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王鹏本想给李锋制造些麻烦,却未曾料到反而助长了他的气势,更糟糕的是,他感受到父亲那严厉的目光正落在他的身上。 李贤深知自己已处于下风,但他绝不会轻易认输:“《青云志》乃是我与康老共同创作,首句由康老所书,我不知晓其中典故,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然而,他的解释显得如此生硬。 宾客们面面相觑,虽不敢直接反驳,但心中已有了自己的判断。 “你说《青云志》后续是你所写,那‘红尘赠我三尺剑’一句,你可知道它引用了什么典故?”李锋并未就此罢手,继续发难。 李贤眼珠一转,自作聪明地应答:“我当然知道,但我没必要告诉你!” “你告诉我什么?呵呵……这里并未使用典故,你果真是一个草包!”李锋嘴角微扬,带着一丝戏谑说道。 宾客们再也忍不住,当即哄堂大笑。 坐在台下的康老长叹一声,却是无奈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李贤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吼道:“你竟敢给我设套!” “你诬陷我偷你的诗,我套你话又如何?只能怪你学识浅薄,靠剽窃他人诗词来冒充才子!”李锋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 宾客们看着频频失误的大皇子,心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 原来大皇子才是那个草包,而二皇子才是才华横溢之人。今晚,二皇子在台上一次次地打击着大皇子的脸面。 让他们困惑的是,为何康老这位文坛巨匠会站出来指证二皇子偷诗,他究竟有何动机,要做出这种损害自己名誉的事情? 此时,一位武将注意到那炷香已燃烧过半,善意地提醒道:“二皇子殿下,时间不多了,你再不作词,就要算你输了!” “呵呵……你说了这么多,自己不也还是一字未写?”大皇子注意到香已燃过大半,得意地嘲讽道。 “那你可就要失望了!我若要作词,不过是信手拈来,只有你这种草包才会连题目都不敢换!”李锋看着时间紧迫,却不忘嘲讽大皇子一番。 可恶! 李贤紧握拳头,对李锋的嚣张恨得牙痒痒,但他自己确实才疏学浅,现在只能依靠这首中秋词来支撑。 “有词怎能无曲?云竹,有劳了!”李锋转头看向二楼的云竹,自信地笑道。 云竹脸上蒙着纱巾,已抱起古琴坐下:“李郎,不知是何词牌名?” “李郎?” 听到这个亲昵的称呼,大皇子和王鹏都咬牙切齿。 “《水调歌头》!”李锋报出词牌名,随即走向案前准备书写。 李煜听到这个词牌名,知道它源于《水调》曲,对这首词充满了期待,尤其是云竹的弹奏更是让人心醉。 咚…… 云竹得到李锋的暗示,于是轻轻地拨动了第一根琴弦。 众人仿佛被带进入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置身于一个流水的世界中。 李锋已调整好状态,为赶时间,他采用草书书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此句一出,宾客们正举杯倾听,想见识二皇子的才华,只觉一股磅礴之气扑面而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第二句紧随其后,众人仿佛陷入了诗人与明月的对话中。 如果说《青玉案》是细水长流、娓娓道来,那么《水调歌头》的开篇则是气势磅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 李锋笔锋不减,飞速书写出第三句,只是在“高处不胜寒”处稍稍放慢了笔速。 宾客们纷纷抬头望向高处,仿佛也感受到了那股寒意,与李锋产生了共鸣,甚至在场的高官也生出了相似的心境。 “好!” 王宰相端着酒杯,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句称赞。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青衣侍女看到李锋的句子已成,朗读出这一句,抬头望着眼前的热闹场景,似乎同样有所感触。 “何似在人间吗?” 在场的达官贵人们,虽然许多人渴望成仙,向往天宫,但若真要进行比较,他们的生活其实并不逊色。 尤其是独自在广寒宫,又怎能比得上人间的精彩呢? “好词好句!” 宁王李煜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王爷,而今像是写进了他的心窝里,亦是不吝啬地称赞起来。 上阕已成,众人皆被带入诗中的意境之中。这磅礴的气势、直截了当的表达,更凸显出二皇子的广阔胸怀。 杨玉娘原本对诗词并无兴趣,但听着李锋的诗词,她的眼睛却痴痴地望着舞台上奋笔疾书的二皇子李锋。 咦? 杨老将军注意到孙女的异样,此刻若有所思地望向台上的二皇子。 笔锋依旧,李锋继续书写下半阕的内容。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这一刻,词境回到了词人自身,用词至美而适当,讲述着那些夜晚未眠之人,与天下所有失眠者产生了共鸣。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康老正欲将酒杯送至嘴边,当听到“别时圆”三字的时候,仿佛被戳中了心窝。每当月圆之夜,亲人却远在他方,这不正是“别时圆”吗? 李锋已完全融入诗意之中,长叹一声后继续书写。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这是一种释然,也是一种豁达。 人终究无法战胜天命,一切还是应顺应自然,何况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是啊……古难全!” 王宰相将端在半空中许久的酒杯送至嘴边,一饮而尽。 在场的五百宾客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特别在朝廷为官,又有几人不有思乡之情呢?此刻只觉得这诗词,正是在写他们在场的每个人。 李锋的词已经来到最后,于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此刻,这是词人美好的愿望,也是所有善良之人的共同心愿。而这最后一句,更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 咚…… 一曲终了,云竹也领悟了词中之意,痴痴地望着舞台上的情郎。 “好词!好大气的词啊!” “这样的词句,简直是诗仙之作!” “诗中皇子之名,如今看来已是名副其实了!” …… 在场的宾客都颇具鉴赏力,特别这首词写进他们的心窝里。此刻听完这首词,无不惊叹于它的非凡之处,纷纷赞不绝口。喜欢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