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石郡。
绵延不绝的山脉外,伏子厚与王俭、高君雅等人聚集在一起商议。
“据内应消息,贼寇藏匿于此,若是贸然进山,贼寇必定遁逃,唯有派遣一支兵马,引其埋伏,再由其他两路兵马,断其退路……”
伏子厚指着地势图上的一条条山川脉络,一条条峡谷、河流。
“子厚想让王郡丞、张校尉、赵司马,率领七百将士,前往此处山涧引贼!贼寇定然以为是离石郡兵马,在此设伏!我与温校尉、高将军与高郡丞,各执一路兵马,饶至其后!”
伏子厚对着众人说道。
听到伏子厚的安排,王俭、张平高、温大有等人,全都点点头,没什么意见,然而高君雅、高德儒、赵文恪三人却不禁皱眉。
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可望着伏子厚完美避开他们三人,避开所有不利,三人都不禁怀疑,是巧合?
若是其他时候,三人自然不会多想。
然而三人本就冲着缉拿伏子厚而来,对于伏子厚的任何举动都格外敏感。
而眼下,看着地势,想到伏子厚的部署,一个念头不由得在三人脑海里浮现。
这伏子厚莫不是察觉到什么,怕不是要跑?
依照对伏子厚的了解,特别是想到此前有关伏子厚在宛丘城的传言,三人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会不会是伏子厚看到高德儒带着人马到来,察觉到不对劲,眼下想要逃跑!
高德儒、高君雅、三人都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
“伏将军,如此安排是否太过不妥,七百人马是否太少?况且引诱贼人乃是重中之重,稍有差错便前功尽弃,若是没有伏将军在前,我有些担心。”
高君雅想了想,看向伏子厚,婉言说道,言外之意就是不怎么赞同这个决定。
然而听到高君雅的话,伏子厚却固执的看着地势图。
“已然不少!贼寇方才大败,退回山中,人心定然不齐,若是见到七百隋军将士入山,必会惶恐不安,立即夺路而逃!子厚觉得由张校尉、赵司马率领三百将士到此即可,王郡丞留四百将士在此关口设伏,如此既能引贼生恶,亦能阻拦贼寇逃离,子厚相信有王郡丞、张校尉、赵司马在此谷道,定能剿灭贼寇!”
伏子厚解释道,随即指着地势图上,一条通往南方的峡谷,告诉高君雅,那里是贼寇南下退路,贼寇若是发现北方被围,定然会不顾一切往峡谷突围,自己便是要与温校尉,率领将士驻守在峡谷内,防止贼寇南逃!
甚至伏子厚直言,此番若是让贼寇逃往南边,日后再想得到机会,可就难如登天!
无需多久,贼寇定会席卷从来,再次侵扰离石郡!
听到伏子厚的话。
众人之中,最为触动的是王俭。
身为离石郡的郡丞,贼寇袭扰离石郡,王俭最为无奈,贼寇不仅仅伤害百姓,残害商贸,还对耕种、税收有着致命的影响。
前者若还能忍受,被百姓暗地里指责无能!
那么后者,可是直接被朝廷所失望,关乎仕途。
若是此番伏子厚真能除掉这伙贼寇,王俭比谁都要开心。
“可……”
高君雅还是有些不赞同,伏子厚态度越是强硬,在高君雅眼里便越有问题。
“若高将军依旧担心!那便如此,由王郡丞、高将军、赵司马引贼!高郡丞、张校尉断其退路!我与温校尉驻守峡谷!若是高将军没有意见,那便如此行事!”
伏子厚开口说道,随即起身,看向高君雅、张平高一眼。
言至于此。
气氛已经有些微妙。
明眼人都能从地势图上,看出贼寇一旦被包围,无法南下,那么兵马少,负责引贼的地方,必定是贼寇拼命突围的地方。
这也意味着功劳最大!
一方面是此前高君雅口口声声说,这一次布兵灭贼,都听伏子厚的部署。
另一方面,高君雅的担心,反过来说,何尝不是不信任,别说被安排到另一路的张平高脸色有些难堪,就是王俭,面色都隐约有些不悦。
与高君雅、高德儒带着怀疑不同,王俭对伏子厚也只是停留在观望,故而自然不会去想,伏子厚是否会逃跑。
在王俭眼里,高德儒的话也只是猜测,而伏子厚此前在太原的举动,却是实打实的事迹,在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之前,王俭可不会贸然去怀疑方才立下大功的伏子厚。
“如此也好!”
高德儒是个人精,擅长观人脸色,已经察觉到族弟高君雅的举动,已经让人不喜,连忙站出来打圆场。
片刻后。
望着已经率领兵马出发的伏子厚、温大有。
高君雅与高德儒站在一起。
“我担心伏子厚已经心虚,察觉不对,准备逃跑,故意不让我们在其身边!”
高君雅皱眉,有些忧虑的说道。
越看越觉得伏子厚心虚,可偏偏伏子厚手握兵权,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别说太原伍卒,就是王俭都不会站在自己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