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主意!”
李世民听到伏子厚的话,目光一亮,眼前这些操练的将士不下三千多人,如果全部都穿上更好的玄甲,那场景,李世民想想便忍不住心动。
三千多身披玄甲的骑兵,可要远胜那些所谓的甲卒,更别提普通的贼寇。
“子厚啊!你说这句话,怕是今晚我要睡不着觉!”
李世民惆怅的叹口气,望着将士,带着满脸憧憬,对着伏子厚说道。
如果说此前与伏子厚的关系,是在战场上一起出生入死,在心里的位置就像长孙无忌那般,视为自己心腹自己人,那么经历过夜间的事情,在李世民心里,伏子厚的地位,就连长孙无忌都已经比不上。
长孙无忌是妻子的兄长,李世民也与长孙无忌整日厮混在一起,十分信任长孙无忌。
可昨晚的情况,李世民试问,如果长孙无忌在昨晚,面对同样的危险,面对同样拥有的权利、兵马,长孙无忌是否会像伏子厚那般,把性命放到自己手里。
事关生死!
长孙无忌很大可能,会出现犹豫,也会做好后备之手,会与观音婢知会一声。
而伏子厚,昨晚却没有半分犹豫,在没有长孙无忌有妹妹观音婢的情况下,得知是自己的瞬间便命人离开,并且独自跟着自己回到太守府。
李世民即便眼下回想,心中都不禁万分动容。
昨晚在将军府时,看着毫不犹豫做出决定的伏子厚,李世民就在心里立下誓言,这辈子,自己都不会辜负伏子厚的信任,无论日后任何情况,终其一生,自己都会庇护伏子厚。
“你可别睡不着,万一等表姑来到晋阳后,看到你消瘦,定会心疼,上一次在蓨县李府匆匆见面,我可没怎么打招呼!”
伏子厚对着李世民笑道。
“那等下次见面,好好聊一聊!”
李世民闻言,想到妻子观音婢,满是笑容的脸上,也不禁浮现深深的想念。
方才经历敌众我寡的恶战,若非伏子厚率兵抵达,差点就是天人永隔,经历九死一生,眼下,李世民也想要妻子陪伴在身边。
平原上。
伏子厚望着邢明、熊瑞祥、赖伯等人与段志玄闲聊,突然想到一件事,看着四周,随后示意李世民与自己一边走一边聊。
李世民回过神,看到伏子厚的举动,有些好奇。
片刻后。
二人来到汾河旁。
“世民!日后若南下,仅有这些将领还不行,宛如你所言,不能空有蛮力,你可认识一些颇有名望的士人?最好那些士人能招揽更多有才之人前来投奔。”
伏子厚看向李世民询问道。
李世民听到伏子厚的话,想了想,点点头。
“倒是认识一些,不过名望却都算不上,论结交名士,我兄长认识的比较多!”
李世民说道,随后告诉李世民,兄长如今在洛阳、河东,一直都在与郡望子弟结交。
“怎么了?子厚!”
李世民见伏子厚听到兄长的事情后,面露思索,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面对李世民的目光,伏子厚停下脚步,看向李世民。
“此前我来晋阳前,曾拜访过太原温氏,温氏名誉天下,识人无数,李老与叔伯温大雅有旧交,我想私下设宴,请叔伯温大雅前来晋阳!到时候侧面打听一番。”
伏子厚对着李世民说道。
“私下宴请温氏!”
李世民听到伏子厚的话,面露沉思。
对于温氏,李世民自然清楚,就是父亲都说过,太原温氏十分重要,必要拉拢。
眼下听着伏子厚的打算,李世民也知道伏子厚是在为自己预备人才。
对此李世民也有些心动。
对比兄长认识的士人,自己认识的士人确实很少。
若自己日后能够得到一些才士帮助,无论是战场内外,还是在其他地方,也断不会无人可用。
一想到兄长在河东结交的那些郡望子弟,以往也见过不少,李世民实在不相信那些郡望子弟的才能。
“我私下宴有理由,就算传出去,只要唐国公与你不在,也无需担心!”
伏子厚看向李世民。
历史中,房玄龄便是温大雅引荐给李世民,而也是通过房玄龄的引荐,杜如晦等一众名士,才会来到李世民麾下。
说话间。
不远处一名李府的家仆,便急匆匆的朝伏子厚、李世民这里跑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