着安的“受水斗”拼起来的。 稳稳当当地安在高槽底下。 它那粗壮的、用上等铁木做的、两头包着厚铜皮的中心主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通过一套大大小小、齿牙交错的硬木齿轮和粗木连杆组成的、瞅着复杂却又特别精密的传动家伙。 一直伸到磨坊里头,跟那两扇早就磨得光溜溜、重新开了更深更密磨齿的大石磨,紧紧地连在了一块儿。 磨坊另一边,是一条同样用青石砌的、带着点坡度的排水尾渠。 能把推完水轮的河水,再稳稳当当地引回到清河下游去。 既不浪费水力,也不冲坏下游的田地。 整个水碓磨坊的设计,真是巧到了家,精妙到了顶。 它不光是个磨面粉的作坊,更像是一件充满了力量和智慧的宝贝。 静静地立在清河岸边,就等着派上大用场的那一刻。 等磨坊彻底完工,所有的零件都经过张大山和他那队人最后一次、也是最严格的一次检查调试之后。 张大山又让石头去村里挨家挨户地吆喝了一声。 “今儿个晌午头,咱们村那水碓磨坊,就要头一回开磨了!” “请大家伙儿都去清河岸边瞅瞅稀奇,也尝尝咱们这‘神仙磨’磨出来的头道面!” 这消息,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上扔了块大石头,整个青石村都炸开了锅。 还没等日头爬到正当空。 清河岸边,那座崭新的水碓磨坊四周,早就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的一片。 比上次水渠修好的时候,还要热闹好几倍。 差不多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撂下了手里的活计,从四面八方,像潮水一样涌了过来。 他们脸上,都带着一样的激动、期盼,还有那么点不敢相信的紧张。 他们想亲眼瞅瞅,这个他们亲手参与建起来的、费了无数心血和汗水的“大家伙”。 是不是真能像张先生说的那样,光靠着那哗哗流的河水,就能自个儿转动画磨盘,磨出雪白喷香的米面来。 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神仙才有的手段啊。 张大山站在磨坊门前那块用青石板铺的平地上。 他身边,站着同样满脸兴奋和自豪的铁牛、石头、柱子。 还有那个虽然有些腼腆,却也为自个儿爹爹感到无比骄傲的小山。 王氏和花儿、巧巧婆媳几个,也领着村里的妇人们,备好了干净的箩筐、布袋,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周先生也被张大山特意请了过来,当这场“技术大变样”的最要紧的见证人。 他老人家虽然对这些个“工匠的玩意儿”不大精通。 可也晓得,这水碓磨坊一旦弄成了,对整个青石村,甚至对这周边的民生,那好处可是深了去了。 他脸上,也带着几分平日里少见的激动和期盼。 张大山环顾了一圈四周那些黑压压的人群,瞅着他们眼里那几乎要满出来的渴望和信任。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觉得自个儿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他晓得,这一刻,他不能出岔子。 也绝不能出岔子。 他走到那引水高槽的闸门控制那儿,对着早就等在那里的铁牛和张河,用力一挥手。 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响彻了整个河岸: “吉时已到——开闸——引水——推磨喽——” 随着他这一声中气十足的吆喝。 铁牛和张河,还有几个力气最大的年轻汉子,立刻同时使劲,猛地转动那早就安好的、用坚硬柞木做的大木绞盘。 那道用来控制进水槽水量的、用厚木板做的大闸门。 便在一阵“嘎吱吱”令人牙酸的响声中,被慢慢地,一寸一寸地,提了起来。 “哗啦啦——” “哗啦啦——” 一股粗壮有力的、积攒了许久的清澈河水,立刻像是挣脱了笼头的猛虎。 咆哮着,欢腾着,从那闸门处奔涌而出。 带着一股拦不住的猛劲儿,冲进了那条用青石板精心铺的、带着点坡度的“引水高槽”里。 然后,便再也没有半点犹豫和停顿,顺着那高槽,一路往前。 朝着那静静立在磨坊旁边的、闪着桐油光泽的巨大木制水轮,奔腾而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那奔腾的水流,也盯住了那马上就要被赋予生命和力量的大水轮。 他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几乎快要停止了跳动。 清溪奔流,势不可挡! 终于,在所有人屏住呼吸的注视下。 当那股强劲的水流,狠狠地冲到水轮上头那些个精心做的、斜着安的“受水斗”上时。 那巨大的、原本一动不动的木制水轮,先是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咯吱咯吱”声。 像是在积攒力气,又像是在舒展筋骨。 紧接着,便在一阵越来越响的“哗啦啦”水声和“嘎吱吱”木轴与石制轴承摩擦转动的闷响中。 慢慢地,却又异常坚定地,开始转动了起来! 一圈,两圈,三圈…… 水轮越转越快,越转越稳。 那一个个设计精巧的受水斗,像贪婪的大嘴,不断地吞着从高槽里冲下来的猛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在水的冲劲儿和自个儿的重力下,把水流那强大的力道,源源不断地变成了水轮旋转的巨大动力。 飞溅的水花,在春天的日头底下,闪出七彩的光,像仙女撒花一样,洒满了整个磨坊四周。 也映照着村民们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脸。 “动了!动了!水轮真的动了!” “我的老天爷啊!光靠着这河水,就能让这么大个的家伙什自己转起来,这……这简直就是神仙下凡,点石成金啊!” 人群中,瞬间爆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热烈、也更发自内心的震天欢呼声。 村民们,像是疯了一样,一个个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手舞足蹈。 指着那飞速旋转的巨大水轮,语无伦次地表达着他们心里头那份压不住的震撼和狂喜。 而更让他们感到惊奇和期盼的,还在后头。 随着水轮飞快地转动,磨坊里头,也传来了一阵阵更复杂、也更有节奏的“咯噔咯噔”、“吱呀吱呀”的齿轮咬合声和机轴转动声。 那是张大山精心设计的、由大小不一的硬木齿轮和粗壮的传动轴组成的动力传递系统。 正在把水轮产生的巨大动力,平稳而又高效地,传给磨坊里头那两扇早就等不及了的大石磨。 紧接着,在所有人眼巴巴的期盼中。 那两扇原本一动不动的、死沉死沉的巨大石磨。 也开始慢慢地,却又异常平稳地,带着一种让人敬畏的力道,自个儿转动了起来! 那沉重的上磨盘,在水力的驱动下,发出均匀而又有力的“轰隆隆轰隆隆”的低沉声响。 像是一头沉睡了千百年的巨兽,终于在这一刻彻底醒了过来。 开始向世人展现它那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 “磨盘也转了!磨盘也自己转了!” “快!快把粮食倒进去!让咱们瞅瞅,这‘神仙磨’磨出来的面,到底是啥样儿的!” 早就等在一旁的石头和柱子,在张大山的示意下,连忙抬起一簸箕早就筛干净的、颗粒饱满的冬小麦。 小心翼翼地,从磨盘上头那个特制的、带着导流斜板的进料口,慢慢地倒了进去。 就在那些金黄的麦粒,跟飞速旋转的磨盘一接触的瞬间。 一阵更细密、也更中听的“沙沙沙沙沙沙”的研磨声,从磨盘之间清楚地传了出来。 那声音,不再像以前人力推磨时那样,带着几分干涩和吃力。 而是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效率,充满了一种让人舒坦的节奏感。 紧接着。 一股雪白、细腻、带着浓郁麦香的面粉,便如同那冬天里最干净的头场雪。 又像是那九天之上倒下来的银河。 从石磨底下那个精心设计的、带着集粉槽和出粉口的装置中,源源不断地,轻盈而又欢快地,流淌了出来! 粮面如雪,纷纷扬扬!香飘四溢,沁人心脾! 那面粉,是那么的白,那么的细。 用手轻轻一捻,柔滑得像上好的丝绸,几乎感觉不到一点儿颗粒和杂质。 跟他们平日里用那老石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磨出来的、夹着石末子和麸皮的、颜色发灰的粗面粉一比。 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没法比。 “出面了!出面了!出好面了!” “这……这面粉,咋能这么白?咋能这么细?简直就跟那雪花儿似的!俺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好的面粉!” “闻闻,闻闻这香味儿,香得俺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用这面粉做出来的馍馍,那还不得跟那画上画的白玉馒头一样好吃啊!” 村民们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比之前水轮转动时还要更热烈,也更激动。 他们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瞅着那从出料口不断流出来的、像白雪一样的面粉。 脸上写满了狂喜和一种近乎虔诚的崇敬。 张河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颤巍巍地伸出手,从那出料口接了一捧雪白的面粉,凑到鼻子底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浓郁的、纯粹的麦香,让他那颗饱经风霜的心,都忍不住剧烈地颤抖起来。 “好面!好面啊!”他哽咽着,声音沙哑地说道。 “俺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好的面粉。用这面粉做出来的馍馍,肯定比那传说中的白玉馒头还要好吃!” 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面粉,又轻轻地放回了那盛满了雪白面粉的箩筐之中,生怕糟蹋了一丝一毫。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庶子夺唐 噬天吞地诀 福瑞:当我来到异世界 幽幽森罗万象 丹武毒尊 开局拿下主角妹妹,女主悔哭了? 快穿升级攻略 人在北美兼职鬼差 苍澜玉牒录,桃桃洛主着 天墟玄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