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的问世,不仅使菜头在上记录下第一行文字,更使得天下文坛巨震。 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史令司马迁。 他捻着薄如蝉翼的纸张,嘴唇咧到了后脑勺,是越看越喜欢,爱不释手。 “好好好,为师本以为你能透事求真便已难得,没想到在墨家天工开物方面同样有着不俗造诣!” “得此纸张,为师有生之年完成史记有望!” “天垂之,师惶恐!” 司马迁面色涨红,又蹦又跳,活脱脱一老小孩,他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道:“你且等着,为师这就去禀告陛下!” 司马迁手舞足蹈的转身离开,望着对方背影,菜头却是脑洞大开,突发想到:这剧情怎么这么熟悉呢… 司马迁这货不会要鸠占鹊巢,霸占她的劳动成果吧? 然事实证明,她想多了。 没一会儿,一名龙行虎步极具霸气的年轻男子,在一众侍内的随从下来到石室金匮,屋外一众史官顿时躬身揖拜,齐齐轻呼: “陛下!” 刘彻颔首示意,并未驻足,旋即将目光聚焦在菜头身上:“你就是蔡巧蔡述真?” “以一介女身在朝堂为官,还能拜在太史令门下,又发明纸张这等巧夺天工之物,着实难得。” 话落,刘彻扭头看向随行官员:“朕刚一迁都,便有纸张问世,这不恰恰印证天命在汉,天命在朕乎?!” 一众官员犹如吃了霜打的茄子,面如土色,有气无力道:“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刘彻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留众多大臣在外驻足,自己转身进屋。 他径直掠过菜头,拿起纸张细细观摩,冷不丁问道:“这制造工艺是否繁琐?” “禀陛下,”菜头微微欠身:“该物的制造工艺并不繁琐,且原料极为易得,寻常百姓亦可仿造。” 刘彻眉头皱了皱,平声道:“制造工序可有外传?” “未曾。” “好!”刘彻往前走了几步,语气不容置疑:“既然如此,那造纸术的制造工序你就给朕烂在肚子里!” “若有其余纸张问世,朕拿你是问!” 话落,刘彻拿起烛台点燃纸张,轻轻一吹,灰烬瞬间漫天飘舞。 看着禁止纸张问世的刘彻,菜头眉头紧锁,显然有点搞不清刘彻在想什么。 以对方先前展露的气魄来看,不应该是位心胸狭隘之辈啊。 比起竹简,纸张在文字记载上更占据优势,也能大幅度增加学术交流,从而富足国力。 可就是这样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玩意,刘彻为什么会禁止流通呢? 对此,刘彻并没有直接道明原因,只是莫名其妙解释道:“纸张乃神物,但它出现的时机不对…” “至少现在不行!” “你无需担心,朕自会补偿你,说罢想要什么?” 刘彻在屋内走走停停,目光聚焦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上,匆匆一瞥后就又收回目光,当看到卫子夫三个字后,那平稳的嘴角却是不经意掀起一抹弧度。 那女子… 真是美极了! 也就是在这时,菜头拱手道:“禀陛下,臣无心赏赐,只愿同师父撰写史记,发明造纸术也不过为图方便。” “不要赏赐?”刘彻乐了,轻轻摇头:“你难道是想要朕食言乎?” “这赏赐,你要得要,不要也得要!” “不然流传出去,还不知道那群老臣会如何编排朕呢。” “让朕想想,该给你什么赏赐好呢?” 刘彻抿了抿嘴陷入思索之中,余光却不经意间瞥见他首次朝会时,菜头记录在册的言语。 当看到迁都是为了方便对匈奴开刀后,刘彻眯了眯眼,狐疑道:“这是你写的?” 菜头表情不变,“闲时瞎写,并无揣测陛下之意,还请陛下恕罪。” 见对方语气坦荡不似作假,刘彻突然来了兴致,问道:“既然如此,那你说说朕为何会禁止纸张流传于世?” “无需紧张,畅所欲言。” 此话一出,现场气氛瞬间凝固,唯剩两人四眼相望。 所幸这个问题对于菜头来说,并不算困难,因为她早已在贾诩那得到过只言片语的模糊答案。 农圣思想,被刘氏历代帝王抵触,其中又以汉帝刘彻为最甚。 答案跃于表面,菜头不假思索道:“纸张问世虽会促进学术交流,但也会加大农圣学说的蔓延。” “陛下有意对匈奴动刀,必须要完成思想大统一,纸张对后世为良药,但对陛下您…” “乃毒药!” 啪! 啪! “不错!”刘彻忍不住鼓掌轻叹:“一介女流能有这等大局观,着实不错!” “若让那些墨守成规老臣知晓,只怕当场撞柱而死。” “汝之才情当一个小小史官屈才了,明日去侍中报道罢。” 话落,刘彻转身离开,顺带带走了散落案板上的纸张。 待汉帝离开石室金匮,司马迁这才眉开眼笑的跑进来,喜不自禁道:“如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给了你何等赏赐?” 菜头皱了皱眉,有些摸不着头脑道:“给了一个无品秩加官,处理琐务的侍中。” “侍中?”司马迁同样傻眼。 以刚刚汉帝刘彻离开时的表情来看,心情应该很开心才对,证明蔡巧甚得圣心,又怎会只给一个侍中官位呢? 搞不懂,着实搞不懂。 司马迁的表情可谓是两极反转,瞬间变得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起来。 菜头对此倒没觉得有多少不忿,官大官小都差不多,都是为百姓服务嘛。 在后边的日子里,菜头担任侍中一职,整日跟随在刘彻左右。 而随着新旧政策的对抗进入白热化阶段,菜头惊讶的发现,侍中一职… 似乎比她想象中的更为重要? 或者说,刘彻有意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打造一个以皇帝亲信组成的宫内决策班子? 不过她虽每日琐事不断,但其本职工作未曾忘记。 只见那名为《--本纪》的竹筒上,记载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建元二年,春,造纸术问世,帝以时机不对拒之,故未能广散天下,仅流传在皇宫庭院。】 【建元二年,秋,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未言。】 【建元二年,冬,帝欲寻精刚锻造法及月氏人联合抗击匈奴,张骞揭下出使西域皇榜,西出。】 【建元三年,春,卫子夫怀得龙子,引发皇后陈阿娇及其母馆陶公主嫉恨,故遣人抓捕在建章宫任职的卫青,欲杀之,帝闻之平静,封卫青为建章监,赐千金。】 【建元三年,夏,白莲起义,匈奴叩关。】 【建元三年,秋,白莲起义,匈奴叩关。】 【建元三年,冬,白莲起义,匈奴叩关,生灵涂炭,抢钱粮无数。】喜欢说好做游戏,五千年历史什么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说好做游戏,五千年历史什么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