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转了半天,宋铁买了不少小玩意。 少女怀春,总是对新鲜的事情好奇,好在赵阳有钱,什么都能满足他。 眼看逛的差不多了,赵阳又带着她来到自行车铺。 宋铁微微一惊:“阳子哥,你要买车?” 赵阳点头:“嗯,咱家现在有钱,没必要省着,有了车以后出行也方便些。” 还有一个原因没说,那就是明年开始,买自行车要票了。 而自行车的供应十分紧张,一般人还买不到。 走进店里,里面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 赵阳询问道:“同志,这车怎么卖?” 中年男人眼都没抬一下,随口喊道:“永久的二百八,飞鸽的二百六。” 听到这个价格,宋铁猛地一惊:“这么贵!” 她刚才买了一堆小玩意,总共才花了五块钱,结果一辆自行车,顶的上赵阳一年的工资还要多,这怎么能让她不心疼。 车铺老板也是见两个小年轻,觉得他们买不起,所以态度才这么差。 听到宋铁的话,老板更是打趣说:“你们要是买不起,可以去对面看看,那里专卖小孩玩意。” 赵阳无奈翻了个白眼,他是真看不惯老板这态度。 不过在这个年代属于屡见不鲜,大部分人都没有服务意识。 甚至到了七八十年代,很多商场里面都会贴上“禁止殴打顾客”的标识。 当即,赵阳从怀里掏出一叠大黑十。 “tua。”手指沾了点口水,赵阳一张一张的数着。 车铺老板见状,眼睛都亮了。 “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了,原来是位小爷啊,敢问这位爷怎么称呼?” 面对老板的突然转变,宋铁瞬间昂起脖子。 “哼,谁说我们买不起了,我家阳子哥可有钱。” 赵阳也不多废话,就算去了其他店,估计也是一样的货色。 他指了指旁边:“就拿这辆永久的吧。” “好嘞。”老板接过钱,乐呵呵的跑去开票去了。 办完手续,车铺老板将自行车交到赵阳的手中,还不忘交代说:“小爷,您记得上派出所备案上牌,别到时候被偷找不到了。” 赵阳点点头,伸手拍了拍自行车后座。 “铁铁走,带你兜风去。” 宋铁跃上自行车,别提有多开心了。 两人先是在街道附近闲逛,感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然后才去了派出所。 从五零年开始,街道为了统一管理以及防止盗窃,就规定了自行车的使用规范。 车辆需要移交到附近公安部门进行备案,然后在车把上砸号,并且每年要交两块钱的管理费。 就跟后世的小汽车差不多,属于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直到改开,工业逐渐发达,摩托车取代自行车成为更加重要的交通工具,国家才对自行车的管理愈发松散起来。 等上完牌照,两人就直接回家了。 进了前院,阎埠贵依旧在那里等着。 “哟,这是...自行车?” “阳子,你买自行车了!” 阎埠贵大惊,连忙朝着院里喊道:“来,大家都来看看,咱们院出现自行车了。” 整个前院的人瞬间被惊动,大家围着赵阳手里的自行车,打量个不停。 现在是五三年,院里谁都还没买自行车。 哪怕是放电影的许富贵,现在也没有,得等到许大茂接班了,下乡放电影的名额多了,他们家才会买。 所以当大家看到自行车的时候,都觉得十分惊奇。 阎埠贵更是第一时间朝着赵阳竖大拇指:“阳子,你可真厉害,这么年轻就买上自行车。” 赵阳笑了笑,转头说:“这不是前段时间抓鱼赚了,再加上手里有点存款,就想着买了。” “省的钱留在手上,到时候被人坑了去。” 大家知道,赵阳说的是贾家的事情。 要是易中海没答应兜底,整个院子的人都得吃亏。 所以赵阳的想法是对的。 至于丢失的五百块钱,也没人会怀疑到他头上。 赵阳本身捕鱼就赚了近两百,后面赌博赢了贾东旭一百多,再加上宋铁他爹的抚恤金。 可以说,整个院子就他最有钱。 哪怕是易中海,现在也没赵阳家有钱。 阎埠贵趁机又说:“阳子,你现在有了自行车,等我家小子结婚的时候,你可得借我啊。” 赵阳毫不在意道:“没问题啊,以后谁家要是有喜事,都可以找我借。” 反正借车不用随礼,他也不亏。 众人得到这句承诺,一时间也没人眼红。 等他们看的差不多了,赵阳这才推着自行车往里走。 到了家里,赵秀芝看到自行车一反常态的没有数落,反而觉得买对了。 还说赵阳上下班辛苦,有了自行车以后就不用走路,逢年过节还能回乡下看看。 一家人为了庆祝,中午又做了顿好吃的。 ....... 与此同时,易中海家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东旭正跪在地上,面前坐着易中海,贾张氏和秦淮茹带着孩子站在旁边一声不吭。 气氛有些压抑。 就在刚才,贾东旭将事情全都交代了。 其中包括买工作借的五十,还有带赵阳去赌博的事情,总的算下来,易中海已经给出去五百多块钱了。 贾张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也不敢求情。 好一会,易中海猛地拍桌子:“东旭,以后还去不去赌了。” 贾东旭连连摇头:“不去了,肯定不去了。” 易中海不信,要他写下保证书,以后要是再去就断绝师徒关系,他再也不管了。 贾东旭连忙找来纸笔,写下保证书,这才带着贾张氏他们回去。 等他们离开,易中海拿着保证书,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要是换个人养老,是不是结局会有所不同呢?” 易中海开始怀疑自己。 不过幸好,后面贾东旭没再出什么幺蛾子,看到赵阳买了自行车,他也不眼红,只是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年底。 这天,王主任来到院里,挨家挨户的上门调查。 赵阳下班回来,见一群人围在院里,忍不住上前。 “哟,这不是王主任吗,这是干嘛来了?” 旁边有人解释说:“王主任调查户口呢。” 王主任这才抬头道:“阳子回来了,正好,你这边的情况还没登记。” “你跟我说说你的情况,还有乡下的户籍资料以及自留地情况。” 赵阳一惊,心道:‘难道是定量要来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五三年也就是今年十月,国家粮食收购出现四十亿斤的赤字,粮食供应形势严峻。 国家出台了关于粮食计划收购以及计划供应的决议,也就是统购统销。 只是这个时代信息不通畅,现在并没有流传开来。 但赵阳知道,他要是现在不改变户口,等明年政策下来了,再想改变户口就难了。 到时候他没有定额粮食,只能去买议价粮,每个月都得多花不少钱。 赵阳当即决定,并且询问道:“王主任,我能不能把户口转到这里来。” .........喜欢四合院:全职高手,镇压全院!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全职高手,镇压全院!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